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需要层次理论运用于孩子的人格品质培养
任敏杰 任一英 原创
走好人生每一步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了需要层次理论,其核心是需要层次论和自我实现论。
马斯洛把人的需要,从低到高分为五种层级,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自尊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马斯洛认为,人的一生都在希望着什么,因此,人的需要没有止境,极少达到满足的状态,当一个需要得到满足或部分满足时,又产生了新的需要,而且很多需要可能同时出现,只是有些需要占优势地位而已。
通常情况,人的需要按某种优势等级,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递进的自动排序,但也有例外。
人的所有需要中,生理需要虽然处于最低层级,却在所有需要中占绝对优势,对于一个长期处于极度饥饿状态的人来说,安全、爱和尊重的需要都是无用的奢侈品。
也就是说,对每个人来说,填饱肚子绝对是放在第一位的问题。
马斯洛在对自我实现者进行研究后,发现他们有下列优良的人格特征:1、完整准确地感知现实;2、接受自己、他人和周围世界;3、内心生活、思想、行为坦率自然;4、以问题为中心,不以自我为中心;5、有独处的需要;6、有独立自主的特质;7、有高峰体验;8、接受并欣赏新事物且不厌烦平凡的事物;9、幽默感;10、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11、谦逊并尊重他人;12、有明确的道德标准,能区分目的与手段;13、富有创造性,不墨守成规;14、热爱人类并具有帮助人类的真诚愿望;15、有批判精神,不容易被社会诱惑。
从马斯洛的研究结果能够看出,健康人格以及优良人格特质,与人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相关联。
因此,要培养孩子健康乃至优良人格特质,父母应当研究需要层次理论,并运用于家庭教育。
父母把需要层次理论运用于培养孩子的人格品质时,要注意以下问题。
一、判断孩子需要的正当性
孩子的有些需要是正当的,有些需要并不正当,还有些需要介于正当和不正当之间,这就要求父母,要在分析判断的基础上,满足孩子的正当需要,否定不正当需要。
以孩子饭前吃零食为例,孩子饭前吃零食,会影响正常就餐,长期在饭前吃零食,因不能摄入人体需要的物质,还可能影响生长发育。因此,饭前吃零食就缺乏正当性,也通常遭到父母反对。
但是,如果父母知道孩子上一餐按正常食量进餐,下一餐自己又还没有做好,孩子又确实处于饥饿状态,适量吃点零食,就是正当需要。
二、判断孩子需要的合理性
孩子的有些需要是合理的,有些需要并不合理,还有些需要介于合理与不合理之间,这就要求父母,要在分析判断的基础上,满足孩子的合理需要,否定不合理需要。
以买衣服为例,衣服既有保暖功能,还有装饰功能,人们常说“人靠衣裳马靠鞍”,就是指衣服的装饰功能。
在孩子的审美能力形成之前,父母买什么衣服,孩子就穿什么衣服,父母与孩子不会产生分歧。
当孩子具有一定审美能力后,就可能有自己的主张,有些父母认为很好看的衣服,孩子不一定喜欢,而孩子认为好看的衣服,父母也可能有不同看法。
因购买衣服产生分歧,有些父母会妥协,而那些坚持自己的看法的父母,会让父母和孩子都感觉不愉快。
其实,当父母认为孩子应当购买衣服时,说明购买衣服具有必要性,因款式产生分歧,只涉及款式的合理性。
事实上,孩子想买的衣服,只要跟大众的审美标准差异不大,让孩子自作主张,就是满足孩子的合理需要。
三、力所能及满足孩子需要
每个人都有无止境的需要,孩子也不例外,成年人在需要和是不是能够得到满足之间,一般能够自我克制。而那些实施盗窃或抢劫等犯罪行为人,通常与不能克制自己的需要具有关联性。
孩子在自我控制能力养成之前,他们对自己的需要,不会有意克制,有时还会蛮不讲理的强迫父母满足其需要。
以买玩具为例,家里有了类似的玩具,他们可能要求父母再买,才买了新衣服,看到更漂亮的衣服,又要买。
遏制孩子的购买欲,是很多父母伤脑筋的事,因为每当孩子提出要买东西时,父母一方面担心,如果不满足孩子的需要,可能伤害孩子。另一方面还担心,如果购买孩子要的东西,是否会滋长孩子不断膨胀的物质欲。那些经济能力稍差的父母,还得盘算自己的承受能力。
父母要处理好这个问题,一方面要判断孩子需要的正当性与合理性,另一方面要根据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做出最终决定。
