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解读《心经》:悟无我,证空性,见实相。
最近有朋友要我写一篇解读《心经》的文章,今天就来满足朋友的这个要求。
《心经》虽然只有短短的260个字,但是,这里面却蕴含了甚深的法义,我们也不可能用一篇文章把每一个点都讲得很详细。
所以,有些最基础的名词,比如像“五蕴”、“十二处”“十八界”“十二缘起”等等就不做太多的解释,如果实在不懂的朋友可以上百度,我们这篇文章主要是讲《心经》所要表达的核心思想。
那《心经》的核心思想是什么呢?
第一个是“悟无我”,第二个是“证空性”,第三个是“见实相”。
那么,我们就先从“悟无我”的这一段经文开始,我们来看经文: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有人会说怎么经文开头不是“如是我闻”?因为玄奘译本和鸠摩罗什译本都是节本而不是全本,全本依然是“如是我闻”开头的。
在《心经》里面来讲授法义的那位菩萨,叫观自在菩萨,也就是观音菩萨。
有人说观自在菩萨不是观音菩萨,这个问题在我们于晓非老师的“金刚经导读群”里也已经交流过了,同时在鸠摩罗什的《心经》译本中,我们找到了答案。
那么,这个法会的地点在哪里呢?在王舍城灵鹫峰,在这个法会上,佛陀老人家已经入定了,他的弟子舍利子(智慧第一)问了观音菩萨一个问题,就是如果有人要学习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这个法门,应该怎么修行啊?
观音菩萨就告诉舍利子,说:“一个想修学甚深般若波罗蜜多法门的人,要观照五蕴自性皆空。”
这个就是修行次第的第一个阶段——悟无我。
“五蕴”指的是色、受、想、行、识,是佛陀对凡夫境界上这个“真实的世界”,无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世界,总共分成了这五种状态。
我们可以把“五蕴”理解成凡夫境界上这个世界的一切。“照见五蕴皆空”的“照见”就是观照的意思,这个“五蕴”的自性空,不是用肉眼看的,而且用般若“观照”出来的。
这里的“空”指的是“性空”,就是没有常一不变的独立存在性,就是无自性,就是无我。
如果能够做到无我,就能够“度一切苦厄”,那这些苦厄又是从哪里来的?就是因为我们凡夫不知道一切事物的存在,都是没有自性的,自性都是空,我们不知道“无我”,以为“有我”,就产生了一切苦厄的原因。
为什么一切事物都没有自性?因为都是缘生,关于这一点,我们在前面“四重二谛”的文章里就已经讲过了。
“缘生性空”就是四重二谛的第二重境界,而这个也只是大乘佛法的前行法。
那么接下来的经文: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这个时候是观音菩萨在回答舍利子的问题,所以就对他说:舍利子啊,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色、受、想、行、识就是“五蕴”,而这一段经文的“空”就不是“性空”了,而是“空性”了。
“性空”是佛陀为了随顺凡夫,暂时妥协的承认了凡夫境界上一切的存在都是“实有”,只不过是因缘临时聚合,所以没有常一不变的独立存在性,是让我们“悟无我”。
而“空性”则是指我们凡夫境界上的一切存在都是以不存在为基本特征的,是“证空性”。
那么接下来的“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这个是第一层境界,“不异”就是没有差异,没有分别,“色”和“空”是没有差异的。
但是,在讲到“色不异空”的时候,还是有个假定的一个“色”和一个“空”,就是“两边”,只不过是说这“两边”不异,没什么区别而已。
这个是第一层,也就是四重二谛的第二重境界,观音菩萨安立的这个“空性”是为了对治我们凡夫所认为的“实有”,只是要告诉我们“色”和“空”其实根本就没有区别。
那么接下来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就是第二层境界了。
“五蕴”就是“空性”,就是凡夫境界自认为存在的这个“五蕴”,这个“实有”,根本就是以不存在为基础特征的,“五蕴”根本就不存在,压根从来就没有过。
没有“五蕴”当然也就没有“空性”,因为“五蕴”本身所具备的基本特征就是不存在。
没有“五蕴”也没有“空性”,彻底泯灭二边见,就是不二,就是中道,远离二边见就是“究竟中观”,就是四重二谛的第四重境界。
接下来,观音菩萨继续说道: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诸法”就是一切的法,“空相”就是空性,“诸法空相”就是我们凡夫境界上的一切的存在,如果有什么相的话,那么这个相就是“空性”。
既然我们凡夫境界的一切存在都是以空性为其相的话,那么就不存在生,就也不存在灭,“不生”就是无生,“不灭”就是无灭,既然没有生,连生都没生,当然也就谈不上灭了。
“不垢不净”的“垢”就是染污,“净”就是清净,比如佛家认为凡夫被无明所障,轮回于生死,这个生死就是“垢”,跟这个生死相对应的就是涅槃,涅槃就是清净,所以凡夫就有了“生死”和“涅槃”这二边。
这里观音菩萨告诉我们,我们凡夫所认为的生死根本就是一场梦,根本就不存在,既然没有“生死”这个垢,也就没有必要安立“涅槃”这个净了,所以,不垢不净,生死与涅槃不二。
“不增不减”也是同样的道理,因为没有增,所以也不存在减。这三句话都是在究竟中观上讲中道,彻底泯灭二边,不二。
既然“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那么,接下来菩萨继续讲道:
“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
所以,在“空性”当中没有“五蕴”,我们凡夫认为的一切存在其实根本就不存在,没有“我”,也没有家庭,没有城市,没有地球,没有世界,没有宇宙,总之我们凡夫所认为的一切“有”其实统统都没有。
为什么?因为我们一直都活在一场梦中,都不是真实,都是假的,我们见到的一切都不存在,其实什么都没有!
