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ord(优壹)一周年征文|从链证健康应用技术落地意义说起的两
写在前面:
和币圈的人不一样,我不炒币,也看不懂技术,只是注册了优享,当了一个普通作者。
然而,我在申请文章进行链上存证的时候,遇到了一点小麻烦。好几天文章都没通过审查,但我又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心中着实恼火。
后来一想,币布斯不是发了一篇内有Ulord资料合集的介绍嘛(《关于“Ulord(优壹)一周年”征文的3个问题 》 ),而优享是基于Ulord(优壹)内容分发公链的第一款 DAPP,没准这堆资料里面有优享使用方法呢。
于是我开始在那一堆资料里翻啊翻,终于翻出来了一篇2018.07发行的优享白皮书1.1版。

然而,通篇看完,都没找到想要的答案。
于是我接着往下刨,又刨到一个东西:

这个Ulord的2.0版白皮书,我同样是当做说明书来看的。
不过,里面的内容丰富,技术方面的阐述更是瀑布多。
为了解决自己文章链上存证遇到的问题,我咬着牙,一页页地耐心读过去。
在遇到不可描述的技术部分,我总是一句:
“哇噻,不明觉厉!鼓掌!”
然后就揣着糊涂装明白地跃过去看下一页。
直到看到这张图,我才发现,原来,这个白皮书,不只是一个写作平台说明书这么简单啊:

这就是一个庞大而分工仔细的蜂巢,Ulord用一根链——如同它的logo所显示的那样——这样点对点的价值传递,搭建起区块链的底层架构和数字资源分发协议,就像是给一群辛勤的蜜蜂搭建了一个家的框架地基,只是它里面没有蜂后——白皮书里是这样描述的:

然而,技术不是我的兴趣所在,我更感兴趣的,是它所搭建的蜂巢里,都住了些什么样的小蜜蜂。
在这张图的前一页,画着一张这样的图,如下:

