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7-11
那天,送儿子回农村老家。吃过午饭就要匆匆告辞。公公说:“我还以为你要多住两天,起码让孩子适应一下。”言语中的那份失落我听得真真切切。
其实,我何尝不知,厨房里那条硕大的河鱼和满盆子的哈喇是特意为我买的。而公公从来不说,婆婆总会在我跟她在厨房忙家务的时候跟我说:“你爹知道你们要回来,一大早去集上买的,新鲜。”每每这时,心里一阵暖流,泪光会在眼圈里打转,放下手里的活,朝婆婆笑一笑,然后拿话题岔开,自己何德何能,让老两口如此惦记。
有限的时间里,我嘱咐着婆婆:“这几天瓜类的水果先不要给他吃,肉不要吃太多,每天早上带他去地里跑一跑,让他玩玩土。今晚继续用紫苏叶和荆芥给他泡脚,再泡一天就不流鼻涕了。”公公在一边说:“这样吧,我给你找笔和纸,你写下来。她记不住那么多。”一句很平常的话语,但我知道这是建立在对婆婆的了解和接受基础上。他知道婆婆记性不好。对于这一点他没有表现出嫌弃,而是满满地接受。这也是我很喜欢公公的原因,很温和,遇事冷静。这也是我会把儿子放心地交给老两口照顾的原因,一个温和和彼此接受的家庭环境对于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
把我送上车,婆婆快速把儿子哄进屋。我知道:她怕我难受,也怕孙子会哭闹。我从车后窗看到婆婆弱小的身躯牵着小孩子的手,内心自语道:娘,谢谢你们!每当在我遇到难题的时候,婆婆总会把自己的事情放下来帮助我。这份恩情,我永远记得。
下午时分,婆婆打电话过来告诉我说:“不用担心,他没找你。自己玩的很好。”放下电话,我想,有个知你所忧的人是多么幸福。
每天早上,婆婆总会打个电话过来让我跟孩子说两句话,其实无外乎是早饭吃的什么,有没有想妈妈之类的。而孩子的话每次都是相同:“我还没有想妈妈呢。”我知道,公公婆婆把他照顾得很好。
直到有一天,婆婆打电话来说:“孩子生病了。”话语中,我听得出来全是焦虑。我仔细的问了症状,让婆婆拍了舌像照片给我。我一边缓解婆婆的焦虑,一边告诉她处理办法。可是,等第二天我再次打电话过去问病情的时候,婆婆竟然告诉我给他吃药了,瞬间有种无名火升发起来,我责怪地问:“为什么要给他吃药?”婆婆小心翼翼地回答:“看着他咳嗽,心里着急就给她吃药了。”我想象的到电话那端她万般小心的表情,像做错了事情的小孩子。我冷静下来语气也有了缓和,但是还是不好意思道歉。叹了口气说:“还没到吃药的程度,我告诉你推拿的手法,你给他推一推。”婆婆估计是听我静了下来,才跟我说:“那个开药的医生也是个七十多岁的老中医,看的挺好的。。。”
交待完事情,我在窗边站了很久。在想:人与人之间的维系,靠的是感情。而感情的付出却不是一味的给予,你给予的未必是对方想要的。大多数人的给予其实是为了缓解自己的情绪。如果真的能做到,你所给予的没有照顾到自己的情感纯粹是为了对方的感受,也许这才是爱。两性关系如此,亲子关系亦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