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172.日记

2019-06-25  本文已影响0人  陈东南

如何理解社群经济?

如果一种新生事物,能被大众认定为未来的“经济模式”,那么它背后一般有三个基本条件:

它有理论依据;

有人用这个理论成功了;

当下环境,让大家觉得不得不改变。

例如,市场经济成为世界主流的经济模式。首先,它有理论基础——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其次,欧美和日本等国家在战后依靠市场主义经济,成为世界强国;最后,亚、非、拉丁等社会主义国家的计划经济体制,无法振兴国家经济。

那么是什么催生了“社群经济”这个概念?它的理论、案例以及商业背景都是什么?

理论:1000铁杆粉丝和产销者

“1000铁杆粉丝”理论以及其作者凯文·凯利的名字,早已红遍中国互联网界。

这句话来自KK在1994年出版的一本叫《失控》的书,大意是:一个创作者,例如作家、设计师、音乐家,只要拥有1000名铁杆粉丝,就可以借此谋生了。

这个理论成了很多创作者的精神信仰,成了社群运营者的理论支柱。但是我想说,大部分创作者和社群运营人其实都没读过《失控》,所以他们并不知道“1000铁杆粉丝”的理论的达成,背后有几个重要条件:

(1)“1000铁杆粉丝”理论的关键不在于“1000”,而在于“铁杆”

1000和“10万小时定律”的10万一样,只是KK大致估测的一个数字,但KK却对“铁杆”这个词(英文是true fans)有着明确的定义。

铁杆粉丝被定义为:购买你任何产品的粉丝。

“这些死忠的粉丝会开200英里看你唱歌;他们会买你书的精装本和平装本以及可听见的音频版本;他们会盲目的购买你的个人小雕像;他们还将购买你免费YouTube频道的“最佳”DVD……”

(2)先有产品,后有商机

“你必须每年创造足够的产品,让你可以从每个铁杆粉丝身上,平均赚取100美元的利润……你知道的,为现有客户提供更多的东西,比找到新的粉丝更容易也更好。”

也就是说:你必须先有足够好、足够多产品,才有可能产生商业变现。

(3)和粉丝直接对话

也就是说:他们必须直接付钱给你……而不是他们向其他中间商那里购买你的产品……

话虽如此,事实上培养1000个铁杆粉丝是耗时的……且不是适合每个人的。

我想,大部分社群运营者,只干了第一件事——和粉丝直接对话,他们并没有打磨真正的产品,以及培育出最“脑残”的粉丝。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