楷书

你可能不知道,其实写小楷字还分胖和瘦

2020-01-06  本文已影响0人  大山皮纸墨茹

比起大楷很多人其实更喜欢写小楷字

小楷个头虽浓缩了,但是美起来,动人心魄的力量不亚于榜书、摩崖。

历史上的小楷,其实很多书友不知道的是小楷字总共可分为两类,用老百姓的话说,一种是胖的,一种是瘦的。

胖的代表是钟繇,其传人有祝枝山、王宠、傅山、刘墉;

瘦的代表是王献之、灵飞经、赵孟頫、文徵明、溥儒……

总的来说,胖的古朴,散淡

钟繇擅长篆、隶、行、草等多种书体,主要以楷书、隶书和行书为主,写得最好的是楷书,

《宣和书谱》推崇备至:“备尽法度,为正书之祖。”

接下来是祝枝山的作品,祝枝山是与唐伯虎、文徵明齐名的吴中四大才子。

《明史》记载,祝允明能诗文,尤工书法,名动海内。他的书法出入晋唐,解衣磅礴,小楷法锺太傅而用笔遒劲伟丽。

而瘦的精致,优雅

譬如这一个,王献之的《洛神赋十三行》,仅存十三行,所以这个碑帖在书法界就被称为《十三行》,

虚和简静,灵秀流美。被称为是小楷极则,小楷书法中的一个经典。

钟绍京《灵飞经》,唐朝佛教道教都比较昌盛,印刷术需要大量的佛经,于是抄经体书法应运而生,

然而抄经体书法里良莠不齐,这个灵飞经就是抄经体书法的代表作,清朝书法理论家包世臣形容《灵飞经》之美“如新莺歌白啭之声”。

当然了,从专业的角度看,胖瘦之论太简单粗暴了点,就拿钟繇来说他的书风高古、自然,并非真胖,

而是功力到了极致之后的自由发挥,属性情之作

但是个萝卜青菜就会各有所爱,你是喜欢偏旁的小楷还是偏瘦的小楷字呢?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