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自我意识与行为的反省
《论语》学而篇(学什么?能解决当下问题的学问。)
1、白话:孔子说:学问要时时刻刻修正不合理,岂能没有心得于心中?有志同道合者互相切磋研究,岂能不高兴接待啊?人不能真知而不厌倦追求真知,岂能不是君子啊?
孔子的学生(姓有,名若,字子有,小孔子四十三岁,具体多少岁,说法不同)有子说:做人的根本要有真性情,有分寸,就很少会犯上作乱。不好犯上而好作乱的,是不可能的。君子专心在作人的根本,从根本培养出人性光辉的至爱。孝弟啊,是“仁”的本。(孝是德的本,仁的本,教育是孝中里来的;孝的作用,是扬名在后世,以光明父母祖国。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中于事君是汉儒加的,因为汉室以孝治天下等秩序。儒家注重伦常,五伦,是常道。所以孝弟也属于立人,先从身边人开始推之于天下。)
孔子说:说的漂亮,态度上好像很仁义,很少有仁心。
曾子说:我每天以三件事反省自己:替人家做事有没有尽心地做?答应的事有没有尽心做好?老师教的真正去实践了没有?
孔子说:领导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要认真做事让人绝对信服,国家对经济要节制爱护人们,让百姓有闲暇正规的生活。┃年轻后辈在家要孝敬,在外要友爱,作人谨慎由言而有信,胸襟大广泛爱众人,亲近有学问道德的人,有剩余的精力,做好艺术人文。
子夏说:看到真正有学问道德的人,态度敬重,向他学习:孝养父母,真正尽自己的心力做到;和同事,诚恳的做事;对待朋友,真诚的交往。做到如此尽管没有读过书,我一定认为也真有学问。
孔子说:君子不自尊自重就没有威仪了,学问也会固陋(固,四塞也,被困住)。要忠信处世,不要觉得所有人都不如你(各有各的长处),有过错不怕改正。(不自欺欺人,看他人长处短处,修正自己)
曾子说:对过去先人怀念(贤人或过错琢磨),社会风气就趋于厚道。
子禽(陈亢,字子元,小孔子四十岁)文子贡(端木赐,字子贡,小孔子三十一岁)说:我们老师到每一个国家,都要打听人家的政治,是想官做,还提供人家意见?
子贡说:我们老师,温(绝对温和)、良(善良)、恭(严肃恭敬)、俭(节制)、让(谦逊),谦让给人家推不开勉强出来自己做。你认为老师是为了求官做,恐怕与一般人的求官、求职、求功名的路线两样吧?
孔子说:父母在世,观察他的性情心气(是否说的做的不一致?),父母离世,观察他是否行为做的好?经过三年这么久的时间还是诚诚恳恳的,就是孝子。
有子说:礼的作用,以调整矛盾为主要。以前的文化,就是礼的精神,老百姓、王侯,都这样。有不做过分的行为,知道调整而矫正矛盾,没有礼义的基本精神,不能超过了限度。┃信接近义,答应的要做到。恭敬接近礼仪,远离偏激过分。不丧失自己的时刻进步,这是可以效法的。(亲=新,也或者当成亲也可以,就是有限的自私)
孔子说:君子不求奢侈,过分的安逸,灵活做事谨慎说话,这就是修养学问的正道。如此就叫作好学。
子贡说:贫穷不拍马屁,富贵不骄傲,怎么样?
孔子说:可以,但比不上贫穷不自卑,接受平淡,富贵以礼待人,尊重与他人相处。
子贡说:诗说,做学问还要像玉一样地切磋琢磨的进步,我懂了。
孔子说:你懂这个原则,就可以读书读诗了,希望你能另外推演出别的道理。
孔子说:不怕人家不了解你,怕你自己不了解别人。
2、学问要不断地打磨进步,做人也是如此,修正提升自己;从而也有人陪你一共成长,应当欢迎别人的质疑与推敲。不厌倦的追求真知,尽管目前没有得道。论语对于我的来说,是一种自我意识的琢磨心得,所以夹杂着我很多主观的感想,也有学来的;不过我认为最符合我的感想就是:不厌倦的追求真知,欢迎志同道合的人推敲与自己一起成长,时刻的精进修正本身的不合理。
3、培养出来人性爱的光辉,也是需要践行的;防人之心不可无,害人之心不可有,但是能在正当防护的情况下,帮助他人,实在是美哉。帮助别人不是说出来,表现出来的,而是要做出来;吾日三省吾身,最重要的反省应该在俩点:自我意识和自我行为。意识不好,就是行为不好的起源,但是意识好,一定行为好吗?这个世界存在太多善良的人,做着刽子手的事,因为行为没有做好。
4、礼的作用用来调整矛盾,什么是礼啊?你认为人应该有冒险精神,别人认为人应该有保守观念,你不能说自己是绝对对的,凡是不认同你的都是错的。而是怎么样呢?都可以适当的运用。恭敬接近礼,是凡事都要有不同的角度,但是,不要恭敬过头了,正如:别人有想法,你一点想法都没有,不是笨蛋是啥?
5、富贵不骄傲,贫穷不弯腰,这是基本的;还有更高层次的,学问是要看到不同层次哦。观念需要延伸的,第二层次是什么?贫穷不偏激不仇恨,又能奋发向上;富贵不但可以不骄傲,还可以以礼待人,尊重他人。观念单一化是病态的,你要有多元层次;你以为不骄傲就完事了?不对,还要尊重他人。看东西不能只看出第一层次,还要延伸出来第二、第三层次。
6、看起书的有瞧不起不看书的,不看书的有批评看书的,实际上看不看书不是重点,自己内心偏激、仇视才是重点。别人不了解你,是正常的,但是要努力了解别人的不了解;为什么呢?正如我整天坐在电脑前面,父母都以为我工作非常轻松;他们这么认为,是因为他们没有体验过,你要从他们那个角度去看,去包容。别人不了解你,你就寻死觅活的,不去专研解决,别人为什么了解?我如何了解别人,避免正如别人不了解我的麻烦?这就是做人的层次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