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家军读书会

读《童年的消逝》

2017-03-08  本文已影响15人  16级刘校羽

联系当下节日文化的一点思考

       媒介层出不穷,我们不再依赖单一的渠道获得娱乐和信息了,新媒介有一种改变社会的力量,“新媒介不仅是机械性的小玩意,为我们创造了幻觉世界;他们还是新的语言,具有崭新而独特的表现力量”。就像尼尔•波兹曼在《童年的消逝》描述的一样“中世纪没有童年,因为让成人单独知道某些信息的手段并不存在,在古登堡的时代,这种手段开发出来了,在电视时代,他又消失了……正式通过电视,我们很清晰地看到区别童年和成年之间的界限的历史根基是如何和为何被破坏殆尽的”。

       新媒介的出现也让“节日消失了”,一方面新媒介的强大功能分散了我们娱乐的方式,个性化的服务给我们带来的冲击力,要远远大于传统媒体老少皆宜的公共节目,我们对于节日不再像以前一样拥有“集体回忆”了,我们不再像父辈一样单纯的依靠传统媒体来获得节日的信息和娱乐,我们这一代更多的是默不作声地刷着手机,看着各自喜欢的资讯娱乐,时不时看一眼电视节目;另一方面,从整个媒介环境来看,新媒介的出现一系列新的“节日”似乎隔三差五就会出现,它营造了一种节日的环境,于是我们整天生活在节日里,节日与普通日子的区别逐渐模糊,我们对于节日的概念麻木了(电商们为了促销会制造出各种“节日”,如:“双十一”等),纪念和庆祝好像显得多余,真正的节日反而被忽视了。

        在我还能记得清楚的五年前的春节,家里还没有网络电视时,除夕的电视是从早开到晚的,全家锁定央视的《一年又一年》节目,不看也会开着电视,就好像一档老少皆宜的节目会更能营造节日的气氛,然后长辈会老生常谈地讲他们那个时代的春节唠唠家常,然后一直等到20点“春晚”,无论节目好坏不打牌的人都会一起看。那时候智能手机刚刚出现,还没有“抢红包”“吐槽春晚”“集五福”这样的活动,只是偶尔用手机互相传发拜年的短信。而现今,电视节目,或者说“春晚”(晚会),在春节似乎就没那么重要了,人人都有智能手机,那些app上的信息和娱乐可就比电视节目有意思多,“春晚”就像是除夕夜的背景音乐,稍稍给这个节日润润色,大家拜年和祝福也不再用短信了,哪怕是坐在身边都是微信问候,长辈的压岁钱也是微信红包。

       于是,我们都说“年味越来越淡了”,其实不是年味并没有变,只是我们接触的东西变得冗杂,把年的概念挤到一个不起眼的小角落,就这样年文化被大多数人忽视了。就像“童年的消逝”一样,在我们的感觉里,节日也同往常普通的日子没有分别:新媒介虽然为生产和消费制造了一批“节日”,但真正节日的仪式越来越少,小时候还能在元宵节看到花灯,现在已经很少能看到了,节日的街道与往日一样;节日该有的饮食,平日里随处可见,我们可以随时在超市买到汤圆、饺子,提前几个月就能在超市买到粽子、月饼。似乎,能让我们意识到节日存在的就是“放假”,除了利用假期放松外,我们似乎找不到任何关于节日的意义了。

        现今,如果还能将一个家庭团聚起来的大众传播媒介,应该说是电视,作为家用电器,它始终被放在一个家庭居室的客厅的正中央,它的大屏足以让一个家庭充分接受传递的视听信息,它让一家人坐在一起并能制造一个共同的话题。

       娱乐和休闲在现阶段可以说是随时随地依据个人喜好,在充满以娱乐为主的节日里,如何将一个家庭或一个社区凝聚起来,我个人认为一档老少皆宜的具有吸引力的电视节目是最好的解决方式,而这个电视节目的娱乐性和大众性又恰到好处地迎合了一个家庭或者说大多人的兴趣。一方面,它不像手机和个人电脑涉及到隐私,涉及到一些不想与人分享的秘密和不愿他人涉足的私人领域,而电视节目完全是公开的,极大程度上具有公共性;另一方面它将图像和声音结合浅显易懂的表达方式,比起广播和报纸更能形象的传达信息,自身属性具有优越性。综上两个方面,我个人认为电视对于媒介公共产品的开发需要承担主要责任。

       因此,公共产品的开发,一方面需要将新旧媒体结合,依靠新的媒介技术制造。过年期间央视推出的《挑战不可能》就在制造娱乐氛围的同时,把二维码和官方微博放在屏幕下方,用户可以通过手机扫码和关注微博的方式参与互动,我们可以在与家人分享节目的同时又满足了自己参与其中表达个性的需求。

        另一方面,公共产品的开发,需要有能够吸引和唤起广大用户的节目内容,节日的文化内涵尤其是传统节日的文化无疑是最能引起共鸣的了,因此如何在电视节目中表现和传承节日的符号和内涵,让一家人坐在一起回味这种传统,这无疑是凝聚一个家庭、一个社会最好的方式了,正月十五的《中国诗词大会》就很好的表现了这一点,那一天的“飞花令”是“灯”,赏灯是正月十五的传统,节目从解读诗句中介绍了不少元宵节的节日传统,这就为家庭谈论的话题增加了内容,并使家庭和社会通过共同的文化共鸣凝聚在一起。

      节日的“消逝”,并不是说节日不存在了,新的环境,节日没有消逝,只是节日所表现出的仪式符号在逐渐淡化,节日与平日的界限越来越模糊了。媒介既是造成这一后果的原因,同样又是解决系列问题的关键,解铃还须系铃人,为了避免有一天节日的仪式和符号在我们的生活里消失,新旧媒介需要在对应的节日推出能够凝聚公众的节日服务和节日产品,通过制造公共议题来培养一种情怀,而不是为了娱乐而娱乐地制造出信息让一个家庭疏离地各自拿着手机。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