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路历程分享 | 输出重磅报告《AI新职位“人工智能训练师”》之
前言:本文作者@朱明德 正在转型AI产品经理,是我们“AI产品经理大本营”的成员。最近花了一个半月的时间,输出了重磅报告《AI新职位“人工智能训练师”》,以及操作手册《如何输出一份重磅报告》,本文,是明德此次分享历程背后的心得总结,供大家参考。
1、序言
对于没有太多AI相关背景的人,为了从互联网产品经理转型AI产品经理,除了需要日常的输入行为(学习各种资料,比如“AI产品经理大本营”),更为关键的是,要有能用来“自己给自己背书”的输出;就好比程序员,如果能够拿出自己在github上传的代码,无疑会更给自己的简历加分;而对于产品经理来说,最适合用来证明自己的“代码”,除了发表单篇/系列文章,还可以针对某个具体领域进行深度研究、进而输出“重磅报告”。
本文,主要分享我在输出重磅报告《AI新职位“人工智能训练师”》背后的一些心得总结。
2 、心得分享
1)选题:从“和自己高度相关的关键概念”入手逐渐深挖
选题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转型阶段,由于没有直接的工作经验,可以从自己最感兴趣的行业方向或转型过程中的学习方法入手。
学习方法的分享因人而异,注重总结和归纳。
这里,主要以感兴趣的行业方向为例:
• 如果已经能在网上找到大量资料,为了避免只有简单的信息收集整理价值,可以考虑换个角度进行分析,或者在现有认知基础上挖掘出更深入的认知(不过,这点对于处在转型期的人较难)。
• 如果选题方向本身是一个新的概念,网上找不到太多的信息,这就意味着,这可能是行业空白,这种情况的发挥空间相对较大,可以先进行一些调研,再用现有方法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
2)对于“输出难度”的认知变化
• 输出前:想到别人的输出成果,觉得没什么难度,应该不需要花太多精力。“知道”和“真正去做”中间有很大的差距,看到的只是一些表面的文字内容和框架结构,很少会去思考为什么要用这个文章框架以及文字背后表达的合理性,所以就会认为这些都是理所应当的,会低估输出的难度。
• 输出中:逐渐感受到心有余而力不足,开始了解到自己的认知边界。正是由于前期的低估,在具体实践中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预期产生了较大的反差,很快就能发现自己缺的是什么,进而推动着自己去学习、去提升自己的认知,最终呈现出来的输出内容一般都会高于自己原先的认知水平。
• 输出后:再看别人同样的内容,会产生“敬畏之情”(特别是深入浅出的输出内容)。经历了一次认知上的迭代后,就能跳出原先的认知框架,从更多的角度去评价同样的输出内容。看到一些表达简单易懂、观点深刻独到的内容,带给自己的震撼比输出前更大,会自然而然地产生“敬畏”。
3)输出过程中的“心路历程”:心气一路下降,定稿后逐渐恢复
• 前期:满怀期待,心高气傲。刚开始的时候,可能只是出了一个文章的框架,没有涉及到具体的内容,对困难的预计不足,导致对于完工时间也会大大低估,总想着尽快定稿,加速转型的进程。同时,对内容的选择会追求多多益善,完全无法预料到后期可能带来的成倍时间成本。
• 中期:认清现实,心气受挫。随着输出进入到调研、撰写阶段,意想不到的情况越来越多,可能是无法找到合适的调研对象,或者找不到关键的基础数据,再加上前期的过高预期,内心的挫败感激增,找到一个又一个的妥协方案后,基本认清了现实情况,内心盼望着定稿的一天尽早到来,恢复一下自己的心气。
• 后期:在反复的修改中心气降到谷底,之后随着文章的定稿慢慢恢复。正文内容初稿完成后,一方面要开始做VI的美化,另一方面会有来自各方的修改意见,有时一天可能会改好几个版本,定稿的时间却迟迟没有到来,内心会产生一些烦躁情绪,只要能熬过定稿前最后的“黑暗”,之后就能在逐渐恢复的心气下去做复盘和总结。
4)输出过程中最大的困难:持之以恒保持良好的心态
无论是前期文章框架的迭代,还是后期对正文内容以及VI部分的调整,过程是非常琐碎的,可以把这个过程当成是打磨一款自己设计的产品,不断的迭代更新才能最终完美呈现。
由于个人的认知局限,很多问题自己无法发现,通过专家或朋友的反馈,会发现各种意想不到的问题,这些点可能就是自己的认知盲区,如果能够很好地沉淀下来,对自己的提升会有很大的帮助,特别是对于AI行业的理解。所以,不要因为问题多而影响自己的心态,迭代几个版本后对比最早的版本能看到自己的进步,这也是输出带给自己的价值。
3、总结
整个输出,在做好关键的选题后,会经历内心和认知上的波折,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坚持到最后的定稿,迈好转型之路上的关键一步。
---------------------
以上内容,来自饭团“AI产品经理大本营”,点击这里可关注:http://fantuan.guokr.net/groups/219/ (如果遇到支付问题,请先关注饭团的官方微信服务号“fantuan-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