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曲解了爱,一本教你如何爱孩子的书
爱和我想的不一样
别曲解了爱,一本教你如何爱孩子的书如果每一对父母也都需要经过严格的培训,持证上岗的话,那么世界上应该就少了许多伤痕累累的孩子,许多的悲剧就不会上演。
我们每天总能在新闻上,网络上,电视上,身边的邻里乡亲身边看到很多这样的例子。父母高举着我这都是为了你好的牌子,用尽全力的去爱孩子。而孩子却一点也不领情,一哭,二闹,三跳楼的。最近热播的电视剧《小欢喜》中,陶红饰演的妈妈以爱的名誉,逼得孩子跳海的一幕,引爆了荧幕。这是现实中很多孩子的心灵写照。
我们总是以我们自认为是爱的方式在爱着我的孩子,可一不小心,这样的爱可能会是伤害。我很庆幸能遇到孙瑞雪老师的这本《爱和自由》。它让我懂得什么才是真正的爱。
作为一个宝妈,我特别赞同里面的几个观点,也深有体会,下面,把它分享给大家。
第一点,站在儿童的角度去看待问题。
我们经常在生活中劝人要学会“将心比心,换位思考”。而事实上我们成人在面对儿童的问题时,往往会站在成人自以为对的,成熟的角度来看待儿童的问题。因此矛盾就出现。
孙老师的书中就告诉我们要先去了解儿童的世界,知道他们是带着什么来到这个世界的,知道他们是如何一步一步地认识这个世界的。
比如:一个孩子拿着洗脸的毛巾和梳子,一会咬咬毛巾,一会咬咬梳子,我们大多数成的第一反应就,“宝贝,你怎么可以咬这个呀?这个好脏”。然迅速把它们拿开,然后宝宝就伤心得哭。而大人并不明白宝宝正在用嘴巴感觉软和硬。这时大人给的爱并不是宝宝想要的。
记得有一次,我家宝贝正在澡盆里洗澡,用他的小水杯,装水倒水玩得甚欢,我在一旁静静地等着,忽然,他用杯子装着洗澡水,咕嘟咕嘟的喝了起来。我吓了一跳,但我知道不能吓着孩子,他还不懂得分辨什么是可饮用的水。于是,我轻轻按住杯子,说“宝宝,你在干嘛呢”“喝水!口渴”宝宝眨巴着晶亮的眼睛,奶声奶气的说。于是,我指着洗澡水说,“不能喝,这个水是洗脚脚上的脏脏细菌的,脏。你的蓝色吸管杯的水才能喝哦。"又隔了几天,宝宝再次想要喝洗澡水,我又提醒了它一次,拿了它的水壶的水给他喝。之后他便明白了。
站在儿童的角度,你能更好的理解孩子的行为。少了责骂,少了误解,让孩子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下成长。
第二点,如何养一个顺从的孩子。
说到熊孩子,我想每一个家长都是要头皮发麻的如何养一个顺从的孩子,很多家长认为想要让孩子听话就得严加管教,制定一丝不苟的规则,出错时,责骂,惩罚,甚至棍棒相加。而孙老师的观点恰恰相反。
对孙老师的“孩子达到顺从的三个阶段",我是特别认同的。蒙特梭利认为“对儿童来说,顺便是一种荣耀,一种快乐。就好像爱情的面纱尚未揭开时相互热恋的爱人,她请他做点什么时,他是何等的荣耀!"
既然顺从是一种荣耀,那为何有那么多的孩子不愿顺从呢。我们要去了解这个不顺从背后的原因。比如说,有一天放学回来,我问宝宝今天在幼儿园的情况。宝宝说,今天中午他在幼稚园打滚哭,我问他为什么,他说“阿葳不困,一点都不想睡觉”。我说那也不需要打滚哭呀!他说知道了。有一次,幼稚园有活动,需要穿统一幼稚园园服,家长要装白色的上衣。那天早上,要出门了,小朋友还是执意不肯穿园服。我问他为什么,他指了指我的衣服上的小怪兽,原来他也想穿他那件小怪兽的衣服。我说:“那其他小朋友都要穿园服哦!你不想穿吗?”他想了想还是执意要穿小怪兽的衣服。我知道他还没集体的意识,但已有他自己的审美意识。这时我就不再执意让他顺从了。
还有一次,他和姐姐玩,弄坏了姐姐新买的一个玩具。姐姐伤心的哭了,他有楞楞的站在旁边不知道怎么办才好。我走过去,"你弄坏了姐姐的玩具,姐姐很伤心,你是不是该去安慰下他,跟她说对不起呢?"他依然站在那里一动不动的。我说"你是不是还没准备好呢?"他点了点头。我说“那你先去旁边玩,等准备好了再来”他就高兴的到旁边玩去。过了大约五分钟,他又过来了,在我身边说了声“对不起。”我说“你准备好了是吗?你要跟姐姐说,才对。”他慢慢走到姐姐身边,轻轻摸了摸她,然后很认真地说了声“对不起!”
我相信在爱和自由下成长的孩子,他们自然而达到的顺从,会让他们表现得自信而迷人,成为一个真正实现了自我的人,一个闪闪发光的人。
第三点,是给孩子什么样的爱?
正如书中所说的,所有的父母都会这么认为:没有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我是爱我孩子的。而我们常看到的现象是,这些被父母灌以爱的孩子身上我们没有看到爱,更多的是想要逃离这样的爱。那我们到底该给孩子怎样的爱呢?
1、爱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当了十来年的农村教师,也见过了不少的家长。长期工作在外地,孩子与爷爷奶奶一起留守老家。每次家长会时,谈及孩子。他们总是极力的在说自己有多爱他们的孩子,总是会打电话回来,拼命赚钱就是为了给孩子更好的生活。当问及他们联系的频率时,大多都是,一周一次,或两次,甚至更少。再问及聊天的内容时,更多都只是停留在孩子的作业和成绩。很少家长会问及孩子的生活,交友,情感。这样的爱太过生硬了和狭隘了。爱应该是融汇到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的,是自然而然的流露,是润物细无声的春雨,点点滴滴的渗透。
2、爱就该让孩子成为自己。养孩子,不是捏泥人,你想把孩子培养成一个博士、钢琴家、科学家……那是你的理想。爱,就是给孩子足够的自由和空间,让他去成长为一个独一无二的自己。做一个快乐的自己。我们看到许多父母耗尽毕生心血培养的高材生,最后走上歧途的例子,让人唏嘘不已。
想想我们的初心,还记得,当孩子还在我们的肚子里时,那时我们会想,只要孩子健健康康,快快乐乐就好。这是我们对孩子最初,最纯粹的爱!只是,后来慢慢的有了对比,有了更多的期待,于是爱被加入了功利性,变得不再纯粹了。
读完孙老师的这本《爱和自由》,我被这种原于初心的爱,深深的打动。也衷心的希望能有更多的孩子,能得到这样的爱。在充满爱和自由的世界中,欢乐的奔跑,慢慢的长大,成长为一个独一无二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