这是对链证健康应用技术的基本描述。
而这个技术,居然是全国首创的!
只需要跑腿两次,而且是在同一个地方——体检医院,就一切搞定。
这个通过医院体检并确认后制作出来的健康证数据,在医院方进行上链操作后,能为多个监管部门所用,且在区块链技术强悍的密码学技术的加持下,个人隐私数据得到了极大的保护,截断了数据在流转过程中被人为转卖的可能性。
同时,区块链技术的不可篡改的技术特点,又为数据流转过程中的权力寻租锁上了每条通路上的大门。
这不仅是一种信息科学技术的创造,更是社会管理方法的创新。
甚至,它比我文章进行的链上存证还要好,因为这是已经有多个监管部门作为对向方,共享、共用确权数据,缩短了认证和监管所需要的时间和流程,不仅方便了办理健康证的当事人,也为行政部门缩短了办事流程,带来了更高效的办事效率——比如以前你需要多部门盖章、复印、签字的环节,现在上网一检索就好了,多方便。
看完这一页,我不禁感慨万千。
如果当初我给宝宝办理户籍登记申请时,就有这么个技术,该多好。
此外,我还想到别的一些故事,干脆一并在下文中讲了吧。
为了方便阅读,以下故事统一使用第一人称视角讲述。如有雷同,纯属我们在这个时代背景下的共同遭遇,无比正常。
一、户口与医保引发的故事
我家宝宝是在户籍地外出生的,出生时由于一些问题办理了住院手续,缴纳了不少住院医疗费用。
本来宝宝出生地有个政策,只要宝宝及时办理医保,这个医保可以溯及到出生时——也就是说,我宝出生以后住院的费用,只要在规定期限内办理了医保手续,就可以在医保规定的范围之内予以报销。
这是个多好的政策呀!
然而,办理医保的前提条件是宝宝得有户口。
于是我们做父母的,就马不停蹄地穿越了几百公里,利用周末时间回了趟老家,赶去交纳上户口所需要的资料。
本来以为可以当天去当天回,因为有高铁呀,交通多方便。
可是当我们一切都准备齐全时,办事人员却去开会了,让我们等明天。
好嘛,无奈,那就住一晚。
第二天,资料都递上去了,我们开始了漫长的等待。
我们一直在等待那个通知领取户口本的电话,却始终没有等到。
也许人家太忙,忘了通知吧?
我们一直佛系,总觉得生活很美好。
等到办结期限到达的当天,宝爸干脆,又决定来回倒腾上千公里,直接去把户口本领回来。
事实证明,我们想多了。
人家直接告诉我们,资料已经交上去了,就不是他们能管得了的了,什么时候能拿到,得看上头的流程。等通知吧。
宝爸奔波千里,无功而返。
回来后,一个星期、两个星期……等到宝宝出生地医保登记时间过了,我都等不来取户口本的通知。
这时我还自我安慰,要是实在不行,我们就在规定时间上户口地的医保吧,虽然麻烦也好过没有。
然而还是没通知,最后连这个户籍地医保登记的期限也过了。
我们反复打电话询问,答案就一个:等通知。
我最后实在沉不住气,只能选择了网络投诉这条路。
三天后人家就给我打电话叫我们去领户口本了。
然而,我宝的住院医疗费,只能做父母的自己掏腰包,全额自费。
这个亏吃得比吃苍蝇窝火,但是我们这些小人物能怎么办呢?
如果当时就有类似链证健康应用技术的区块链技术,我们就能把精力放在怎么养育好宝宝身上,而不至于引发家庭矛盾,进而加重我的产后抑郁症了。
比如:
当人类宝宝出生时,医院方制作好出生证——上链——然后自动触发智能合约——数据传输至户籍登记部门——自动匹配核对户籍系统数据——核对成功自动登记户籍信息——户籍信息上链——触发医保等一系列功能启动——给家长的手机发送缴费登记通知信息——家长可以直接在手机端做出选择,缴还是不缴、在何地缴——完成选择,数据上链——相关部门确认,机器制证上链——由邮政部门邮寄凭证——在需要使用医保等手续时,家长刷脸确认。
这样的一套流程下来,既减少像我们曾经经历过的种种麻烦,又方便了办事部门,随时开会都不影响老百姓,那该有多好。
虽然这个链证健康技术的首创落地发生在2019年,但是我希望这是区块链技术应用造福我们这些普通老百姓的技术元年,就像那个谁说过的:这是我迈出的一小步,却是人类历史迈出的一大步。
二、一场因滑倒引发的故事
我老公曾经在浴室里滑倒,腰部撞上了马桶盖子。
人要上了年纪,不服老是不行的。
本来以为是普通的扭伤,但是夜里越来越痛,迫不得已,第二天一早,他自己开车去了离家最近的综合性医院。
开了CT单子一查,发现是腰椎的某个横突骨折,需要卧床静养三个月,医生还建议先住院观察一段时间。
然而我老公不愿意住院,他打电话告诉我:
“医生说住院也只是睡在那里不能起来而已,又不用什么药,还不如回家躺着。”
于是在他自己的坚决要求下,医生放他自己回来了,给他开了几颗主治中风的小药丸。但同时又告诉他,CT片子要三天后才能取。
三天后,他挣扎着想要从床上起来,要去拿片子。
我连忙制止他。我们家住的可是无电梯楼房,且不能说他得卧床,就算是能下床,走楼梯也是个严重的问题。
我老公对我说:“我现在躺在床上,孩子也管不了,你不能带着孩子去拿片子,也不能趁他睡觉去,你也不会开车,那里太远了……”
我气急:“现在不拿片子又怎么样?!等你好了再去拿吧!”
“可是我想早点去专门的骨科医院复查,找个信得过的医生看看,让我早点好,我还想一个月后开车回老家过年……”
我无奈,只好耐心劝他:
“等半月再说吧,先养几天。现在哪里会有太上老君的接骨仙丹,吃了马上就好的。任何病要痊愈,不都得有个过程,急不得。你现在要勉强出去,上下楼梯时摔跤加重了怎么办?你那么重,我搬又搬不动、扛又扛不了,还得打120,得多长时间才有人来救你!”
老公想了想,叹了口气,重新躺好了。
