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与传统文化历史人物

王勃:初唐文坛跨界第一人,把青春活成了别人的一生

2018-05-30  本文已影响263人  3d23a33f5c97

盛世大唐,万朝来贺,吞吐气象。

唐诗界走的也是豪迈奔放的路子,一个个title亮瞎人眼,诗仙诗圣诗佛诗豪诗鬼……

也流行大神+大神的双人组合,比如李杜,王孟,刘柳……

还有一种,是以男子天团模式行走于江湖。

人一多,是非就多。

关于“初唐四杰”的排序一直有争议,有说王卢杨洛的,有说王杨卢洛的,但不管怎么排,王勃四杰之首的位置无人可撼动。 

旧唐书说王勃是个神童,六岁能作诗。

其实放在诗人里,这技能不算什么。

王维十岁就写出了爆款“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同为四杰的骆宾王七岁便能诵出“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我觉得王勃最牛逼的是敢于挑战权威

他读颜师古注解的《汉书》,发现多处有错。一般人最多把书扔一边,但王勃不一般。他洋洋洒洒写了十卷《指瑕》,指出《汉书注》具体错在哪儿,有理有据。

颜师古是什么人?唐高祖李渊的笔杆子,两汉研究专家。他还有一个身份,颜之推的孙子,颜之推也许你不知道,但《颜氏家训》听说过没?

这十卷《指瑕》,就好比一个小学生向大学校长公开叫板。

换你敢不敢?那一年,王勃九岁。

胆大学问高,人狠话不多,这样的人在哪个朝代都极受欢迎。

王勃十四岁参加科举及第,一跃成为大唐最年轻的公务员。

这时,沛王李贤又给了他一个Offer。

大唐的皇子们斗富比的是什么?

房子票子女子??NO,NO,你们都太俗。

道王拉拢过骆宾王,岐王跟王维、杜甫走的近,刘禹锡、柳宗元是宣王的智库成员……

李贤还不是普通皇子,人家是唐高宗和武则天的第二个儿子。按照李唐皇室的尿性,嫡长子就没有顺利当皇帝的,所以搞不好能弄个从龙之功。

跟不跟?

跟!

王勃入了沛王府,一出手就是一篇《一个藩王的自我修养》(《平台秘略论》),迅速在幕僚中脱颖而出。

后来他还被李贤推荐给了皇帝爸爸,得到了国家元首的认可。

当时王勃也就十八九岁吧。

诗人孟郊写过一句"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我觉得就是少年王勃的心情写照。

李贤有个爱好,斗鸡。老对手就是亲弟弟英王。这位英王大家应该熟悉,就是后来的唐中宗,被老婆女儿毒死的那位窝囊皇帝。

一次,两位皇子又要斗鸡。

王勃连夜创作出一篇《檄英王鸡》,用词相当激进,比如“两雄不堪并立”“见异己者即攻”,有没有被扑面而来的杀气震慑到?这篇檄文迅速刷遍斗鸡界,为沛王撑足了场子。

谁知这事传到宫里,唐高宗怒了:王勃这个歪才,竟然怂恿兄弟撕逼。

玄武门前的血,是李唐王室的痛点,可惜王勃同学没get到。

所以,同样是写檄文,骆宾王骂武则天,名垂千古。王勃却因一篇斗鸡文被逐出王府,真的是图样图森破啊。

那是王勃人生中很不得意的一段日子。

唐诗却迎来了盛世的第一缕曙光。

当时的诗坛还是宫体诗当道,它还有一个别称,叫艳情诗。听听名字你就能明白,《娈童》《倡妇怨情》《戏赠丽人》……

始作俑者是南北朝时期的后梁简文帝萧纲。他写过著名的《艳歌篇》十八禁,哦不,十八韵

就连雄才大略的唐太宗有时候写起诗来也是“建章欢赏夕,二八尽妖妍”。

都说诗言志,但在当时,闻到的还是蠢蠢欲动的荷尔蒙气息。

直到唐诗遇到上了王勃。

我们把时间往前推一年。

那一天 王勃在长安东市的酒楼做东,为朋友阿杜践行。阿杜明天就要去四川工作了。

喝到最后,王勃说,“阿杜啊,兄弟没啥好送你的,就送你一首诗吧。”

在中国文化里,送别一般都是惆怅凄凉,执手相看泪眼的。

但王勃一出手就不是一般。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襟。

听惯了靡靡之音的大唐人民惊呆了:这才叫有逼格!这才叫有胸襟!

后来,王勃远游四川,又写出了不输王维的“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写出了让杜甫借鉴的“江旷春潮日,山长晓岫青”,还有杰出的怀古之作“锦衾不复襞,罗衣谁再缝,高台西北望,流涕向青松”。

郑振铎先生如此评价王勃对唐诗的贡献:正如太阳神万千缕的光芒还未走在东方之前,东方是先已布满了黎明女神的玫瑰色的曙光了。

王勃是盛唐诗歌的黎明之光。


王勃红了,很多人请他写文。

如果你也去请,当面恭维他为诗人,他可能立刻拂袖而去。

所谓“会须能做赋,始成大才士”,在那个年代,能写辞赋才算得上高级知识分子。

而王勃就是文赋高手,《全唐文》形容他天才横恣。

最神奇的是,他独创了一套王氏写作法。

这套酷毙了的写作方式,独步大唐,无人能够复制。

人们给取了名字:腹稿

以后再用到腹稿二字,请一定不要忘记唐初的这位天才青年。

不过在任何时代,靠码字填饱肚子基本很难。除非是头部大V,比如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韩愈,写个碑文,能收人家“马一匹,并鞍衔白玉腰带一条”或者“绢500匹”。

