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律启蒙

論語(述而7-1)

2018-05-03  本文已影响0人  荷荷花

論語(述而7-1)

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竊比於我老彭。

【白話解釋】

孔子說:我只是敘述與傳述古代聖人的學術思想,而不自己創作,這些用文字、符號表達真理的典籍,我不但相信而且喜好,私下自比如我的老子。原因是老子為函谷關令尹,喜歡敘述容成氏所說的道理(即後人所知的道德經)。

【章旨】

孔子雖是能作,但自言只傳述古聖先賢之學而不作,如老子但述容成氏之言一般。

論語(述而7-2)

子曰: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

【白話解釋】

孔子說:求學修道,首先要將所學默記體悟於心中。其次須知學無止境,所以沒有滿足的時候。而學習的目的在於成為聖人,不但一面自己學,還要將這種寶貴的見地教化他人,然而不可能一下子就教會求學的人,所以要一教再教,教者樂在其中,忘了疲倦。孔子說我除了「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這三者之外我還有什麼呢。

【章旨】

此章是孔子以默而識之、學而不厭為求學修道之法,並勤於宣揚正法,一生所修即此三者而已。

論語(述而7-3)

子曰:德之不脩,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

【白話解釋】

求學者所學之義須內化方能明明德。所學之教須講究,才能傳承。所聞之義當振作精神,內心遷到義之所在處,如義而行。有過貴在能改。上述四者乃求學者要自我勉勵達到的,亦即修身進德在己,講學論道在己,見義勇為在己,有過能改在己。假使一個學者,不修、不講、不徙、不改,乃教者無成,若學生如此,則我深引以為憂。

【章旨】

此章孔子憂學生不修、不講、不徙、不改,此乃教化不成,故引以為憂。

論語(述而7-4)

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

【白話解釋】

弟子描述孔子閒居無事時,身心依然與道相應,故而顯現正定安適的樣子,容貌莊嚴,令人望之儼然。又能神色和悅,從容自然,令人即之也溫,不會有拘束之威。整體氣象是既讓人不敢放肆,又讓人如沐春風。

【章旨】

此章言孔子平日的家居生活,既慎獨又自然,氣象不凡。

論語(述而7-5)

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復夢見周公。

【白話解釋】

周公是孔子心中的典範,孔子早年時,盼望自己如周公般,能為政推展禮樂教化,助成周朝盛世,所以心念周公,想學周公。白天想周公,所以夢見周公。到後來,不但大道推展不出去,東周也漸衰敗,年紀也衰老了,沒辦法實現自己的理想抱負,知道不能有所作為,思念周公也無益了,於是就不思念周公,不思則不夢,所以有此感歎。

孔子說:我衰老得好厲害啊!久久都沒有再夢見周公。

【章旨】

此章言孔子歎己衰老,因而理想不能實現,反而成就了天將以夫子為木鐸的因緣。

論語(述而7-6)

子曰: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

【白話解釋】

志據依游是孔子求學的方法,道、德、仁、藝是孔子所求的實學。道是通往形而上的大道,以此大道為心的去處,形而上的義境為心的目標,即是志於道。德是體悟大道的智慧,謂之明德。若能執持此慧而不失,即是據於德。如何執持此慧而不失,要常起覺照,對通往形而上的義理(大道)不斷的聞思修,方是真正據於德。仁是對人的親密加厚,這種為他人著想,替他找尋出路的心,是我入世真正的出路,此仁厚之心是我所要依靠的心,謂之依於仁。然利益他人要有能力與方法,此即藝。這些仁術必須要充實,如同游水深入沉潛,將這些解決問題的能力廣博地學習,深入地學習,謂之游於藝。

【章旨】

此章書為儒學之總綱,圓該中國文化的內涵與學習法。

論語(述而7-7)

