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你回老家了?如何应对七大姑八大姨的提问?
写在前面
乐乐是大龄单身剩女,很资深的那种,每年想到要回老家,又开心又不开心,开心的是:可以跟亲戚朋友见面了;不开心的是:一回去就要接受七大姑八大姨的提问。
你现在回老家了吗?究竟如何应对长辈们的提问呢?
一、提问一般都说啥?
一般回到老家,长辈的提问会围绕如下几个频道:
1.婚恋频道。
单身的,问有没有对象?
有对象的,问啥时候结婚?
已经结婚的,会问是否打算生孩子?
你说你要生孩子,会问打算什么时候生?
2.工作频道。
如果是打工的,会问今年有没有赚到钱?赚了多少钱?年终奖分多少?公司待遇好不好?
如果你是老板,问你生意好不好做,盈利情况如何?公司还缺人不(这是想安排人去你那上班)?
3.成长频道。
这个频道,对于已经工作的人,相对来说就较少了,很少见到哪个七大姑八大姨,问你今年有没有学哪门课程?
但是对于学生来讲,就非常痛苦了,“考得怎么样”有时候是一个很尴尬的话题,毕竟第1名就那么一个,你懂的。
谁都想做“别人家的孩子”,但是臣妾做不到啊。
二、为啥喜欢提问?
其实七大姑八大姨这么喜欢盘问我们,是有原因的,咱们出门在外,大部分的亲属,日常跟我们都是很难见到面的,到了过年,好不容易聚到一起,人家希望能够对我们更多一些了解。
这其实是一种表达友好的方式,只是这种表达的方式,年轻人不太喜欢而已。
当然了,除此之外,也有一小撮的亲戚,是想要秀优越感,通过询问我们的情况,来显示自己家多么厉害。
比如说儿子结婚了、买房了、换了新车了,不炫耀就觉得浑身不舒服。
当然了,也有的人,就是纯粹的坏,就喜欢去戳别人的痛处。
我有个朋友老六,他的家人就是这样,回去专门挑一些你张不开嘴的事情问,问到老六不舒服为止,完全没有任何的好心,就是想让人难堪。
所以如何应对长辈提问,其实是要根据对方的行为,做针对性分析的,用同一种方式,可能未必能够达到我们预期的效果。
三、面对提问怎么答?
面对长辈的诸多提问,究竟要如何回答才好呢?
1.坦然回答法。
这种回答的方法,主要是应对第一种亲戚——也就是对我们关心的那一类。
人家既然发心是对我们表示关心,那我们也要配合,这类的长辈,是发自内心为我们的成功喜悦的。
哪怕我们做得不成功,他们也会想想有哪些可以帮到我们的地方,所以跟长辈把自己的难处讲出来,也没有什么关系。
回到老家,就要入乡随俗,要慢慢习惯老家的沟通方式,长辈问什么,我们就答什么,不愿意接话,少说两句就好了。
2.你说的都对法。
第2种方法,叫做“你说的都对”。
这个方法,专门针对那些想要炫耀的长辈,不管亲戚说啥,我们都不反驳,只说对方讲的,全都是对的。
因为大家不可能在不同的知识水平上辩论,我没有贬低谁的意思,在老家所见到的事物,和在一线城市见到的事物、运行的规律,很多地方都是不一样的。
如果长辈问起来“收入水平”、“结婚与否”,一类的问题,可以先回答,然后再诉苦。
长辈给出建议之后,就表示“回去要努力实践”,至于咱做不做,长辈又不会追着问。
最主要是把优越感给到人家就好了,对待这一类的长辈,切忌秀优越感。
让他觉得自己家孩子优秀、他说的道理都对,相处时一团和气即可,反正他对我们的实际生活,也产生不了啥影响。
3.绝地反击法。
最后的这个方法,就不太友好了,主要是用来针对那些,想要贬低他人寻找快感的长辈。
首先,我们可以使用沉默的手段,最猛的应对是无视,对待这样的人,你无视他就好了,他说什么你都当没听见。
如果他还进一步挑衅,那我们可以用“反问杀”,比如说,对方问我们婚恋的情况,我们就可以问对方的痛处。
儿子/女儿游手好闲,房子太小,车子太烂,孙子考试太差……类似的问题,都可以作为提问点,互相伤害嘛。
当然了,这个痛处,就要提前做好功课了,不要人家孙子考第一,我们问人家孙子的成绩,这下反而让自己更加难堪了。
不过说到底,我们尽量把长辈的提问,都当做善意的来看待,毕竟大家都是亲戚,低头不见抬头见的,父母以后还要跟他们相处呢,搞得太僵也不好。
最后,我的朋友给我推荐了这个兄弟的视频,我贴出来,大家可以看一看,当然了,如果你模仿他被打了,千万别来找我,我是不会认账的。
尾声
七大姑八大姨的询问,有一些是爱,有一些是好为人师,也有一些确有恶意。
把优越感留给他人,无视这样的问题,就是最好的处理方法。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你说对不对?
欢迎你留言聊聊:你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我是明少,好讲师大赛冠军导师,周一到周五分享职场洞见,周六日分享生活点滴,欢迎你关注我,职场打怪找明少,如果觉得我写的不错,打赏个1元吧,感谢您的支持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