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梧桐一百贝散文

“感恩”是需要家长培养的

2021-01-29  本文已影响0人  探索幸福密码
图片来源于网络

晚上被我妹两口子教育后,侄子过来向我道了歉,顺道邀上了小谢,态度还算诚恳。想来想去,他们的这一行为归根结底就是不懂感恩。

现在他们就懂得感恩了吗?我看未必。

经过了这一轮狂风暴雨,俩小子倒是老实了不少,第二天早上安安静静地吃了早餐,就坐在火桌旁准备写作业了。

“你们俩下楼去,到杂物间抬一张桌子上来。”我们三人一起下了楼。

杂物间码了很多东西,俩小子在里面费力地挪着东西,我站在旁边没有帮忙。若是在这之前,我都不会要他俩下来,就直接一个人把桌子挪出来,一个人搬上去了。

我为什么会姿态不好看?因为火桌太小,我不能趴在桌上打瞌睡,但我又不能回房间休息,因为我一离开,他俩就开始有说有笑、打打闹闹了。

为了让他俩好好学习,我每天早起码字,每天等他俩写完作业后,我再学习我的功课。只要侄子起床后往我面前一站,我马上就收拾好我的东西,把位置让给他,然后进厨房给他们做早餐。

总的来说,他俩太安逸了,他俩把火桌一分为二,各占一边,我坐在旁边,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成了一个“蹭火”的。

他们的教室没有空调,也没有暖气,他们不是照样一坐就是一天,听课写作业吗?为什么在家里就一定要坐在火桌旁?还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他俩是应该“优先”的?

俩人在杂物间折腾了很久,特别是小谢,个子不够高,吃奶的劲都用出来了,才从里面挪了一张桌子出来。趁着他俩忙活的时候,我抓拍了几张他俩龇牙咧嘴的照片。

上了楼,把桌子放好后,我把那几张照片给他俩看,问他俩:“你们这个样子好不好看?”

“不好看。”小谢说。

“为什么不好看?”

“桌子太重了,拿不出来,要用好大的力气。”小谢说。

“你以前做过这种事没有?”

“没有。”小谢说。

“谁做的?”

“因为爸爸不在家,每次都是你做的。”小谢说。

“谁享受了成果?”

“我。”小谢说。

“我为什么不趴在桌子上面打瞌睡?”

“你怕影响我们写作业。”小谢说。

“我打瞌睡的样子很好笑吗?”

“不好笑。”小谢说。

“那你昨天为什么笑得前扑后仰、左右摇摆?如果你和同学在路上看到妈妈在捡垃圾,你是不是也和同学一起笑话捡垃圾的妈妈全身脏兮兮的,看到矿泉水的瓶子就使劲地跑?”

“不会!”小谢说。

“为什么?”

“你是我妈!”小谢说。

“我昨天不是你妈?!”

“……”小谢沉默了。

“不管那个人是不是你妈,你都不应该笑,你只是暂时比他幸运,不用捡垃圾,但不能保证明天、后天、永远你都不用捡垃圾。

如果那个人是你妈,你更不应该笑,我好你才好,我不好,你能好到哪里去?你一个享受成果的竟然笑话一个付出成果的,你想想都不应该!

你俩每天从早上烤火烤到晚上,电费一个月几百块,是谁交的?你俩谁出去挣了一分钱回来交了这个电费?

我交了电费让你们俩烤火,我为了让你俩好好写作业而不碰桌子,你们俩还笑我在火桌旁边打瞌睡的样子很滑稽,我不会趴在桌子上,舒舒服服地打瞌睡吗?

从今天开始,我们家不烤火,你们俩一人一边,在那张桌子上写作业,我在这张桌子上学习。”我说。

这是我冥思苦想一晚上后做出的决定,其实这几天的气温每天都在1度左右徘徊,我还是有些于心不忍的,但我忍住了,已经坚持两天了。

他们这样的行为,家长都会生气,走入社会,那肯定是不讨喜的。一个处处不讨喜的人,在漫漫人生路上又怎会有贵人的相助和机会的青睐?

对于“感恩”这个概念,孩子不是享受到了恩惠就会懂得感恩的,而是需要家长一日复一日有意地培养。

除了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还要让孩子体会“有”与“没有”的差别,经常劳动,明白美好的生活需要付出辛苦的劳动。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