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对话》“序”部分感言

2022-11-04  本文已影响0人  yh小树苗

今天跟着书友们 啃读伯姆的《论对话》一书,认真地听了一遍书友们录制的“序”这一部分,感觉真难懂啊!伯姆的对话论理论性太强了,我听了二遍还是感觉头脑一片模糊,搞不清楚伯姆要说的是什么。按照我粗浅的理解,伯姆认为对话是一个多层面的过程,远远超过了传统意义上所指的谈话和交流范围。它打破了我们人类固守的价值和信仰,穿越了人类的思维模式,把社会文化的传递直接放在一种思维交流的层面。伯姆之所以主张对话,主要目的就是使人们能够通过理论分析和亲身体验的双重途径,对导致这种分裂现象的活动产生足够清醒的认识。

对话除了旨在探索我们的日常关系和交流方面的问题之外,还旨在从本质上来理解意识。这些关键成分包括:意义之分享,集体思维的本质、分裂现象的普遍性、注意的功能、微文化环境、不预定目的之探索。客观性的纯粹友谊,以及观察者和被观察者之间的悖论。

对话中的“听”,是倾听,就某个话题真诚地开诚布公地交流,每个人都把自己的偏见和成见悬置起来,真正做到交流、对话。要做到这种层次的对话并不容易,人要悬置自己的思维假定,让自己置身于集体思维之中对自己是一种很大的挑战。最常见的就是我们老师在听课的过程中,有些老师评着评着就针对某某老师,你的课上得怎么怎么样,你这样的课上得很不成功,你......,评课的老师一味地指责,“你”字说得太多,就是在挑别人的毛病,而不是真正地对话,这种对话含有私心和个人的偏见,这样的对话是低质量的,是毫无成效的,只会造成老师之间的矛盾加剧。我跟老师们说,在评课时要多说“我”,我是这样认为的,如果我来上的话,我会这样来安排......,多从我的角度来评价,更多的是自我反思,主讲老师会觉得评课者是真心在交流,把自己的建议毫无保留地说出来,对自己是一种很好的成长。这样的一种对话氛围就很融洽了,每一个老师都愿意把自己的意见说出来,每个人都把个人的偏见悬置了,对话就达到了应有的效果。

我们说,站在讲台上的那个人,决定着教育的品质。而偏偏就有一些老师,站在讲台上就不会好好说话,他们把学生看成是灌输知识的工具,说出来的话都是命令式的,他们希望以自己老师的权威来压制学生,他们在课堂上动不动就言语威胁、动不动就说,如果不听话,那我就把你送到校长那里去,在这种老师面前,学生上课内心是充满恐惧的,他们不敢举手,不敢发表言论,身心处于高度紧张之中。这样下去,心怀恐惧的学生就会疏远老师。而好老师们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在教学中折射出强烈的自我意识。差老师说出来的话却言不由衷,就好像漫画书中的气泡框里的话语,常常漂浮不定地遮掩着说话人的脸面。

伯姆的论对话思想对我们每个人都是一种挑战,在对话时要想做到悬置内心的思维假定,我们就会让思维像身体一样,具备本体感受性。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