观音菩萨接着又讲了:
在空性中,没有“十二处”、没有“十八界”、没有“十二缘起”、也没有“四圣谛”,到最后“无智亦无得”。
在空性中,不仅凡夫境界上“五蕴”“十二处”“十八界”没有,连佛陀说的:“十二缘起”“四圣谛”这些法一样也没有。
因为佛陀说的一切法,在空性上也是“无”,所以,能证的般若,所证的实相同样也是“无”,这一切都“无”了,连空性本身也就都“无”了,“无”得真是干干净净,彻彻底底啊。
这种就是“无所得”的境界,也是“见道位”的境界了。
到了见道的境界,会有什么结果呢?有两种结果:
第一,因为无所得,“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
第二,因为无所得,“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第一种指的是那些见道登地的菩萨,按照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这个法门修行,心中就没有任何的挂碍,没有任何的挂碍就没有任何的恐怖,见道后就能够远离我们凡夫的颠倒见,见到梦外的真实,趣向了这个最彻底的、最究竟的“无住涅槃”。
而第二种指的是一切的佛,依照甚深般若波罗蜜多,就可以证得无上正等正觉。
当然啦,佛说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既非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接下来的最后一段,观音菩萨讲了一个“真言”,就是一个“咒语”:
“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 波罗揭谛 波罗僧揭谛 菩提萨婆诃。”
“大神咒”是伟大神圣的咒,“大明咒”伟大智慧的咒,“无上咒”是至高无上的咒,“无等等咒”是无可比拟的咒。
观音菩萨赞叹完这个咒语,马上就开始念这个咒了:揭谛揭谛 波罗揭谛 波罗僧揭谛 菩提萨婆诃。
好了,我们现在总结,《心经》这部经虽然只有260个字,但是,它的结构非常的严谨,它把大乘修行的阶段讲得也非常清楚。
大乘佛法有五个修行阶段,分别是:资粮位、加行位、见道位、修道位和证道位。
《心经》的第一段是讲“照见五蕴皆空”,这个“空”是性空,是“悟无我”,讲的是“资粮位”的法。
第二段,“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这一段是“证空性”,讲的是“资粮位”和“加行位”的法。
第三段,“是诸法是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无智亦无得。”说的是泯灭二边,在“证空性”后引领众生去“见实相”,讲的是“加行位”和“见道位”的法。
第四段,“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这讲的是“修道位”的法,是给登地的菩萨讲的。
第五段,“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讲的是“证道位”的法。
所以,观音菩萨在回答舍利子的问题中,涵盖了大乘佛法修行的五个阶段,《心经》虽短,但是体系却非常的严整。
还有最后一个问题,这段经文是观音菩萨说的啊,并不是佛说的,为什么也能称为“经”呢?不是只有佛说的才能叫做“经”吗?
其实,《心经》到这里还没有结束,在这个时候,佛陀老人家已经出定了,赞叹观音菩萨道:“如是如是,如汝所说。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行,应如是行。如是行时,一切如来皆悉随喜。”
意思就是要按照观音菩萨讲的方法去修行,也是对观音菩萨的说法表示印证。
凡是佛陀老人家印证了的,都可以视为佛说,所以,“佛说是经已”。
好了,关于《心经》我们就讲到这里了,明天继续接着讲《金刚经》的解读,欢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