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嘗無誨焉。

【白話解釋】

解法一

孔子說:凡是來求教於我的人,只要備一束乾肉條,或準備很薄的禮物,或高於薄禮以上之禮者,我從來沒有不教誨的。

解法二

孔子說:凡是來求教於我的人,只要十五歲以上,能自行束帶修飾,整齊衣冠,或高於束帶修飾之禮者,我從來沒有不教誨的。

解法三

孔子說:凡是來求教於我的人,只要能在身心上約束修整,或高於約束修整之禮者,我從來沒有不教誨的。

以上三種解法可以並存,見師之禮,固須準備薄禮,然出以恭敬之心,亦未嘗不可。孔子闡明他收學生的態度,是要自己想學,自己願意增上,當學生願意講究見面禮時,期盼他「以上」,藉著準備禮物,或身心的約束,或整齊衣冠,或是具備二者,就能看出此人是否誠心受教。愈有誠意,則愈容易受教。

【章旨】

此章言孔子雖誨人不倦,但也需對方有受教的表現。

論語(述而7-8)

子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白話解釋】

孔子說:教導學生,如果不是有心想要學習而且想要懂的人,我不去啟示他。雖已經學有所得,但還沒辦法將所學表達完整者,我會開導他,使他豁然開通。但如果學生學習還沒到這種程度,我不會幫他闡發,因為沒有效果。我告訴學生事情的一個面相,如果他不能類推到其他面相,沒有這種學習能力者,我就不再以此基礎教下去,要轉用其他的方法來教。

此章言誨人的方法,希望學者自勉為受教的基礎。不啟、不發、不復,不是孔子輕於絕人,正欲學者知所以憤、所以悱,與所以反也。

【章旨】

本章是孔子的教學方法,先引導學生求知欲即欲道之心,再予啟發,但如果不能舉一反三,則換另外教學內容。

論語(述而7-9)

子食於有喪者之側,未嘗飽也。

【白話解釋】

孔子為喪家辦事,或是鄰居家有喪事,孔子在自家吃飯都不會吃飽,表示同情喪家所流露的哀戚之情。

【章旨】

言孔子助葬時的同情心,合禮又近人情。

論語(述而7-10)

子於是日哭,則不歌。

【白話解釋】

孔子那一天如果有弔親友之喪,或者為其他哀痛之事而哭的話,那一天不但不奏樂,也不會唱歌。因為喪事辦完了,主哀已盡,但心情未盡,餘哀未盡,真情流露,是誠心,是直心。

【章旨】

言孔子弔喪之日,動之以禮,情發乎中。本章見聖人之心,即見聖人之仁。

論語正音及白話(述而7-11)

子謂顏淵曰:用之則行,舍之則藏,惟我與爾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軍則誰與。子曰:暴虎馮河,死而無悔者,吾不與也。必也臨事而懼,好謀而成

者也。

【白話解釋】

孔子對顏淵說:大道能推展的出去就去實行,若沒有機會藉由政治的力量推行大道,就把道收藏在身,能用則用,不能用就不用,能做到這樣的,大概只有我們兩個人吧。子路聽完後,自審不如顏回,然自己勇於行動,且擅長軍事,故問孔子說:老師你若是帶領三軍作戰,要用誰幫忙指揮大軍?孔子聽到子路這麼問,就答覆子路領軍之道說:不丈量自己的能力,就赤手空拳去打老虎,或不用舟船徒步過河,能辦得到嗎?若徒手去搏虎,或自己抱著一股勇氣徒步過河,結果被老虎咬死了、被河水淹死了,竟然死而無悔,像這樣的人,我不許可與他共事。必得幫我統帥三軍的人,是遇到作戰時,心理能誠惶誠恐地有懼敵之心,不莽撞大意,能考慮各種危難狀況,並有周全對策,且能非常妥善的制定出作戰計畫,這樣的人才可以。

總之,攸關人民的事,為政者須小心謹慎的面對,不可因個人的好惡,或一味流俗,或莽撞獨斷。對利益眾人之事,要深入謀劃,考慮各種可能的狀況,將損害降到最低,若能辦成真正利眾之事,才是仁人君子。

