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德育于语文教学之中——魏书生《教学工作漫谈》读后反思032
第32天 寓德育于语文教学之中
必须把德育列为语文教学的一项任务,完成了这项任务,语文教师才算是对学生全面负责,才算是对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尽到了全面的责任。另一方面,单就传授语文知识而言,完成德育这一任务也是必要的。
寓德育于语文教学之中,既使学生学到完整系统的语文知识,提高听说读写能力,又能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和陶冶道德情操。
这里的关键在于一个“寓”字,即在语文课堂要求中、在语文教材分析中、在语文听说读写实践中、在语文课外活动中渗透德育的因素。
寓德育于语文教学中的三个步骤:
一、增强道德意识。增强自我完善的意识;增强团结协作的意识;增强爱国意识。
二、训练道德行为。训练自我完善行为;训练团结协作行为;训练爱国行为。
三、培养道德习惯。培养自我完善的习惯;培养团结协作的习惯;培养爱国习惯。
学生有了自我完善的精神,团结协作的精神,爱国精神,不仅有利于他们身心的全面发展,有利于他们踏上将来的人生之路,而且有利于他呢今天的学习。
魏老师这篇文章的关键词是“寓”。何为寓?我的理解是润物无声,是春风化雨,是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我们不能把德育像喊口号一样在课堂上讲给学生而是借助文本,让自我完善、团结协作和爱国等意识渗透给学生,让学生自然而然接受教育,自然而然接受改变和成长,这才是寓德育于语文教学的最佳境界。
学生学习语文,最终目的是培养他们听说读写的能力,可是听什么说什么读什么写什么却完全出自他们心中的意识。一个孩子如果没有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那么纵使他的语文综合素养非常好,但是无论是于他自己,还是于这个社会,都是无益的。
所以,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渗透教育是非常必须的,否则我们可能培养出这样的学生,他非常善于听,但是听的内容并不是积极向上的;他非常善于写,但是写的内容确实三观不正;他非常善于读,但是读的都是糟粕;他非常善于说,但是说出来的都是惑众谣言。若真是如此,我们一定希望他的语文水平差一些,再差一些才好。我们会觉得自己不是培养了一个优秀的学生,而是给社会增加了一个毒瘤。
语文的力量是巨大的,一篇好文章一本好书足以造就一个人,同样,一篇坏文章一本坏书也同样是毁掉一个人。语文教师的职业就是让学生会听说读写,能好好地听说读写,而且,更重要的是要让他们“德”的内涵,知道听说读写的内容是否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符合人类的正确认知。
每上一节课,我都会像郑国民教授那样自问一句:我这节课的价值是什么?有没有传授一些知识,教给一些方法,渗透一些观点,最重要的是,能不能促进学生一点生长?如果以上诸点都没有,那么我希望,可以让他们懂得享受语文,热爱语文。我觉得这也是德育的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