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306阅读清单《秦始皇:诈与力的极致》
今天给大家带来的是一套三册丛书,作者是台湾大学历史学博士,台大讲师吕世浩,这三本书是作者在慕课上开讲的秦朝系列的书面整理版本。
20170306阅读清单《秦始皇:诈与力的极致》此书一经面试便引来众多慕课粉丝追捧,我也是首先看到了此书的台湾繁体版本,当时便甚是喜爱,只因繁体版价格昂贵,暂时没有出手,没想到几个月以后此书简体版便也面世,同时电子版也同时上市,让我很是欣喜,三本书读罢,真是让人大呼过瘾,同时也让我等历史爱好者对作者由衷敬佩,因为他在此套书中不仅深刻解读了秦始皇,以及秦国的前世今生,更“授人以渔”的讲解了如何读史,如何学史,此点更是重要,下面就说说这套书:
1有用与需求:
吕博士在讲解秦始皇身边人时提到了这条他读史多年总结的个人立足社会的着眼点,即“有用”和“需求”。
从自己的角度来说,个人要立足于社会首先要“有用”,这个有用是一个内向标准,就是说,先不要考虑社会,不要考虑组织,先让自己有一技之长,并且要不断训练,不断学习,保持自己这一技之长始终有竞争力,最后的结果就是让自己“有用”。
再从他人的角度来说,个人的一技之长最终要“货卖帝王家”,就是说个人在社会上立足的第二步是让自己的一技之长和他人的需求进行匹配,只有匹配才会让自己的“有用”真正实现价值,而不是如苏秦一样,不事农耕,只醉心于捭阖之术,被他的家人嫌弃,被嫂子辱骂,因为苏秦的有用和家人的需求不能匹配,家人需要的是身强力壮的庄稼汉,不是五谷不分的读书人,只到被燕王赏识,进而委任丞相,才是达到了“有用”和“需求”的匹配。
这是我读此书的第一点收获,也是最大的收获,读罢此点,更让我时刻铭记要实现价值,“有用”先于“需求”,同时“需求”可遇不可求,而“有用”却可以通过“一万小时”理论达成,所以,我想要说的是,我们普通人时刻要做的是让自己有用,而不是时刻捕捉外在的需求,心心念能否站上“风口”。另一面则是保持平和心态,所谓“不管风吹雨打,胜似闲庭信步”,因为一切所谓成功的人或企业,都是有用和需求的恰好匹配,才会有如今的成就,时也命也运也,这不是我们能追求的,不是大概率事件,我们不必妄自菲薄,因为我们在追求大概率的事件——让自己变得“有用”,这是可以把握的。
2读史要有“代入感”:
吕博士之所以在慕课上如此受欢迎,和他的读史方式和授课方式密不可分,吕博士读史讲究“代入感”,他在书中会“强制”读者在读到某个重要节点时,合上书,假设自己是历史当事人,然后给出自己的解决和应对之法,比如在讲到张良得遇黄石公一节时,他要求读者读到“黄石公三次把鞋扔到桥下,唤张良去捡”,合上书,想想如果自己是张良,会给黄石公捡鞋吗,会如何应对黄石公唤自己“小儿”,这种案例学习在吕博士的书中比比皆是。我要说,这种读史方式我从未遇过,按吕博士的说法,他是师从晚晴重臣左宗棠,左宗棠曾说,,因此,吕博士在自己多年的学习历史过程中,同时也在阅读历史名人传记时常常使用这样的方法来体味,学习。我在读此套书过程中也按这种方法来学习,果然感到自己和古人的差距,这其中固然有信息不对称的限制,即我们只读书,无法得到历史当事人当时做决策的全部信息点,但做决策的思路确实可以拿来对比,在这个“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过程中,我们就在一点一点提高,吕博士把历代先贤和帝王之家的读书之法传授给了我们普通人,感谢吕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