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工作中有当事人意识么
听了合作方的展示后,如果需要在对方展示内容的基础上,给出一些结论向上司汇报,并取得上司的意见,这时,你会怎么办?
有的人,会将合作方的资料,转交给上司,就当完成工作了。他们觉得,若将有机会和有需要时,在提交书面材料后,口头补充说明即可,但他们也不确定是否有时间做更多解释。
也有人,因为他们不能将情况,清楚地转达给上司,要让合作方再来讲一次。那是在浪费自己公司和合作方的时间。他汇报的欠缺,影响了别人。
也有人,为了更好地向上司汇报,会将内容整理成一页,交给上司。在整理时,他不会照搬合作方提供的会议资料,因为那些资料只适用于会上讨论,与会人都知道的内容都被删了。
他会想,如何让作为读者的上司或同事更易理解?
他知道,上司做决策时,要有完整性的信息。若只提供会议资料,里面没有说明为何要做此事,很多基本信息没提及。
资料上只写了具体执行方案,这对于非负责人来说,资料是不完整的。拿着这样的资料,上司和同事很难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定。
他所想的,就是提醒自己的工作要做得细致些,为别人着想。因此,他在整理资料,将被省略的信息补充上,他希望别人能看一遍他整理出来的一页纸,就能明白目前的情况。
而且,他会让整理过程成为,判断自己对内容是否完全理解的参考。对之前自以为已经明白,但在整理时发现有不清楚的,会跟合作方重新确认。这就是“当事人意识”的体现。
在《丰田一页纸》中,作者说,当事人意识,就是要防止:当某项工作不是自己直接负责的,就可能会出现偷懒、推诿给别人等情况,就算对方的资料有不清晰的地方,但自己也当作看不见,直接拿给别人看。
有“当事人意识”的人,他们认真对待每一项工作,肩负起重任。他们会认真整理资料,让难懂的内容变是一页纸,易读。
他们知道,做一页清晰易懂的资料,虽然要花时间,但向上司的汇报更顺畅,能更快地取得上司的意见,能缩短了与上司和同事、合作方沟通的时间,这样的效率更高。
如何提高"当事人意识”?
第一,不怕麻烦,认真做整理。不应照搬原来的资料,而是自己整理出一页汇报资料。
为了让读者对内容有完整的了解,将前因后果补上。要知道,若将不完整的资料给别人看,将可能影响别人的正确判断。
第二,整理的资料要尽可能细致,要为读者着想,最理想的状况是,让别人一看就明白。
避免因为自己的转达的信息不全,让别人重做。重新整理时发现有不太清楚的地方,要跟对方重新确认一次。
此外,还要注意确保整理出来的信息,要有一览性、有框架、有主题。
1,要有一览性,就是能让人一下子就能看到整体。信息整理在一页A3或A4纸上,一眼便可看见全部信息以及各信息之间的关联性。
2,要有表格,这是要将信息用表格分类整理,各主题的内容清晰易懂。
3,要有主题,就是要结合表格的内容,能让人一眼就能知道所有信息的结构。
那些希望能将工作做得更好的人,看到有不够清晰易懂的资料,不要坐视不管或者推卸给别人,试着自己重新整理一次资料,不仅能提高工作效率,还能节省双方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