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毛猫书房#《机器新娘》20:两代成为美国人
2018-10-14 本文已影响5人
我叫陈庆红
第26篇 抚养父亲
老戴依把建国之父当成自己的祖先,所以他不想超过建国之父,而只想保住自己的地位。
这是融入国家的表征。
吉格斯却不是这样,他就是第一代,他确实胜过了自己的父亲。他在一个充满机会的国度里成功了,
第一代移民尚未形成对国家的认同,只是利用这个国家的环境与机遇成就己身。故国的行为方式还在,在新的社会看来不免格格不入,且看起来粗俗。
第一代的子女喜欢归属于美国的意识。
还有本土的失败者。没有脊梁的父亲,未来属于他的子女。他仇视外国人,仇视与外国人走得过近的人。
上述情景在城中村的发展过程中也能窥得一二。
本土与外来者的冲突。
本土无能的人与外来者的努力形成对比。
本土人对子女的期许。
在我长大的地方,各种情绪显露无疑。
麦克卢汉列举了一战后移民美国的人在价值观念上的演变,对于今天。中国一二线城市出现的移民潮如何融入新的城市,同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从第24篇到第27篇,麦克卢汉列举的一系列的美国文化中的人物,无论是真实的或者虚拟的向我们展现了一座城市或一个国家在一定时间内人群精神面貌的变化。
第27篇 金发悍妇
至少篇名比之前容易理解一些。
主角来自齐克·杨的漫画《达格伍德与金发女郎》。丈夫达格伍德苦难、郁闷、愚蠢和丢人。
金发女郎的代表形象是玛丽莲梦露,活泼可爱,一尘不染,天下男人无不渴望,日常行为就像广告中的形象:一天洗澡两次,用爽身粉、脱毛剂等等。可是嫁为人妇后,老公却懒懒散散、不修边幅。
男人们的梦中情人嫁给了一个看上去极不相称的男人,这大概是流行文化最爱塑造的典型关系了吧。
男人还不受老婆和孩子的待见,连孩子都看不起他。
齐克·杨赞扬这样的小丈夫。
只是因为文化背景差异,麦克卢汉文中的点评我读不懂,连同昨天的两篇,这四篇以美国娱乐文化为评析对象的短文,有机会再读了。
打完,收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