养老养老专题

衡量养老项目经营效益的评价指标是什么?

2018-06-10  本文已影响297人  Lee公子

2018年6月10日 Lee公子 文 于杭州

养老项目的经营效益好坏怎么来评价,好像业内一直没有共识。投资人评价养老项目的经营好坏,一般是看利润有多少,入住率多少,人护比多少,客户满意度等,各个角度都会有。指标多了,虽然显得比较全面,但是造成理解起来过于复杂,沟通成本高,难以达成投资共识等问题。
一个直观的,可以给投资人提供不同项目投资价值比较的指标,还是很有必要的。

我在综合参考了多个行业的经营评价指标之后,发现现有的各行业指标都不符合养老项目的特点,只能自创一个指标了。

养老项目有几个特点,跟其他行业不一样。

我把养老项目的经营评价指标折算到基本盈利单位上,用每床或每房的收益情况来评价一个项目,而不用整体项目的盈利情况评价(因为项目与项目规模、投资金额、运行模式都不一样,拿总数根本没法对项目进行比较评判),这样就会非常容易理解,而且也合理。

我设计的指标为:PPAB(有效单床年利润)和PPAR(有效单房年利润)

护理型项目
指标 PPAB(Profit Per Available Bed)(有效单床年利润)
思路 把所有的成本收益折算到盈利单元(床位)上。
通过盈利单元的收益水平,分析项目的投资收益水平。
计算方式 PPAB=RPAB-CPAB
RPAB(Revenue Per Available Bed)(有效单床年收入):当年项目整体入住率x单床每月收入x12个月÷床位收入所占比例
CPAB(Cost Per Available Bed)(有效单床年成本):(土地成本+建设成本+装修成本+软装成本+设备投入)/床位数/折旧年限+年经营成本/床位数
评价标准 分模式评价(轻资产/中资产/重资产);
分档次评价(高端/中高端/经济型)。
项目可行性判断 1、静态判断项目可行性(速算法):
单床总体投入÷PPAB=静态投资回收期N
回收期N<8年,项目可行。
2、动态判断项目可行性(细算法):
(第1年的单床投入+第2年的单床投入+第3年的单床投入…+第N年的单床投入)-第1年的PPAB-第2年的PPAB-第3年的PPAB…-N年的PPAB=0。
N<7年,项目可行。
自理型项目
指标 PPAR(Profit Per Available Room)(有效单房年利润)
思路 把所有的成本收益折算到盈利单元(房间)上。通过盈利单元的收益水平,分析项目的投资收益水平。
计算方式 PPAR=RPAR-CPAR
RPAR(Revenue Per Available Room)(有效单房年收入):当年项目整体入住率x单房每月收入x12个月÷房费收入所占比例
CPAR(Cost Per Available Room)(有效单房年成本):(土地成本+建设成本+装修成本+软装成本+设备投入)/房间数/折旧年限+年经营成本/床位数
评价标准 分模式评价(轻资产/中资产/重资产);
分档次评价(高端/中高端/经济型)。
项目可行性判断 1、静态判断项目可行性(速算法):
单套房间总体投入÷PPAR=静态投资回收期N
回收期N<8年,项目可行。
2、动态判断项目可行性(细算法):
(第1年的单房投入+第2年的单房投入+第3年的单房投入…+第N年的单房投入)-第1年的PPAR-第2年的PPAR-第3年的PPAR…-N年的PPAR=0。
N<7年,项目可行。

这个指标由于是自己创造出来的,其实在公司内部或者行业内短期内也是很难达成共识的,别人不太可能会直接采用。但是作为个人的一种原创方法,不吝鄙薄,分享出来,抛砖引玉,算是给业内提供一点智力启发吧。

非常欢迎业内专家就此问题对本人观点批评斧正!


附:项目投资评价指标

IRR

概念:

NPV

概念:

决策标准:

优缺点:

ROI

概念:

计算公式:

优缺点:

ROE

概念:

计算公式:

EBITDA

概念:

EBITDA-U

概念:

商场:坪效

酒店行业:GOP

国内经常使用本指标。
“GOP” 是“Gross OperatingProfit”的简称,即营业毛利,它在利润表中反映为收入减去成本、人工费、营运部门的直接费用、后台部门的间接费用后的余额。GOP=酒店营业总收入—酒店营业总支出。
GOP率就是利润率,GOP率=GOP/酒店营业总收入×100%。

酒店行业:RevPAR

长租公寓


相关阅读:
为什么不能用IRR(内部收益率)来考核持有经营型项目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