噢 死亡桑,到底要怎么拥抱你
之前在知乎看到这样一条问答:如果可以选择,你还会来到人世间吗?
心情低落的时候或许会说:早知道生活如此,来都不会来。一念转之,毕竟生命有它自己的时数,来人间历练必然是有意义的。一些灵性书籍更是如此描述:来临人间前,我们早就已经选定了此生需要学习的功课,以为了灵性的进化。从另一个层次来讲:由于业缘的牵引,我们这一生很多事情是必然会发生的,来到的这个家庭、这个环境、还有所有的经历。
同样,死亡也已远远逾越我们人的意识,说不定哪一天,就轻飘飘的......离开了这个尘世。既然如此,为什么不可以和死亡和解—拥抱一下呢?当恐惧消失,爱就升起来了。
当接纳发生
噢 死亡桑,到底要怎么拥抱你
家排中有这样的和死亡相关的案例,案主生了病。家排师便开始排列案主和死亡的关系。死亡很亲近的、面带微笑的走来了,可案主却一直在后退,他很害怕,始终不敢看死亡的眼睛,死亡却紧紧跟随,就像一位无助却真挚的小孩子。解决之道是:让案主注视着死亡的眼睛,接纳他,因为死亡需要他的接纳和理解,当注视一会儿后,案主就哭了,他明明感受到了这个小孩子的无助和真诚,所以他走过去紧紧抱着死亡好一会儿。接纳了死亡,就是接纳了疾病,接纳了自己的一部分,也接纳了自己内心最柔软最无助的部分,或许是已经坚持了好多年的所谓“坚强”。疾病就是一个小孩子,他出现是想要告诉案主一些信息,让案主去回顾一下,追溯一下,这些年,这段时间,对自己好吗?对他人好吗?心里有亏欠吗?要不要对自己好一点,对他人好一些,不要让自己心里的荆棘扎到自己,也伤害了别人。疾病是很调皮却真挚的朋友,若是你能接纳,它便会衍生为一份祝福、一份爱。
面对死亡也是如此,无法避免,无法逃脱,倒不如学会,如何有觉知的离开,不至于离开后着急忙慌,不知去往何方?不知死,焉知生?当我们开始从死亡的恐惧中关照自己时,便可窥得活着的意义,我们的内在会获得一份力量、一份勇气。
失去的意义
噢 死亡桑,到底要怎么拥抱你
这也是死亡存在的意义,往往是失去,让拥有变得珍贵。曾经看过一本专门介绍NDE—濒死体验现象的书,那些去过另一个维度又回来后的人发生了怎样的改变呢:他们变得更加感恩、宽容,更加易于满足,生活中的小幸运甚至都变成了恩典,生活每天都焕发着新生的光芒;他们也更加珍惜与自己相处的时间,更是会从爱的角度来对待每一件事情,有很大的勇气去面对人生。
林清玄在《不如欢喜过生活》这本书中亦如此说道:什么样的心态才是最棒的呢?你每天大死一番。这样每天睁开眼睛,都如新生儿一般,葆有一份孩童的天真、喜悦、原生态的力量。这也是道家修炼的最高境界:复归于婴孩,归于生命原本的纯粹富足。基督教中言论是这样的:你们若不变成小孩子,便难以上天堂。等等表述莫不如是。
当绿叶缓缓落下
噢 死亡桑,到底要怎么拥抱你
那死亡的过程到底是怎样的呢?大况可以概述为:当沉睡在尾骨处的生命原力苏醒,贯通中脉,这股原力便可以在顶轮处的梵穴处离开身体。灵魂再现他原本光明纯洁的自性本体,圆满了结这一生世的功课。若是有人在活着的时候便经历了这种觉醒,就是“证悟”,他已然知悉生命的本质,知悉灵魂的归处。
对一些灵修修持者而言,这一刻是值得庆祝的,庆祝自己今生已然了结,已然圆满。而对于一些不知悉死亡过程、没有灵性修持的人来讲,死亡就变得很煎熬。前方全是未知,全是黑暗,全是恐惧,若是生前又回顾起自己曾经做过的伤害亲人却没有了结的事情,那更是难过寂寞冷了。所以生活还是要轻松些,多多表达爱,有恨的也不要隐瞒,有委屈的那也说出来好啦。
死亡作为一种觉醒,是进入其他实相的大门,像一位旅行者,在进行一段旅途之前准备充分,离开后也会变得很舒适。
人在离开尘世的时候,是会有感应的。那如何让其安详离开呢,临终关怀就发挥了它的效力。真正的关怀往往会涉及灵性层面,怎样的环境才是可以安抚灵魂的、身体要怎么照顾、是否需要祈祷、祈祷语句怎样表达.....这些行为都将帮助灵魂更加舒适的离开人间,同时要怎样帮助灵魂进行扬升。
在一些神秘学书籍中,有一些方法可以帮助灵魂进行扬升,去开启他们的昆达里尼,这也是在人们离世时唯一可以帮助他们扬升的事,愿光与爱永相随。
原创,请勿随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