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
从二月开始,就渐渐的进入辞旧迎新的倒计时了,对于我们感受最直接的就是辛苦了一年的家政阿姨要回老家过年了,女儿家的阿姨把窗户厨房都仔细打扫了,年货也备了一些,但多是成品和半成品,年夜饭早已经在宾馆订好,平时就喜欢订外卖,到了年底似乎也没什么事情需要做了。
五十年前物资比较匮乏,平时节俭,所以大家对过年还是蛮期待,我家是奶奶当家,冷盘热炒炖煮几十个菜一一备好,还有孩子的零食水果如:花生瓜子核桃糖果苹果橘子等等。父亲当家后,更是写好菜单对照着准备。我家的年夜饭里有几样东西还是蛮有特色的,黄鱼鲞烤肉,绿笋烤肉,同样是肉,味道却是大相径异。奶奶用一个个很大的甑分别装着,吃的时候挖一碗,我家的三鲜汤里有一种食材叫鱼胶,是用大黄鱼的鱼胶去掉杂质洗净晾干后再用专用的粗砂炒膨大待用,食用时用热水泡软切开,和蛋饺肚片冬笋肉丸等一起用鸡汤炖(鸡是自养的,鸡肉往往做成白切鸡),冬天的带鱼是最肥美的,红烧打冻,鳗鱼抱盐清蒸。汤圆的糯米粉是奶奶先浸米三天,然后去邻家借用石磨打磨成米浆,用米袋子装好在通风处吊上几天结块后再拿出来在冬日暖阳下晒干,汤圆馅则是自己买回猪板油,撕去油网切成小块,加入磨成粉状的熟芝麻白糖揉捏备用,所有这些我都是参与者。因此各家年夜饭虽然相似,却不相同。它包含着劳作者对家人的情意和爱,让人一辈子都忘不了的奶奶的味道。
要说年味,鲁迅说得最精彩:“旧历年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村镇上不必说,就在天空中也显出将到新年的气象来。灰白色的沉重的晚云中间时时发出闪光,接着一声钝响,是送灶的爆竹;近处燃放的可就更强烈了,震耳的大声还没有息,空气里已经散满了幽微的火药香。”鲁迅先生把70多年前临近过年的节日气氛和热闹景象描绘的淋漓尽致。
今年的除夕对烟花爆竹的控制变得松了些。传统的爆竹加上一些新科技,视觉效果更特别,此起彼伏中,带着各自的期待,送走了旧年迎来了新年。
猴子长大了一年,我又老了一岁。时光机不会倒转,唏嘘感慨中,还是得继续往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