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人学医,天打雷劈?其实选择在你手中。
建议在别人嘴里终究是别人眼中的风景,选择还是在你自己手里。
劝人学医,天打雷劈?其实选择在你手中。
高考期间,我的朋友圈里每天都在被两张图片刷屏:第一张,一排身穿“白大褂”的医务工作者各举着一张纸,拼起来是“高考加油,别学医。”每个人的脸上都贴着哭脸的表情。
第二张,一个人,一摞比人还高的书,稳妥妥的“蓝色生死恋”。坊间传言:医学生“聪明绝顶”,在大学中名列前茅的脱发专业,医学首当其冲。蝉联各种奖项“抢座位最快奖,占前排最勤奖,杀牛蛙最多奖,抓兔子最猛奖,过道读书最大声奖,自习时长最感人奖”。事实真的如此吗?
01.课本在心,考试不愁
进入医学院的第一天,领取属于自己的白大褂,穿上之后,一股神圣感油然而生,美滋滋地拍照发给了爸妈。我正在看学校各社团的相关介绍,纠结选择一个感兴趣的报名参加呢。团支抱着一摞书兴奋地走进宿舍,“快来看看咱都学什么书啊。”
我走过去,拿起《系统解剖学》,只翻了几页目录,顿时觉得我与这个专业无缘了。介绍骨头也就算了,206块骨头,还详细地介绍,怕不是要全部记下来。高中在理科的海洋中浸泡已久的我记忆力接近负数,让我背书,我情愿做套数学卷子压压惊。
事实证明,医学生的课本都是重点,毕竟病人不会按照重点生病,一书记心间,考试何须愁。以至于期末考试前老师声称“这节课给大家画一下重点”,结果老师就用了两节课的时间带着我们把书上的黑字体读了一遍,接着又加上一句非加粗黑字内容也可能考。
于是,期末考试当你走进医学院时,你将听到教室里、楼梯上、操场上、餐厅里弥漫着此起彼伏的读书声。由于考试经验不足,不懂如何复习,大一的期末考试,系统解剖考试前夕整个宿舍集合熬了通宵。在背书时,经常是“马冬什么”“什么冬梅”“马什么梅”的状态。所以惜命养生的“医学喵”也不得不为了期末通宵背书,难怪医学在各专业中为“秃头专业”了。
学医会让人发现之前的很多知识误区,或者说,是涨了知识。原来感冒是不能治愈的,吃药只是为了减轻症状,感冒好转是机体自身免疫系统发挥作用的结果。比如,在系统解剖课、生理课,老师兴致勃勃地对着最后一排的小情侣们讲“吻颈致死”的案例,吓得我急忙翻开书寻找颈动脉窦的生理作用。又比如在寄生虫课上“宁为日本血吸虫,此生缠绕合抱永不离,你若垂死我亦绝命”的爱情誓言让我见识了雌雄合抱的日本血吸虫。再比如,微生物课上老师在讲到肠道微生态时提及粪便可以卖钱治病时,我们都惊呼找到了发家致富的好办法。
这只是学习生活中的一些小插曲,医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需要能按捺住性子,在图书馆稳若泰山地将书本翻个万万遍,同样也需要时时关注疾病研究的发展动态。关于医学学习,我的老师经常语重心长地对我说:“你得学会学以致用,既然学过艾宾浩斯记忆曲线,不妨结合自身特点制定相应的复习计划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老师教会了学以致用,而同学却教会了我实践出真知。由于是医学院校,学校有很多医学类社团,学校里的社团会在暑假跟医生一起去社区或下乡进行义诊。我的一个同学没课时就在学校临床实践中心学习一些临床实际操作。五一假期时,出去旅游遇到一位老大爷突然晕倒地,用学到的心肺复苏上前救治,直到救护车到来才悄然离开。
02.被吓“大”的医学生
都说学医需要胆子大,殊不知,这胆大,是从一声声惨叫中慢慢练大的。
课堂上老师为了形象具体,通常会拿食物打比方。“脑实质质地柔软就像豆腐脑一样。”、“当你下次吃奶酪的时候想想干酪样坏死。”、“牛带绦虫长得像烩面”确实让我们只此一次,永生难忘。最令人难受的是上午最后一节课肚子饿得咕咕叫的时候,老师在边放视频边讲囊虫病,视频里不忍直视的内容直接“横扫饥饿”。但凡学医的都害怕寄生虫,肉要煮熟了才肯吃,尤其是水产品。“学寄生虫的人都有洁癖,所以吃不好,玩不好”,老师把困扰转移给我们,“煎饼果子的蔬菜如果没洗干净沾上些泥土,也可能有寄生虫啊”。
学着学着,我们听习惯了,觉得没有什么比饱餐一顿更重要了。《欢乐颂》里,赵医生带曲筱绡吃蛔虫面告诉曲筱绡他吃的面里面可能有做面人的皮肤角质层。赵医生跟魏渭开玩笑烧烤里面可能有很多寄生虫,但他自己却吃的很开心。如此看来,这剧情甚是符合现实。
外人比较感兴趣的解剖小动物,确实练胆,我在下一部分实验室的时光里简要介绍。
苦中作乐的学习生活中,一旦不舒服了,我们常结合所学知识怀疑自己是不是得了什么病,结果没病也能吓出个病。每上一次内科课发现自己又一次符合病情,怀疑体内有潜在的隐患,这么多年的体检没检查出来。真生病了去医院如果恰好碰上带过课老师,接下来将是更加惨兮兮的一幕。
学生:“我肚子疼。”
医生:“我上课是教你这样描述病情的?
