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闻道,夕死,可矣

2019-04-07  本文已影响0人  古原青草

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上句,死是固守,守卫的意思。和道相关的死。在《论语》里,不表示死亡,而表示固守。

这篇在缠中说禅论语详解中,有相应的叙述,具体可以参考产生说成博客中的原文。

所以,“朝闻道,夕死,可矣”的意思也就很明确了。就可以解释为,早上听到一个很好的治国之道,晚上就可以把它固定下来推而广之,这样做是可以的。

我想即使没有缠中说禅当年的这一些解释,即使看到本文的一开始的那些论语中,守死善道这几个字,也应当对,早上听到到晚上就可以死掉这种言论表示充分的怀疑。

论语的断句确实是很精深的。如果孔子当年给我们把句子断好,以及可以录音的话。现在的人读起来就不会那么费劲了。

在《论语》中有前后呼应的段落在那里,例如本文一开头带这一句,与“朝闻道,夕死,可矣”。如此的息息相关。依然不能,依然不能阻止人们对“朝闻道,夕死,可矣”,产生曲解。意味着人们都有从众之心。当看到了所有的大家们都这样解释的时候。就觉得自己也许就是错了。

死在本文里有死亡的意思,不过那是在说颜回。所以看一本书的时候,一定要充分的了解前后文。只在其中的一句话,反复思索,难免会出现偏差。

所以对朱熹,叫他大家读书的那个那些文章里有一句话叫:读书千遍,其义自见。其实用这种方法,更加容易产生曲解,而且一旦解错了,自己是没有能力发现的,因为那些观点早已根深蒂固的在脑海里了。所以当遇到不会的东西的时候,需要去找所有可能做成这些东西的材料,并且加以分析,比不看前后文的千遍死读,要强不知多少倍。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