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12 晨

2023-09-23  本文已影响0人  湖北友邦人寿的肖亮

这天,我整理了一下过往的文字,大多属杂文。时间跨度从2015.7.11-2016.2.22

第一个,写于2015.7.11。内容如下

回首二十来年,天亮而生,幸福悄至。

懵懂至七八,身柔性弱,言少爱哭,却众星捧月,飘飘然至云端。

哪知风云突变,星辰陨落,唯寄情于人。

世间人皆多情,然几人懂之?

然后七八,回顾过往,踟蹰不前,不知今后如何

遂挥毫泼墨,重写人生。

君子者,上无愧于天地,下无愧于吾心,足矣。

这篇文章是在我人生的第二十五个年头写的,今年我的人生已经是第三十三个年头。但我认为,某种意义上来说,我并没有变。

当时回首二十多年的生活,起点是天亮而生,幸福悄悄的来到家庭里,这个基础没有变。从小我话就比较少,究其原因,天生的占大多数,家庭的影响也有部分。身子骨比较弱,所以当时母亲会让我去学游泳。

众星捧月,因为我们家就我一个,妈妈对我也比较宠爱,虽不富裕,但很快乐,在我看来就好像在天上一样。

可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妈妈从检查出白血病到离开,也就七八年。有人说七八年很长。可在人生这条长河里,七八年真的很短。她一共陪伴了我不到十五年。一半的时间都在病中。

妈妈走后,我处于青春期。在青春期,我的选择是寄情于人。人是有情感的动物。有亲情,有友情,有爱情。这么多的情感,有几个人真的懂呢?我花了不少时间去研究。也体验了一把爱情。

妈妈去世后的七八年,我慢慢长大了。读了大学,简单了解了社会。要对人生有一个规划了。但在回顾过往的时候,还是会有不少疑问。这些疑问导致我不知道未来的路要怎么走?就好像哲学的三问,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

所以我选择了,一读书,二写作。

我觉得在笔下,路会越来越清晰,人生会越来越有方向感。

最后,是我最喜欢的一句话。君子者,上无愧于天地,下无愧于吾心。足矣。与各位共勉。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