这时,真想夸夸今天的天气。今天真是个寒风刺颅骨、额骨、顶骨、枕骨、颞骨、蝶骨、筛骨、颜面骨、犁骨、上颌骨、下颌骨、下鼻骨、鼻骨……的日子呢。
更有胆大的人直接拿自己“开涮”。我一个学护理的同学,有次发说说:今天和同班练习互相扎针。求教:输一瓶水的我不会挂掉吧?下面配上她贴上胶带的手着实让我吃了一惊。看到她的说说,我想起巴里·马歇尔和罗宾·沃伦两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为了证实幽门螺杆菌是引起的慢性胃炎、胃溃疡的主要原因时以身试菌的故事。内心不禁肃然起敬。
03.实验室里的时光
依稀记得初入实验室,面前摆放一堆骨头,我们的任务是观察每一块骨头的特征并分清左右。我抱着颅骨对照图谱时,被班长调侃:“你一个女孩子抱着颅骨,这画面很有违和感啊。”经历多次刺到流泪的近距离观察人体的每一部分构造后,我才知道福尔马林有致癌的风险,后悔当时凑的太近。
医学专业有系统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微生物学、病理学、药理学等厚厚的几本基础医学教材,各专业基本都要学,我们的成绩中实验成绩往往占了一大部分。
微生物实验的第一节实验课老师特别强调了生物安全的知识,因为指甲长度超过2mm,多名同学被扣了实验分数。在学校里跟着老师做实验时,生物安全问题处理不好,老师最轻是批评一顿,最严重的是直接走人。后来细想如果老师都不谨慎,我们可能真的会留下被微生物感染的隐患。
实验室课上的时光往往是过得最快的。我们在微生物课上关上灯,一个个用手机的光围着鸡蛋找准位置,锯鸡蛋,给鸡胚注射代替病毒的颜料。为了培养真菌,硬生生地在馒头上洒水等待它长出“毛发”。我们在组胚、病理实验课上观察组织镜下结构,完成实验报告时还要变身“画家”,画出观察到的结构。之前有位在网上因徒手画解剖图走红的老师就曾在我们学校任职,而画图是在无PPT授课时解剖老师必备的技能。生理实验课上,则要克服内心的恐惧,学会抓老鼠、兔子、牛蛙等。实验考试抽到动脉插管的题,我担心插不进,因为之前课上练习,动脉壁厚,管腔狭窄,管子每次插进都不成功。然而考场上我却冷静沉着,在第二次插进成功,打结,固定,推注肝素,步骤流畅,实验考试助手看我一改上课时笨手笨脚的样子,声称以后再也不担心我的考试了。
实验课小班上课,动手操作是大家感兴趣的项目,但也有人在学习中始终没有克服对动物的恐惧,迟迟不敢动手。而在辅助老师实验项目时看文献,做实验中经常都是一个周末都要在实验室重复一个动作,可能还得不到想要的结果,枯燥无聊到让人怀疑人生。为了培养动手实验能力,这个阶段我们不得不耐压扛过。
提到实验室,每个医学生最应该感谢的就是“无言老师”——大体老师了。他们敢于面对外界的不理解,为医学教育事业贡献躯体。有一些学校的师生在清明节会到遗体捐献者的墓前祭拜。“懂得感恩”是医学生学习生涯中,成为一名临床工作者前必须学会的道理。
04.因为热爱,所以坚守
大一时很多同学吃惊学医竟然还要学语文。在我们五年的课程中除专业课外,医学人文教育也占了一大部分比例,有时是学习“大医精诚”的内涵,有时是去学习具有崇高医德的医生的精神品质,有时是观看《人间世》等纪录片。这份人文教育让我懂得“有时是治愈;常常是帮助;总是去安慰”。让我在念及医学生誓言“健康所系,性命相托……”时内心的担当意识更加强烈。也让我更加去热爱这个专业。
学医的道路很漫长,出来还要规培。”“学医需要五年,实习还交学费。”“医患关系紧张,医生容易被打。”“高考状元都不学医的。”“累死累活,还就3000多的工资。”“又有一个医生猝死了。”每当听到这样的言论,我知道劝人学医,天打雷劈。但我也知道我们劝不走内心真正想学医的人,能劝走的都是内心意志不坚定、对医学并不热爱的人。
想起课堂上老师的话语“人体每一种结构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那我们这群人看似做出了不合理的选择,背后也必然有合理的因素在支撑吧。
坚守,未必出于情怀,而是因为热爱。建议在别人嘴里终究是别人眼中的风景,选择还是在你自己手里。
文字:小花卷
图片/来自网络
我是小花卷,心里住着大侠,笔下种植鲜花。
喜欢我就关注我吧。
简书/微博:大侠小花卷
个人公众号:医大侠小花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