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散文

2019-03-31

2019-03-31  本文已影响1人  段富文

《俯仰西岳之光》(三)

                        【华山天堑】

        登临西岳的前一个夜晚,我有些好奇地问老袁西安有没有比较好玩刺激的地方。

      “去华山吧”老袁放下书,回头说道。

      “为何要去华山”,我询问道,有些疑惑。

      “去了就知道了”,他故作深沉地笑了笑,没有正面回答,然后又继续埋头看书。

        直到来到这道天堑,我方知此话不假。这里的石阶几乎向上呈现直角,前面的每一个人都紧紧抓住铁链或岩壁石缝,战战兢兢。眼前仅有一米余宽的小道,左右两侧皆是百丈悬崖,好似过独木桥一般,踽踽独行,如履薄冰,生怕一不小心就掉下山崖。

        两侧的铁链可有可无的样子,将命运捆绑,若是没有铁链相连,断然没有人敢试图通过这道绝命的天险。

        我紧紧抓着铁链,脚底依旧有些发抖,平时都很少去欢乐谷的我,在面临这种高空项目之时,显得格外恐惧。

        我回头嘱咐老袁注意安全,他表情凝重,尴尬地笑了笑,嘴上说没事。想必心中也有余悸。

那一刻我第一次感觉生命不受自己掌控,而是托付给了那两条锈迹斑斑的铁链。

                            【金锁关】

        度过华山天堑,整个人仿佛刚刚闯出鬼门关,刚才的惊魂夺魄至今手心发汗,华山之险可见一斑。

        金锁关就在眼前,古老的建筑,翻新的山路。彩绘精妙的雕梁画栋,在无数霓虹灯的照耀之下,明黄的色彩让周围的景色都铺上一层金色,显示出它的高贵与雍容。

        金锁关,正如它的名字一样,形似金锁。在关前有一个巨大的金锁立在中央,无数的小锁堆积在身上,数不清的红色丝带像一堆超自然的火焰,描绘着一场神秘而古老的仪式。

        我已经无法记清建筑的材质是什么,它是由无数金锁堆建起来的城堡。在黑夜之中,它散发出夺目的光,宛如通往上界的天门,关内之上即是北峰山顶,关外仍是绝命天堑。

      在这边天地,它如同一座门神,寂静而沉默着,守护着一个永恒的传说。

      通过金锁关,我忍不住回望。它像一个永恒的灯塔指引着前进的方向,在混沌的黑夜,散发出无极之光。

        说来奇怪,我仿佛进入了另外一个世界,那种感觉很玄妙,一时之间也说不上来,只觉得疲惫尽消,反倒身体之中涌现出无穷的能量,即便是已经连续攀登了五个小时,身体又被重新注满了能量。

      随着距离越走越远,金锁关在眼中留下的最后一丝光辉也消失不见。沿途重归寂静与安宁。大概是距离峰顶不远了,一路上都能见到游客搭建的临时帐篷,在悠悠的晚风中,轻轻晃动。

 

    【北峰论剑】

        不知又绕过了几道山路,隐约听嘈杂的呼叫和嬉笑。不知道是不是出现了幻觉,只觉得一切都好像是在梦里,不太真实,又过于美妙。

        拼尽力气登上最后一层台阶,终于踏上了北峰山顶,之只见周围人影绰绰,人潮涌动。想必他们定是白天就已经登上了此峰,想要趁早领略了华山之巅独特的自然风光。

        北峰比较开阔,如同与世隔绝的仙境。游客们纷纷掏出相机拍照,想要将这些美景都记录下来,记录日后无数个日日夜夜的美好记忆。

        我们朝着极北处寻去,那里有华山论剑的石碑,是北峰顶点的标志。

        二十年前,九十岁高龄的金庸老先生第一次登临西岳华山,并在此写了“华山论剑 金庸书”的几个字,从此华山成了无数个拥有武侠梦人拥趸的圣山。

        我是个金庸迷,从小做过无数个关于武侠的梦。第一次听见“华山论剑”是在金庸武侠巨著《射雕英雄传》中,从此便一发不可收拾。将原著买来通读,将电视剧看了一遍又一遍。东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在华山顶上斗了七天七夜,争夺《九阴真经》。最终王重阳击败四人获胜,统称五绝的故事让人热血沸腾,印象深刻。

        射雕三部曲,是一部爱国主义与仁义礼智信完美融合的武侠经典,它伴随着我的童年,培育着那懵懵懂懂的英雄气概,让一位少年逐渐有了深厚家国情怀。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