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导图的那些事
2017年我接触了思维导图也认识了猫妮,现在是2020年了,三年的时间,我和导图发生了很多事情,猫妮对我也说了很多,教会了我很多,今天我想把我和导图的那些事,还有猫妮曾不止一次告诉和鼓励我的几句话分享给大家:
模糊到清晰是一个过程
陌生到熟悉是一个过程
每一个当下做好
未来就会自然到来
初识思维导图
我是2017年接触思维导图的,那时候对我来说,这就是一个完全陌生的领域,做出来的图就是文字堆砌,特别丑,完全谈不上美感,当然自己也不会去看第二遍了。
没办法,丑归丑,但是自己就是喜欢导图,也就是在那个时候认识了猫妮,第一次看到猫妮的导图其实和现在的差别还是挺大的,但是自己就是会觉得真好看。当时我就想,为什么猫妮做出来的导图文字也挺多的,但是就很好看呢?
于是,我开启了猫妮的导图模仿之路,我开始一张一张地模仿猫妮的图,实现不了的效果就去百度,再不行就去问猫妮,慢慢的我熟悉了工具XMind,也熟悉了导图。看,这就是对导图的初识,从陌生到熟悉。
我与笔记侠导图任务
刚刚进入导图分舵的我真的是特别积极地去接任务,那段时间我每天都会特别关注笔记侠公众号推出的思维导图,看看是不是自己的图。那时候一个任务是可以有3个笔记达人接的,每每看到同样的内容却不是自己的图,就知道我的图又推送失败了。慢慢的,自己的热情被消磨掉了,我不再接任务了,好几个月都没有画一张图。
印象很深,那天下午也知道为什么就突然想找猫妮聊聊,那是我第一次除了交接任务而去主动联系猫妮。猫妮和我说了挺多,具体的内容我已经记不清了,但是猫妮让我画一张图去梳理自己的现状、苦恼,情绪我还是记忆犹新的。我做了一张图,这也让我重新拾起了导图,但我依旧没有接任务。
后来,在猫妮推荐下,我也抱着去看看的心态,去参加了XMind线下沙龙。虽然我前面说过我对导图已经从陌生到熟悉了,但参加过活动回来后,我意识到之前我只是表层的对工具的熟悉,对导图我依旧不熟。
过去的我把导图当兴趣,过于追求图的形式和美感,我曾一度认为自己导图推送失败的原因是我做的不好看。
后来我知道导图是工具,逻辑最重要,好不好看是其次,对不对更是自己说了算,重要的是对自己有价值,解决的是自己的问题,其他都是顺手做的附加值。
那次沙龙我还知道了一件事,也分享给大家:
作图遇到瓶颈不要紧,只要坚持下去,一直做一直做就可以了。
回来后我就接了一个任务,抱着这样的认识和心态,这一次我成功了。在这之后,每一次的任务我都可以顺利被推送,我对导图更熟悉了。
首做商业课程导图
后来我又接触到了商业课程的导图制作,首先我的商业知识是不足的,很多知识领域甚至是我第一次触碰,其次我也没有做过类似的图,所以这对我来说又是一个全新的领域。
我不知道最终想呈现的是怎样的效果,我不知道面对大段的文字我该如何去整理归纳,我不知道如何将这些文字呈现出大家都可以理解的样子,眼前的一切让我感到模糊和陌生。
前几次的图耗费了我很多时间,做出来的图也是被指出一堆问题,有许多要修改的地方。但是慢慢的,我发现我看文章好像没有那么费劲了,好像也知道大概整理成什么样的程度就可以了,理解能力、概括能力、制图能力都发生了变化。再之后,每一次的图基本完成就没问题了,也不太需要修改了。
这之后我又接触了另一种形式的商业制图,这次的难度更是超过以往所有的制图经历。完全不懂设计的我面对设计师3个多小时几万字的分享,我不知道如何下手,这太陌生了。
猫妮对我说:“没事,模糊到清晰不是一下子发生的~”
是的,这是一个过程,我和另一位小伙伴一起梳理文稿,上万字我们最终把它从无序变成了有序。
首次统筹商业制图团
今年12月份的时候,猫妮问我:“晶要不要试着统筹一次呢?”我说:“好呀。”但是答应之后的我就开始各种害怕,害怕事情处理不好,害怕和小伙伴沟通不顺利……但是害怕的同时心里也是很期待的,这是一次新挑战。
虽然之前有看过猫妮统筹,但自己上手又是另外一回事了,过程中好多不熟悉的事情,一开始不知道怎么去和课程方沟通要资料,不知道原来音频转逐字稿需要先检查时长,判断是不是需要切割,当然,切割音频也是自己一开始不知道的东西,还有很多陌生的东西,特别是当一堆事情突然一下子过来,自己真的是手忙脚乱的。
猫妮说:“第一次手忙脚乱,再正常不过。走到第三次、第五次、第七次,就得心应手了。这是一个过程,专注当下,我一直都在~”
于是我列下清单,记录当下的情况,事情一件一件处理,后来慢慢也处理好了。我从一开始不知道如何去和甲方去沟通,不知道如何去处理音频,不知道如何去和大家去同步信息,到后来慢慢的熟悉了动作,再到后来项目结束会用导图复盘,这个过程正是因为自己把每个当下都做好了,也是因为这个过程中有猫妮的陪伴,所以相信自己,只要每一步都走踏实了,结果会自然而来。
打开思维导图新大门
最近在帮一家企业做复盘导图,又是完全不一样的尝试和挑战。事先有看过猫妮的样图,觉得好像不是很难嘛,导图的样子很容易就做出来,我一开始也是很快就把框架搭好了,但是后面呢?
当拿到数据的时候,自己是真的完全不知道如何下手。这个词什么意思?这个数据怎么来的?我怎么没有看到这个指标?好多问题,但是却没有一样问题是关于如何制图的。
不熟悉,陌生怎么办,不能放弃呀,我还是需要把图完成的。于是,对着框架和数据,我去熟悉这些企业名词,去摸索这些数据背后意义,去分析处理这些数据,Excel函数不会用怎么办?去找百度。数据不确定怎么办,去和甲方沟通确认。总之有问题就是要一个一个解决它,就这样我慢慢把这个框架填上了,过程中也根据甲方的需求去不断调整优化。
现在回过头来看,当其他问题都解决的时候,导图的制作其实就不成问题了,和数据处理,沟通、优化、调整相比,它可能是最最简单的环节,所以导图只是工具。
最后我想说,思维导图真的不需要太「高估」它,因为只是工具,但是我们也不能「小瞧」它,因为它还有更多的应用领域等待我们探索,也许是自己熟悉的领域,也许是自己不熟悉陌生的领域,但是就像猫妮常和我说的,“陌生到熟悉是一个过程” ,每一次熟悉的过程就是自己成长的过程,做好当下,期待2020我们一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