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写作忘忧社每天写1000字

写作浅谈【3】文章组织

2018-12-16  本文已影响30人  两都腹

作者|茶壶说

文章跟衣服包包一样,也分不同的款式。每一种款式展现出的气质,适合的人群不一样。每一种文体传达出的感情,适合说的事儿也不一样。

大体而言,常用的文体可以分为记叙文,议论文,散文。

举个例子,假如跟着三叔去倒斗,买了东西,到了地方,下了墓里,遇上了粽子,最后拿到了宝贝,这么一个事儿,用不同文体来写。

这一套如实记录,这叫做记叙文。再细分,南派三叔写出来的那是小说,如果单纯是记载所见所闻的,那叫做游记。

论证为什么黑驴蹄子可以驱赶粽子,这叫做议论文。

拿到宝贝,遥想当年墓主人雄姿英发,再联想他后人渐渐败落,又想到了粽子当年也是人,这种到处发散的,就是散文。

一般写文章爱跑题的人,总说自己写的是散文。但其实散文讲究个“形散意不散”,看着好像东拉西扯啥都有,仔细一琢磨,都是围绕着作者立意来写的。

这就涉及到了文章组织的第一个要点,围绕中心思想选择材料。

前文讲过“意在笔先”,在这里默认已经有了一个想要表达的中心思想。

假如我的中心思想是“黑驴蹄子可以对付粽子”,首先要选一个适合的文体来写。这时候要问一问自己,为什么要表达这个中心思想呢?

A:隔壁张大狗说黑驴蹄子不能赶走粽子,我要证明可以赶走。

B:我要让更多的人知道这件事儿,从而知道这个知识。

C:表达我个人对黑驴蹄子的崇拜。

D:怀念跟黑驴蹄子有关的那些故人们。

如果是A,为了能在吵架的时候,直接把这篇文章甩张大狗脸上,让他哑口无言,这篇文章必须逻辑严谨,论据充分。所以,我会选择写一篇议论文。那么在选择材料的时候,就要选那些能够证明这个判断的例子。

比如,吴邪某年月日拿着黑驴蹄子打跑了一个粽子。

或者,因为黑驴蹄子发霉变质,粽子不喜欢闻,所以能够熏跑粽子。

我绝对不会选择的材料是哪一种呢?

当然是“粽子把某人和黑驴蹄子全吃肚子里了”。

如果是B,首先要告诉吃瓜群众们,黑驴蹄子是个什么东西,然后粽子又是个什么东西,然后黑驴蹄子是怎么把粽子打跑的。尤其是最后这一部分,一定要选择一个强有力材料证明,粽子是因为黑驴蹄子才跑的。

我还是会选择写一篇议论文,而且,绝对不会“选择小哥拿着黑驴蹄子打跑了粽子”这种材料,因为小哥没驴蹄子也很有可能做到。

如果是C,为了表达出我对黑驴蹄子如同滔滔江水一样的崇拜之情,我会选择记叙文。而且选择材料的时候,要着重选择黑驴蹄子的丰功伟绩,比如在濒临绝境的时候黑驴蹄子救了命,再比如如果没有黑驴蹄子就没有哪个大人物。

如果是D,怀念之情可以选择写记叙文,也可以选择写散文。重点是在怀念上,那黑驴蹄子就是一个贯穿全文的引子,重点是那些故人和我之间的情谊,选择材料的时候,当然要选有互动的那些共历艰险,并肩打粽子的往事。

等把材料选择得明明白白之后,接下来就是怎么串成一篇文章了。

文章结构也就是写作者的逻辑,通用的逻辑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做的结果。

可以在文章里使用这一串逻辑,也可以摘其中一个着重来说。

还说黑驴蹄子,可以按照“黑驴蹄子是什么,为什么能打粽子,打粽子的方法是什么,打完之后会有什么结果”的思路来写一个长长的论文,也可以分成不同文章。

A文章“证明黑驴蹄子能大粽子”甩在隔壁张大狗脸上,B文章“黑驴蹄子大粽子的操作方法”分享给吃瓜群众,C文章“黑驴蹄子拯救世界”挂在屋里膜拜,D文章“那些年我们一起用过的黑驴蹄子”烧给粽子看。

当然,文章组织架构是骨头架子,材料是血肉,但血糊糊的也不能出去见人,还需要有光滑耐看的皮肤。

词句就是皮肤,至于怎么生出一副人见人爱好皮囊,且待下回分享。


两都腹:记录两个平凡人对世界的看法

欢迎关注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