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焦大的遭遇折射了什么道理?
首先,肯定是人走茶凉,一朝天子一朝臣。
权力更迭,一人上台,下面的工作人员就会另外再换一批。
焦大是忠仆无疑,他曾跟太爷们出过三四回兵。上过战场的人,还不止一次,勇敢大胆且忠心不二。
他把太爷从死人堆里背出,自已挨饿,偷东西给主子吃。没水喝,得了半碗水先给主子喝,自己喝马尿,还有比这更忠心的行为吗。
有救命之恩,有主仆之情,祖宗在时也都对他另眼相看。
而祖宗死后,贾敬一心想作神仙,一味好道。其子贾珍更无人约束,不肯读书,一味高乐不已,没人敢管。
人走茶凉,谁还记得焦大的功劳?连主子都过得浑浑噩噩,他又算哪根葱呢。可惜,焦大始终没有看清这一点。
其次,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要看清自己的位置
焦大已老,办不了差事了。从尤氏的话里可以听出,不派他做事,全当一个死人。 如今的后辈对焦大完全没有了敬重,他却还要操心子孙不肖的事。
尤氏说没人难为他,只是他自己不顾体面,爱喝酒爱骂人。虽然没人为难他,但也没人搭理他。
他自己瞎操心,又要哭太爷,又要骂主子,还要揭人短。
“我要往祠堂里哭太爷去.那里承望到如今生下这些畜牲来!每日家偷狗戏鸡,爬灰的爬灰,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我什么不知道?咱们`胳膊折了往袖子里藏'
他是有“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愤懑,但这些与他又有什么关系呢?他只是被闲置而已,好好养老就行了呗。
主仆有别,如果看不清自己所处的位置,看不清自己的身份,也别想再有什么成就了。
第三,倚老卖老,没有分寸,口不择言
焦大趁贾珍不在家,其实在家也不好怎样发落他,他更加恣意洒落,趁着酒性,报怨主子忘恩负义,他先骂赖二的不公道。
见了贾蓉,让他别使主子性,就是他爷爷都不敢跟焦大挺腰子。话不是一般的大,挟恩图报,怎不让人厌烦。没有人能够永远躺在功劳簿上。
不是焦大一个人,你们就做官儿享荣华受富贵?你祖宗九死一生挣下这家业,到如今了,不报我的恩,反和我充起主子来了.
更过份的是揭短,把府里的丑闻直接掀开,他知道的太多了,见证了宁荣两府由盛转衰的局面。
心痛之余以至于说话失了分寸。
每日家偷狗戏鸡,爬灰的爬灰,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我什么不知道?
从网上看到这样的话,人到了一定年龄,便要学会寡言,每一句话都要有用,有重量。
打人不打脸,揭人不揭短。焦大犯的忌讳太多了。王熙凤就说,这样的人为什么不远远地打发到庄子上去,这大概就是焦大最后的归途吧。
相比较门子,他对于贾雨村的落魄不也十分清楚,他并没有揭短,还竭尽全力替贾雨村筹谋划策,最后不也被雨村找了个由头远远地打发了去。
焦大这种口无遮拦,不识时务的人更不可能还被留在宁国府。
会做人,会说话,是我们毕生要学习的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