唉,王勃还没达到那个江湖地位。

眼看自由撰稿人这条路走不下去了,在朋友的推荐下,他谋了个虢州参军的职位,坐标四川。

但王勃天生同官场八字不合

又出事了。

官方版本是这样的:

有个叫曹达的官奴犯了罪,跑到王勃家里,请求收留。王勃一时意气用事答应了下来。但这事毕竟是违法的,他寝食难安之下,又一冲动,用草药毒死了这个曹达。

在唐代,杀奴未必偿命,但王勃不仅被判了死刑,而且还连累他父亲被贬到交趾(现在越南)做县令。

所以历史上还有一种说法,曹达事件是王勃的仇家们设的局

原因不难猜,自称“雄笔奇才”的王勃看小人庸人总觉得他们智商不够用,而被他瞧不上的人又总嫉恨他的才华。总之这是职场关系处理不善引发的血案。

不过想弄死他的人也没能得逞,因为那年赶巧遇上大赦,王勃被赦免了。

一年后,朝廷恢复了他的职位。

但王勃已心灰意冷,写下了“天地不仁,造化无力”,意思是,命运这玩意太操蛋,当个官都会丢命,老子不玩了。

脱离官场之后,王勃决定南下探视父亲。

他不知道,人生高光时刻在前方等着他

那一年,洪州都督阎伯屿在新落成的滕王阁上宴请宾客。在古代,宴会从来不是单纯吃个饭,还会设计不少节目。

如果你以为阎都督只是附庸风雅,那就错了。人家野心不小,想借此机会让自己的女婿吴子章名扬天下。怎么才能显示自家女婿的文采呢?当然是陪衬者越有名越好啦。

王勃顶着初唐四杰的名号,盛名在外。阎都督一听说他到了南昌,立马送上请柬。

重阳节这天,滕王阁上文人墨客济济一堂。

阎都督说了些客套的场面话,然后宣布以滕王阁为题作文。

在座的客人都是人精,纷纷推辞不写。吴子章刚想举手,就听到一个清亮的声音:我来!

全场哗然,哇,竟然来了个踢馆子的?!

无视阎都督翁婿的猪肝色面孔,王勃接过了纸墨。

都是混过官场的,怎会不懂阎都督的套路。

他就是看不顺眼。

有些东西是刻进骨子里的,改不掉,也不打算改。


阎都督气坏了,找了个借口离席以示不满,想想不甘心,又派下属去打听那不识时务的家伙写了什么。

一开始,手下回报,“开头写的是豫章故郡,洪都新府”。

阎都督冷笑一声,老生常谈。

不一会儿,手下又来报:“他写了“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

阎都督翁婿对视了一眼,知道事情不妙。

果然,手下又回来了,情绪很激动,“王勃写了'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阎都督早忘了初衷,捋着胡须感叹,“真是个天才啊。”又拍了拍女婿吴子章的肩,意思是你就别献丑了。

此时大厅里,寂静无声。

王勃已经陷入了自我世界,压抑多年的思绪喷涌而出。

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这不正是我个人的境遇吗?

满腹才华却差点落得身首异处,真的是

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难道就这么任由命运扼住咽喉吗?

NO,我王勃字典里就没有认输二字,正所谓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文人墨客个个屏气敛声,在心中狂点赞。这文不红,天理难容

抒发完内心的情绪,王勃望了眼不知从哪里钻出来的吴子章,决定调戏一把。

敢竭鄙怀,恭疏短引;一言均赋,四韵俱成。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云尔。

意思是,我就是抛砖引玉的,请各位展示才华,谱写瑰丽的诗篇吧!

尼玛,

谁还能写?谁还敢写?


王勃微微一笑,又题下四句序诗,这才告辞离开。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    自流。

咦,末句怎么空了个字?

大家议论开了,有的猜是“独”,有的说“水”。

阎都督都觉得差了那么点意思,只好吩咐手下,“快,去把王勃请回来。”

不一会儿,下属回来了。

"王勃说了,他一字值千金,都督可有诚意?”

明知道那小子是故意的,也没办法,总不能空着个字吧。

阎都督只好带着众人追上王勃。

“哎呀,有劳大人了。”王勃一点不客气的接过银子,然后给出了解释,“大人误会在下了,我怎么敢空字呢?你看,空者,空也!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自流。”

还有这种操作?阎都督一行目瞪口呆。

王勃拱拱手,潇洒转身。

哈哈哈,这次作文竞赛,通体畅快,过瘾过瘾!

王勃的这篇骈文,你一定听说过,叫做《滕王阁序》。一千多年后,有一个叫凌宝儿的女士是它的粉丝,给自己的儿子取名为周星驰(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王勃只活了27岁。

当年他探亲返程经过琼州海峡时,因风急浪大,不幸掉进海里,之后一病不起。当死亡降临时,王勃做了个人生总结:

风光时见过皇帝,倒霉时蹲过牢狱;写出过初唐最好的五律大唐最美的骈文;调戏过自以为是的达官贵人。

留下80多首诗,12篇赋,107篇骈文,出版过儒家医药易经的学术论文,妥妥的初唐文坛跨界第一人。

都说我狷狂不羁,那又何妨?

把青春活成了别人的一生,值了!

参考书籍

《王勃研究》   杨晓彩    《唐诗的故事》管家琪

《唐诗简史》   俪波         《唐诗杂论》   闻一多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