【章旨】

孔子以處世合宜稱許顏淵,以義理之勇曉喻子路。

論語(述而7-12)

子曰: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

【白話解釋】

孔子說:富貴如果能以合乎道的方式求得,縱然作一個手執皮鞭為王公貴人開道者,或是執鞭守在市場門口,防範詐騙不實的行為,這兩種執鞭的職務,雖然卑微,我也願意去做。假如富貴不能以正道求得,就寧可放棄富貴,依從我喜好的正道。

【章旨】

此章言孔子修德好道,不諂求富貴也。

論語(述而7-13)

子之所慎:齊、戰、疾。

【白話解釋】

孔子辦事一向謹慎,而對於「齋、戰、疾」這三件事尤為謹慎。齋是就祭祀方面來講,古人祭祀,心要特別清淨,在祭祀前十日就要齋戒,內心不能有任何五欲六塵的欲念,並捨棄平時生活的享受,停止一切交際,飲食住處都要改變。且沐浴之後必穿上潔淨的內衣,心裡想著祭祀的對象。並改變平常居處之地,住在齋宮之中,且不飲食、不飲酒,也不茹葷。祭祀時誠心祭拜神明或祖先,如此謹慎齋戒祭祀,必得加被而受福。戰是指作戰要謹慎,兩刃相交,性命在於俄頃之間,必須謹慎,才能克敵制勝。至於疾,是有了疾病要謹慎,不能亂投醫,所謂醫生沒有三代的傳承,不服其藥,這是服藥的謹慎。

【章旨】

此章記孔子所慎之行也,齋是指禍福關,戰是存亡關、疾是生死關。

論語(述而7-14)

子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圖為樂之至於斯也。

【白話解釋】

歷史背景:此章的歷史背景是魯昭公二十五年,郈昭伯在鬥雞上輸了季平子,惱羞成怒聯合昭公攻打季氏,兵敗後被殺,昭公出奔齊國,孔子從周朝回魯的路上聽到魯君出奔,於是不願意待在沒有國君的國家,遂入齊國。

孔子在齊國聽聞與學習表徵舜王德業的韶樂,渾然忘我,蕩氣迴腸,三個月都沉浸在韶樂的意境中,吃飯時連肉的美味都感覺不到。因而讚歎的說:想不到韶樂的創作,表徵舜王的成就,意境如此之高,令人歎為觀止。

【章旨】

此章孔子美韶樂也。

論語(述而7-15)

冉有曰:夫子為衛君乎。子貢曰:諾,吾將問之。入曰:伯夷、叔齊何人也。曰:古之賢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出曰:夫子不為也。

【白話解釋】

歷史背景:本章歷史背景是孔子周遊列國第五次入衛國,當時的國君衛出公蒯輒,是衛靈公的孫子。在此之前衛靈公之世子蒯聵,怨其母南子淫亂,涉嫌謀殺南子而未成功,出奔宋國,事在魯定公十四年。至魯哀公二年春,衛靈公過世,夫人南子稱靈公遺命立公子郢,但郢不肯接受,建議傳位給太孫輒。於是衛國人乃立蒯聵之子輒為君。

同年六月,晉國臣子趙鞅挾著與衛國的宿怨,帥師名義上是送蒯聵回國,實則藉此入侵,並進兵到戚這個地方,此處是衛國之邑。魯哀公三年春,齊景公想要報復晉國昔日對齊無禮之怨,遣其臣國夏,與衛石曼姑聯合,圍困戚邑。以拒蒯聵歸國。蒯聵出奔回國,及輒繼位拒父,皆是受人挾制,而非註解所言之父子爭國。

