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类犯罪心理学犯罪手札

拯救——关于少年犯回归社会的思考

2017-01-06  本文已影响36人  杜俗人

当我们努力改变孩子看世界的异样目光时,却发现这个世界看他们的目光已经异样。

一个失去父亲的少年,把刀刺进室友的前胸。他的动机很简单:杀了人就可以判死刑,他就可以去见死去的父亲了。

当然啦,事情没有我说的这么简单。并不是每一个失去父亲的孩子都想追随父亲于地下。这个孩子之所以有这样的行为,肯定还有许多复杂的原因。比如,这个孩子身有残疾,他的父母因此生了二胎;自打弟弟出生,他觉得自己失去了所有人的爱,只剩下父亲还爱他;可是,他的父亲却因为一起车祸,几乎是在他的面前死去了。

这么多的原因,却还不是原因的全部。失去父亲后,母亲需要加倍努力工作来抚养两个孩子,所以与孩子交流时间与机会更少,后来母亲又找了个男友……

这一切,都让这个残疾孩子感觉生无可恋,所以,仅仅同学间的一个玩笑话或是气话,就足以让他做出了幼稚又可怕的决定,杀人——被判死刑——去找爸爸。

这个孩子仅仅是全大庆、全国、全世界少年犯罪中的一例。

青少年犯罪已经与环境污染、贩毒吸毒一同被列入“世界三大公害”,越来越多的孩子因为种种原因走上犯罪道路。注意,这里用的形容词是“越来越多”。这说明,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文明程度的进步,青少年犯罪不是越来越少,反倒越来越多了。

为什么?

一个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第一环境是家庭,第二环境是学校(幼儿园),第三环境才是社会。孩子从小到大,逐渐接触这三个环境,某一个环境出现问题,都容易导致处于认知初级阶段的孩子行为心理出现偏差,从此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比如家庭里爱的缺失,学校里伙伴的歧视,社会上坏人的引诱,都可能造成孩子滑入歧途。而随着现代社会文明程度的进步,家庭、学校、社会这三个环境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更加突出了。

比如父母工作压力大没时间照顾孩子,拜金主义进校园造成教师职业道德滑坡,五花八门的社会娱乐又时常冲击孩子的生活。

入了歧途,做出了违法犯罪的事,就成了少年犯。

少年犯是一个特殊的犯罪群体,他们往往是因为缺乏鉴别能力而犯罪,与成人的知法犯法有着本质的区别。也因此,他们是最有挽救价值的一群“犯罪分子”。

大庆有一个这样的组织,叫大庆市法学会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会暨协会,并被授权成立“大庆市未成年人关爱基地”,老杜是这个组织的成员。也是通过这个组织,老杜关注到上面的这个差点儿杀死室友的“少年犯”。

为了挽救这个“少年犯”,组织派出了心理咨询师对其进行心理干预,并商讨在法律的框架内为其减轻惩罚,希望通过踏踏实实的努力,帮助他回归社会,重归正常的人生轨道。

一个研究性的组织能够把事情做到如此具体,而不仅仅是做数字统计学的分类剖析,这样务实是非常难得的。

但是,在与大家讨论研究如何帮助这个“少年犯”的时候,老杜想起了一部1985年的老电影——《少年犯》。

这个电影内容是一群少年犯经过教育改邪归正的故事。为了让艺术真实与生活真实更接近,电影的主演选择的就是正在服刑的少年犯。他们在拍电影的过程中受到教育,成功地完成了电影拍摄,后来又因各种立功表现而很快减刑出狱。

但是,生活的真实却没有电影中那么美好,服刑期间就主演电影成为明星的方刚,减刑出狱后不久就再次犯罪入狱。

虽然在监狱里接受了各个方面的教育与规训,走上社会又接受各界的扶持与包容,但是,这一切并不能为他们打造一副刀枪不入、百毒不侵的“软猬甲”。比如我们努力拯救的这个残疾孩子,没有人能够保证他不会在遇到挫折的时候,再一次拿起水果刀。

未成年人滑入犯罪的泥潭,是整个社会的痛。而拯救少年犯注定是一项无法逍遥的工作。

我们不管做什么,长短总有个时限,在这个时限内做好,我就完成了任务。比如考试,只要在时限内答好试卷,我就算完成了任务,从此可以逍遥一阵子,直到下次考试。

可是拯救少年犯却不能如此。虽然大家一起努力,帮助这个残疾孩子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又在法律的框架内为他争取到最轻的量刑(以涉嫌故意杀人(未遂)罪起诉,被判处有期徒刑二年零六个月,缓期三年执行),这个孩子在宣判之后就可以出狱——回归家庭与社会。但是,真的这样就可以了吗?家庭会怎么容纳他,学校是否会接受他,社会又怎么对待他呢?

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让这个孩子成为第二个方刚。

现实社会不是一座玻璃房子,清洁干净,一览无余。

当这些犯过罪的孩子重新回归社会,他曾经面对的压力与诱惑,一样一样依然摆在那里,他们能过得了第一关不见得能够度过第二关,即使过了第二关后面还是有第三关第四关……

人生就是一场又一场考试,答好某一张卷子不等于能够答好后面的所有卷子。这一点,不仅对这些失足少年,对我们也一样。如何持续地帮助、扶助他们,当他们遇到问题,最好在临界之前进行干预,避免滑入歧途,直到他们建立起比较好的自理、自立能力,不仅是我们这个组织,更是整个社会面临的难题。

这个孩子被释放的当天,来看守所接孩子的妈妈说:“对我们家来说,这是坏事也是好事,让我知道了孩子不是生出来拉扯大就行。这件事让我们找到了家里存在的根本问题,改善了我们的母子关系,一家人好好的才是最重要的。”

确实,从家庭的角度来说,“一家人好好的才是最重要的”。而对于学校来说,所有学生都好好的才是最重要的。那么,学校就会担心这个曾经“行凶”的孩子是否会对其他孩子造成威胁,其他孩子的家长也会有同样的担心。曾经行凶这个“前科”成为这个孩子回归正常人生的最大障碍。

当我们努力改变孩子看世界的异样目光时,却发现这个世界看他们的目光已经异样。

世界错了吗?

肯定没错。这个世界上还是到处都有风险,我们还是要时时提醒告戒孩子“不要跟陌生人说话”。连一个陌生人我们都要防备,我们怎么能够不担心一个曾经“行凶”的人呢?

所以,我们不仅要努力让这个孩子重新用正常的眼光与心态回归社会,同时还要帮助他面对别人不正常的眼光与态度。这些不是仅仅家长或学校就能够做到的,需要社会各界及像我们“两会一基地”这样的专业组织加入进来一起努力。最好能够协调各方力量,互通信息、分工协作、形成合力并持之以恒,才能巩固效果。

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成熟如我们依然无法完全适应、轻松面对,更何况还没有完全自理与自立能力的青少年。我们没有能力做逍遥的救世主,不能撮土成神,也不能点石成金,要拯救他们,只能做他们身边的守望者,做他们的朋友、亲人,长期陪伴、接力守望,与他们共同面对一切。

(图片来自网络)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