四、预判并满足可能的需要
孩子随着年龄增长,不会把所有需要都告诉父母,但并不表明孩子没有需要。
以更换手机为例,现在的智能手机通常两年会换代,孩子的手机已经用了三年,很多同学都换新手机了,孩子也想换一个,担心父母不同意,就没有提出来。
父母有一天说自己的手机经常卡顿,想换一个新的,孩子就鼓动说:“你那个手机早就该淘汰了,我们好多同学都换新手机了”。
当父母听到孩子鼓动自己换手机的话,至少这个时候知道孩子也想换手机。
其实,细心的父母,在孩子鼓动自己换手机之前,就会主动关心孩子是不是希望换一个新手机,因为他们能够预判孩子有换手机的需要,而不是等到孩子提出要求,才去满足孩子的需要。
换手机的例子,并不是让孩子赶时髦,父母要清楚,融入社会生活的孩子,可以不是引领潮流的人,但也不能成为与潮流相差太远的人,否则对孩子的人格形成会产生不利影响。
当然,是否给孩子换新手机,父母要根据自己的经济状况和孩子的需要,综合判断后再下结论。
五、判断是物质或精神需要
孩子可能提出一些看起来不合理的物质需要,父母不能简单的认为,是孩子的物质欲在膨胀,因为物质需要可能是一种表象,背后隐藏着精神需要。
因此,对孩子的有些物质需要,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洞悉孩子想要购买东西,究竟是为了满足物质上的需要,还是满足精神上的需要。
前面讨论的,孩子在购买衣服时,要求选择自己认可的样式,孩子手机的基本功能还能使用,却希望更换新手机等例子,背后隐藏着的都是孩子的精神需要。
鉴于此,父母在运用需要层次理论培养孩子的人格品质时,要认真观察和充分理解孩子的需要,同时,还要预判孩子可能的需要,因为父母能够让孩子得到满足的需要,对孩子来说,不过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和归属需要、自尊需要。这些需要,只有通过外部条件才能得到满足,也被称为“匮乏性需要”或“缺失性需要”,孩子的这些需要得到了满足,才可能向自我实现的需要去发展。
其实,关于人的需要这个问题,中国春秋时期齐国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管仲就提出过:“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的思想,虽然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管晏列传》中,把“则”改成了“而”字,但是,这两句话的核心思想并没改变。他们都认为,粮仓充实、衣食饱暖,荣辱的观念才有条件深入人心,人们才能自发、自觉、普遍的注重礼节、崇尚礼仪。
由此也可以看出,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与管仲和司马迁在理解个体的人有哪些需要时,他们的思想是一脉相通的。
因此,父母要清醒认识到,当孩子提出正当需要或合理的需要时,当孩子提出父母现在能够满足的需要或力所能及能够满足的需要时,都要毫不吝惜地及时给予满足,这样才有利于培养孩子健康的人格品质。
当然,父母满足孩子的需要,也要把握相应的限度,不能无休止满足孩子的需要,因为孩子对事物的认知能力毕竟有限,无限度满足孩子的需要,就是溺爱,反而不利于培养孩子健康的人格品质。
众所周知,父母非常关注孩子的身体健康,身体是否健康,除先天因素外,与父母提供的物质生活条件具有一定关联性,但是,健康不仅是身体健康,还包括心理健康。
现实情况是,有的父母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比较忽视,或者关注不够,还有很多父母,根本不清楚怎样去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
其实,心理健康,与一个人的物质生活满足程度同样具有关联性,比如穿名牌、吃美食等,也就是说,当物质满足变成一种精神满足时,已经脱离了物质需要的范畴。
心理学的研究认为,孩子从出生不久就有心理需要,显然,心理健康只能在家庭生活或家庭教育中完成。
学习需要层次理论,不仅能帮助父母了解和理解孩子的需要,还能指导父母从哪些方面去满足孩子的需要。
即使父母不学习需要层次理论,如果能够想清楚自己是孩子时有哪些需要,通过换位思考,也知道自己的孩子有哪些需要,以及怎样满足孩子的需要。
父母如果将需要层次理论运用于家庭教育,是一种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活动,如果父母还能从实践中总结出相应的经验,在理论和实践的相互作用下,就能培养出人格品质优秀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