然而,不一会儿,他又想起床了。
我正在边做家务边看孩子,一听动静,就马上跑过去按住了他:
“不是说好了吗?你想干嘛?”
哪知道他讪讪一笑:
“不是的,我没想去拿片子,就是好几天都没吸烟了,你让我起来过一下烟瘾行不?就在门口,就一口……”
我气急:
“骨折要戒烟戒酒,你怎么还想着吸烟?”
“医生没说不能吸嘛……”
“你……气死我了!你这还想不想好了?就不能让我省点心吗?”
结果,为了盯牢时不时就想改躺为走的老公,我这一天都没敢出去。还好这时已经可以靠手机APP来买菜,方便多了。
晚上,等他和孩子都睡着之后,我看着他熟睡的脸,我举起手掌,就想对着他的脸蛋使劲拍下去。
举了半秒,我累了。
我把手掌缓缓放了下来。
就在放下来的当口,我终于想起来,不是有个某里健康吗,也许我可以问问那里的医生客服,骨折是否可以服用一些营养补充剂加速康复的。
但是医生客服问过我具体情况后,却不建议建议我购买任何补充剂,还是只有一条:戒烟戒酒绝对地卧床休息。
无奈,我继续问他,如果病人不配合硬要起床,我是否可以请他给我推荐一款医用束缚带,我好买回来把病人固定起来。
这位令人尊敬的医生是这样回答的:
“亲,您使用家里消过毒的清洁白布条就行。”
于是我准备去找个旧床单,打算煮上一煮,消好毒后撕成布条,趁老公熟睡的时候把他捆在床上。
就在我抱床单的当口,我瞥见了书柜上的一本书——何裕民教授主审的《终结阿尔茨海默病》,何教授在新书发布会上曾经举例子说过:他的一位老朋友,因为患上了阿尔茨海默病(俗称老年痴呆),为了治疗,最后被束缚在医院的病床上,毫无尊严,结局悲惨。
我又看了看我老公睡得香甜的脸。
他不愿意住院,不就是觉得在家踏实、温暖、有尊严吗?我又何必把家弄得一板一眼,为图自己方便不顾他的尊严呢?
尽管后来的事实证明,他在家呆多久我就得辛苦多久,但在这一刻,我还是放弃了把他捆起来的念头,把床单扔回柜子里去。
第二天起,我除了给他炖汤做饭洗澡,还要开始给他做腿部按摩,以防肌肉萎缩——我不知道这有多少效果,因为我完全只是自己在网络上随便找的文章跟着学的。
两个星期后,我老公已经好了很多,他再次要求去拿片子上别的医院看。这次,我不再阻拦他,由他折腾了。
这次他去了全国最有名的骨科医院,挂了个专家号。
之后,他就在医院扶着自己的痛腰,硬挺着坐在医院的冷板凳上排队。
两小时后,他终于得以进入诊室面见医生。当时医生只说了三句话。
第一句是扭头对别的医生说的:
“你们先去开会!我等会再去!你看我诊室门口这么些病人,我得看完才能走!”
我老公回头看着长长的队伍,感动得一塌糊涂。
结果医生转过头看完他的病历,说的第二句话就是:
“没什么大事,卧床静养三个月。”
我老公刚想张嘴问,医生就迅速地在他检查报告的背面画了几节脊柱骨草图,然后把骨折处画了个圈,指着圈圈处告诉我老公:
“你这根骨头断了,可是别的骨头还能发挥支撑作用,没事。”
这就说完了,也没开药。
然后下一个病人就进来了。
我老公回来郁闷地对我说完事情的经过,我看着医生的那张神速写,哭笑不得。
接下来怎么办呢?还是让我吃力地按自己的土法子来吧。
事后,当我看到区块链技术的消息时,我常常会想:
假如,所有的医生都可以在区块链上办公,我们的病历、诊断、拍下的CT等检查数据,在链上由我们自己选择的医生直接通过接口读取,同时也不必担心数据泄露被骚扰,像这样的伤病,医生可以直接在网络上告诉我们除了卧床静养没别的方法,免除我们东奔西跑所受的罪,该多好。
同时,基于区块链技术所构建的信任体系,我还能在链上,选择一位有资质的康复护理教练。
他在获得我的授权后,可以直接通过接口阅读病人的检查数据报告,定制好专人专属的康复意见,进而让病人和我通过网络视频得到正确的康复训练指导。
然后,我们再约好上门进行康复护理指导的时间,在充满爱和关心的家中做复健,那该多美妙。
仔细看上文图3,Ulord的行业解决方案里中的一个,就是医疗行业解决方案。我不知道,在他们现有的计划中,像我上面这样的念想会不会包含在里面。
当然,如果现在还没有,我希望将来会有一天它能出现,不管它是在Ulord还得别的公链。
当然是Ulord最好,因为它是天河国云做的,是中国人自己的科技企业,就像某为一样,不会因为老外的手一掐,就嗝屁。
我希望它在世界舞台上的battle中活下去,且能赢。不是靠炒作和集资,而是用科技的坚定信念和踏实肯干,为我们这些迟早会老的中国人办点实实在在的大好事,为我们的家和爱减轻负担,保驾护航。
写在最后
本来我还想再写一个故事的,但是一看,哇,已经四千多字了,算了算了,悠着点,留点料以后再聊。
要是我一下子写光了,心中无有挂碍,脑子就不会再转起来,容易得老年痴呆,不划算。
对了,做事情要有头有尾,讲故事也是一样的——说了这么长时间,我在优享这个平台遇到的文章链上存证申请一直没通过审核的问题,到底有没有解决呢?
其实,解决了的,但不是通过翻资料。
我在Ulord周年庆空投微信群里抱怨了一下我的优享使用感受,小蜜蜂很好呀,它没有说:
“我先去开会了!”
而是直接@我,给我发了一张优享小秘书的名片,叫我找它去。
我加了小秘书,虽然它反应有些迟钝,但是在我描述清楚问题之后,没几分钟,文章就上链成功了。

对此我还是很满意的。
所以,尽管我是个技术盲,但我是个脸控。冲着脸蛋那么可爱的小蜜蜂,和它推荐的态度那么好的小秘书,我也来凑个热闹,写个周年庆征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