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图 策划 活动说事摄影之友诚信文化

王万举答客问18:在当代“孝”更是施孝者的需要

2020-07-12  本文已影响0人  老摄影

王万举答客问18:在当代,“孝”更是施孝者的需要

       王万举,著名学者、影视剧作家,“文化创意学”系列学科的创立人(以下简称:王)

       郝小学,全国新媒体联盟主席(以下简称:郝)    

       郝:王先生,从2015到2018,你讲了多场儒学。我发现你讲“孝”时多有自己的阐发。今天登门,想请你谈谈“孝”。

       王:你是个满天飞、日夜忙的资深媒体人,今天来提这个老话题,肯定是又遇到了新情况。

       郝:是的。我向你学习,也重视从观察中引发文化问题。最近发现,都市里送终的哭声越来越淡了,有的告别仪式不再奏哀乐,而奏《送别》一类曲子。

        王:你的观察还真细!真敏感!当小说家需如此,我这里强调:当理论家也应如此!

        郝:……这不,“观察”出问题来了!

        王:这很好。就晚辈对长辈而言,送终、告别是尽孝的一种方式、一个内容。哭声少了,乐曲変了,原因复杂多样,大概和社会的信息化、科学精神的普及以及逝者故去的原因、情境等等有关。这可以先不去管它。孝,主要是生者对生者。

       郝:你在讲课中将“孝”的内涵分为三层,拓展了孝的传统思想。请展开一下。

       王:”孝”首先是一种社会性公德,即孔子提到的“能养”。“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郝注)很多人把这句话理解错了。其实,孔子的意思是:把孝“只理解”成能够赡养父母是不对的。在这里,孔子是在肯定“能养”在孝中的基础意义之前提下提出孝的心理学意义的。因此,能养,即赡养(有血缘关系的)老人是孝的第一要义。孔子讲“礼”,礼以血缘为基础。也就是说,每个人都是无可选择地与其父母结成命运共同体(“子生三年方能……”),情感由是生,恩责由此立。辈辈如此,天下尽然。这便是“礼”的依据。偶有不孝之子(不赡养老人)出现,就会受到“礼”的制约。在前引孔子的那段话中,他的确是在强调孝的“敬”的内涵,后世民间更是“孝”“敬”并提。这便是孝的第二层内涵。在这里,孔子将“能养”这一社会性公德转化为宗教性私德,这一转化在思想史上和中华民族心理的形成上都具有重大意义!

       刚才提到了“送终”,从“于女安乎”到“祭如在”,体现出孔子儒学在“孝”的问题上一以贯之的心理学原则。在当代,家庭已经在很大程度上不属于生产单位了,养老已经在很大程度上不依靠儿女了,孝的这第二层内涵的重要性愈加突出。有一个资产过亿的人,雇了若干个保姆伺候他的老母亲,而他本人则极少与其老母亲见面,也疏于问候。这样做,按孔儒观点看来,就不是孝,因为丟失了“敬”,类如养活犬马。为什么对父母要“敬”?因为不敬就不安心。(“于女安乎?”《论语.阳货》,郝注)进一步问:为什么不安心?孔子没有说。其实,它来源于人的“本性”,即马克思意义上的人的实践。正是实践,使人产生了超生物的心理功能(例如“敬”)。通过教育,一代一代传下来(由外而“内”,从心理到生理即所谓“遗传”),不断铸造着“孝”的心理内涵。

        郝:我记得你多次在讲课中高度称赞歌曲《常回家看看》……

        王:是啊。这首歌体现了“孝”的核心内涵。

        郝:孝的第三层内涵好像是你的阐发。

       王:我的体会而已。多亏了孔老夫子的引导,使中华民族的民族心理朝着亲情的构建前进。一般认为,孝是受孝者的需要。这没有错,但还不够,孝,也是或者更是施孝者的需要。“于女安乎?”如果麻木,不孝且安,那就不可救药了,如果不安,那将促使自己进步。“家有一老,胜过一宝”,不只在经验传承意义上,也在情感感染意义上。

       郝:你是说,要想成为一个高尚的人,“孝”是一个课堂……

       王:非常正确!在这个意义上,我认为,孝,更是施孝者的需要,特别是在当代。

       郝:谢谢!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