此時孔子與諸弟子正在衛國,頗受衛君蒯輒崇敬,且有意請孔子執政。冉有疑夫子有意助蒯輒,卻不敢直接問老師,乃私自問子貢:夫子會幫助蒯輒嗎?子貢亦不了解,遂入問孔子:伯夷叔齊是怎麼樣的人?這兩個兄弟讓國的高尚德行人人皆知,子貢哪裡不懂,然子貢提問這兩個人的言下之意是,夫子若不助衛君,應說伯夷、叔齊做的對。夫子若助衛君,應說伯夷、叔齊為非。孔子回答:伯夷、叔齊是古代讓國的賢人。子貢又問:伯夷、叔齊初雖有讓國之賢,而終於餓死,伯夷是否怨恨父親,叔齊是否怨兄?子貢此問言下之意是,若夫子不助衛君,應回答沒有怨恨。而孔子回答:伯夷、叔齊二人讓國皆是求為仁,若伯夷違背父親遺言而立為國君,將心不安。叔齊是弟,兄長已逃至他國,若自己立為國君,亦心感不安,於是與兄一起逃,他們都是在行孝悌之道,都在求仁道,雖然終於餓死,但得成於仁,又有何怨呢?可見孔子講求相讓,而非相爭,這是仁政的根本,更是衛國百姓之福。子貢一聽了然於心,乃退而告訴冉有說:夫子不會幫助蒯輒。

【章旨】

此章明孔子進退依仁。義課程教材

論語(述而7-16)

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白話解釋】

孔子說:我吃的是粗糙的飯,只喝水而無湯,睡覺時只能將手臂彎起來當枕頭,雖然物質生活如此簡單,然貧賤中自有樂趣,樂於貧窮並未影響學道。對於不應得的財富地位,他人雖感欣幸,我卻視為天上的浮雲,因為非己所有,與我無關,故無動於心。

【章旨】

此章記孔子樂道,而賤不義也。聖人之樂,不生於境,而生於心。

論語(述而7-17)

子曰:加我數年,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

【白話解釋】

孔子學習易經,即使到晚年仍孜孜不倦,並闡述了序卦傳、彖傳、繫辭傳、象傳、說卦傳、文言等。由於勤學易經,以致於把編書簡的牛皮繩都弄斷了三次。本章孔子還說:假若上天讓我再多活幾年歲數,或者五年或者十年,這樣的話,我對易學的研究,能通達卦象及言辭所闡述之義理,如此就不會犯大的過失。因為易經之道,能審時局勢、通達權變,不拘常格,且知宇宙人生吉凶禍福的真理,可以堅守做人的崗位,立身於正道。故通易學,可以無大過。

 【章旨】

此章孔子言求易經之道理可獲得的功效。

論語(述而7-18)

子所雅言,詩、書、執禮,皆雅言也。

【白話解釋】

言語有地方之殊,有時代之異。而詩書等五經,皆先王典法,音義不能隨時隨地變遷,這些先王典法都是有根據的正式古音語,每個字的講解與讀誦都要很精確,才能顯示正義。故孔子在讀誦及教授詩經、書經等,或任贊禮司儀,執行禮節儀式時,皆用雅言,這些正音的言語不是方言、俗語,不限地方,可以通行考驗。縱然遇到君親師長之名,也不可避諱。民族的統一,文化的保存與發揚,皆賴於此。

 【章旨】

此章是記孔子教人重視先王的典籍的讀音與講解。

論語(述而7-19)

葉公問孔子於子路。子路不對。子曰:女奚不曰,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

【白話解釋】

葉公,名諸梁,楚國大夫,他在葉這個地方收租稅。按照制度,諸侯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葉公只是大夫,卻自稱為公,是僭越禮分。

葉公向子路問孔子這個人,子路沒有回答。孔子知道此事後便告訴子路說:你為何不對葉公說,我的為人就是好學不厭倦,發憤用功,往往忘記飢餓也忘記吃飯。心樂在道上,一快樂起來就忘了憂愁。這樣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以至於即使年老力衰都不知不覺,我的為人不過就是如此。

