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要不要转行—如何做好前置性思考和准备?

2022-04-16  本文已影响0人  职业规划师郑凯

转行这个念头,一定是发生在体验之后,而不是自我感觉和其他人的建议之后。

在面试中,会遇到很多刚毕业的小伙伴,问他为什么不从事本专业的工作?

大致会有两类答案。

一种是不喜欢,但问他为啥不喜欢,说不出个一二三,反正就是不喜欢;

另外一种是目前应聘的这个岗位比较有前景,问他怎么有前景,说同学和朋友都是这么说的。

这就是发生在自我感觉和其他人建议之后的转行。

还有一种转行,是工作七八年之后,年龄在30岁以上的职场人。

在职场中涨薪很慢,无法晋升,能力不出众,慢慢被边缘化,可能面临被裁员的处境,……才想要转行。

以上这两种转行,都属于阶段性困惑导致盲目选择,或想逃离现有环境,这是不可取的。

针对应届毕业生,我第一建议还是从专业相关的工作做起,给自己设定一个两年的期限,到底合不合适,岗位有没有发展前景,这些问题都得自己去感知。

职场人如果只是为了逃避现实被迫转行,即使转行后,依然会遇到类似的职场问题。

比如一段时间因为某个项目推进不顺利,就对这份工作表现出了厌烦,而身边的朋友在另外一个行业干的很开心,你也想去,这是盲目冲动。

所以,转行的前置性思考一定要充分、合理,并且合乎现实。

我想只有下面这几种情况,才要考虑转行:

1.这个行业严重消耗身体,威胁到自身健康,或者影响到你的生活,不利于家庭经营;

2.行业发展进入衰退期,没有前景。夕阳行业,你付出的努力,可能收不到三分之一的回报;

3.薪酬低于市场平均值,无法保证自己想要的生活,即使晋升调薪,与外界差距较大,有明显的职业天花板;

4.自己对正在从事的工作毫无兴趣,而且通过努力也无法提高兴趣,对工作极端厌烦;

5.出现了比较严重的职业倦怠状况,心理疲惫始终无法消除的;

6.愿意去尝试新的领域,发挥自己更大潜力空间。

这是第一步思考:我要不要转行?

第二步的思考是:我转到哪里去?

这一步的探索是比较缓慢的,如果心里一点方向没有,着急不得。

首先,可以查看下每年招聘网站的人才报告,其中一个内容是当年或者未来3-5年最有潜力、人才最稀缺的职业分析。

比如我看到一个报告,指出未来5-10年最有前景的5大行业:AI行业、在线教育与培训、医疗保健、医美行业、直播电商。

其次,多浏览知识性社区,了解新型行业和前沿新闻,了解有哪些岗位。

最后,可以做一个霍兰德职业倾向测试,根据这个结果考虑适合的岗位,尽量保证在倾向的大类别范畴内。

第三步的思考是,对自己的转行做好评估六问,提前做好各方面的准备。

1.时间:给了自己多少时间转行?

2.精力:你能投入多少精力去准备?

3.经验:你对新的领域有多少了解?

4.技能:你有哪些技能上的准备?

5.金钱:你有多少转行的储备金?

6.人际:有哪些人可以支持到你?

围绕着这六个问题,进行自我梳理,确保答案是精准的,比如多少时间,我想至少半年以上;多少储备金,要准备最低生活标准的一年生活费才够。

第四步就不是思考了,而是用实际行动去准备。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