 【章旨】

此章記孔子的為人。

論語(述而7-20)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白話解釋】

孔子說:我不是生下來就知道一切,我是好學古人傳下來的學問真理,對古人所傳述的道,我是心切而且能善巧的求解。

其實孔子是生而知之者,此處謙虛不敢居。且恐學者自恃聰質,將懈怠學習,故說自己是學而知之,以勉勵後學。

 【章旨】

此章勸人學也。

論語(述而7-21)

子不語:怪、力、亂、神。

【白話解釋】

孔子不跟別人討論或回答別人怪、力、亂、神四種事,因為無關於教化,且會衍生許多問題。其中「怪」是怪異的事,異乎常情。包括談論怪人、怪事、怪風俗、怪知識、怪物等這些不正常的人事物。「力」指暴力,乃至這些特殊的力量,例如古代的大力士烏獲,他能夠舉千鈞之重,奡能在陸地上划船。「亂」指臣弒君、子弒父這些乖離五倫的亂象。「神」指鬼神之事,雖其幽微難測,然容易被居心叵測的人們假借而迷惑或鼓動大眾,所以孔子不願與人對談這四件事是為了防微杜漸,怕請教的人知道的太詳細,或一般請教的民眾向他們解釋有時候也會說不清楚,對於教化沒有任何的幫助,反而有時使人容易模仿而學壞。

【章旨】

此章記夫子為教,不與人討論這些無益的事。

論語(述而7-22)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白話解釋】

孔子說:三人以上的言行舉止,其中必定有我值得學習取法之處。但就各人行事中,選擇他人善的地方來學,至於他人有不善的地方,就要反省自己是否也有同樣的過失,若有則改。所處的環境,如果能如此善學,如同得到許多老師的教導,隨時隨地自我充實,而成為大材。

【章旨】

此章言學無常師。

論語(述而7-23)

子曰:天生德於予,桓魋其如予何。

【白話解釋】

本章桓魋是宋桓公的後代司馬向魁,由於是桓公之族,所以稱桓魋,此人品德差,不思國君厚愛之恩,反而想要謀反。

在周敬王二十六年,魯哀公元年,孔子五十八歲時,離開衛國往曹國去,曹人不予接納,遂又離開曹國去宋國,與弟子們在大樹下習禮,此時桓魋為宋國執政大夫,執掌兵馬,派人砍伐那棵大樹,並欲殺害孔子,弟子們想要抵抗,孔子不許。催促孔子快速離開以避禍,孔子卻從容地說:上天賦予我推行文化道統的使命,則桓魋又能奈我何?聖人處於變局,知道憑著自己的德性、智慧,可以從容超越逆境,小人是無從妨害的。聖人除了承接天命外,也懂得趨吉避凶的權變之道,所以孔子變更服裝離開宋國,即得脫險。

孔子在宋與弟子們演禮,為什麼桓魁欲殺之呢?或者是孔子對他有些的批評,或者是擔心孔子留在宋國會威脅到他的政治地位與利益。

【章旨】

此章言孔子處於困厄危險之境,卻能無憂無懼。且據天道福善之理,解弟子憂懼之心。

論語(述而7-24)

子曰:二三子以我為隱乎,吾無隱乎爾,吾無行而不與二三子者,是丘也。

【白話解釋】

聖人的智慧深度,能證甚深與廣大的道。弟子們怎麼學都到不了這種境界,或有以為老師教學有所隱瞞。

孔子說:諸弟子們,你們以為我教你們時,有所隱瞞予以保留嗎?我對你們是毫無保留的,我的一切言語與行動對你們都是公開的,這就是我孔丘的為人之道。

【章旨】

此章言孔子教人無所隱惜也。

論語(述而7-25)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白話解釋】

孔子以「文、行、忠、信」四種內容來教育弟子,「文」即詩、書、禮樂等先王遺留下來的歷代文獻。「行」指德行,包括孝、悌、恭、睦等。「忠」指對人、對事都盡到自己的心。「信」是與人交往,誠信不欺。這四項是教學必須,用「文」來啟蒙,用「行」來積德,用「忠」來立節,用「信」來圓滿人格。

這章是門人熟習於聖教,而舉其大綱。

 【章旨】

此章記孔子為教,以此四事為大綱。

論語(述而7-26)

子曰:聖人吾不得而見之矣,得見君子者,斯可矣。子曰:善人吾不得而見之矣,得見有恆者斯可矣。亡而為有,虛而為盈,約而為泰,難乎有恆矣。

【白話解釋】

孔子說:古時候聖人居天子之位的有堯、舜、禹、湯、文王、武王、周公,這些明君都過去了,現在見不到。只要能見到在位是個君子,這樣也可以了。可是現在連一個善人在位的我也見不到。退而求其次,若能夠見到有恆的人在位,這樣也好。沒有的說有、空虛的說是滿、很少的說成很多,這種為政者,不務實際,不充實自己,只裝門面,實在難有恆心,既不能有恆,更別談會有其他成就了。

【章旨】

孔子感慨當時無善人君子在位,風氣日益衰微。

论语正音及白话(述而7-27)

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

【白话解释】

孔子钓鱼时,只用一竿一钩,不用纲绳(一条绳子挂上很多钩子作为纲)多钩。因为一竿而钓,所得的鱼很少,若用纲绳横流而取,所得的鱼很多,而孔子不为。打猎时只用带生丝的箭射击空中的飞鸟,而不射击在树林里栖息于巢中的鸟,鸟飞集无常所,在白天栖息于巢者,必定是敷卵喂食小鸟之类。夫子不射这些巢中的鸟,正是礼所谓「不卵,不杀胎,不殀夭,不覆巢者」是也。

此章有可能是孔子为了祭天祭祖而打猎,因为祭品用买的属于不敬,必得亲自为之。或是御览述论语此章,是子曰:钓而不纲,弋不射宿。是孔子劝人钓鱼不用纲,射鸟不射白天在巢中孵卵喂食的鸟。

【章旨】

此章记孔子仁者之心及于物者也。

论语正音及白话(述而7-28)

子曰: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

【白话解释】

本章须知上下互文,方得正解。

孔子说:当时之人有无知而敢妄作者,我决不如此。我是依善友而多闻多见,隐恶扬善,选择善中有利风俗、有利大众的部分,内心顺从与体会,如此则近乎真知,并传述之以淑世牖民。

而孔子是生而知之的圣者,谦称自己是学而知,意在勉人求学,要多见多闻,有所体悟之后方能传述,切不可无知妄作,任意附会。

【章旨】

见闻不足信,因受耳目感官的限制,与好恶成见的影响,不得其实。需多闻多见

论语正音及白话(述而7-29)

互乡难与言,童子见,门人惑。子曰: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

见择善而从而识,才近乎真知。

【白话解释】

孔子之时,互乡这个地方的人不通人情世故、自以为是、难以接纳他人的意见,很难沟通。乡里有一位未成年的童子来求见孔子,想不到孔子同意接见,弟子们不以为然,不明白夫子为何要接见互乡的人,而且是一个小孩。孔子向弟子们解释说:唉,何必绝人太甚,他诚心诚意地来见我,向我求学,求见当下必有一番洁身自好之心想要上进,我就称许他能洁己来见我,至于他受教以后,是否故态复萌,则是我不能保证的。意即孔子不担保童子往后的行持。

本章孔子对互乡童子,不追问他的以往,也不预先揣测他的将来,只就当前诚心求见之心,赞许而教诲。

【章旨】

此章言孔子的教诲之道,是自行束脩以上未尝无悔,更见夫子有教无类的精神。

论语正音及白话(述而7-30)

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白话解释】

仁是一种不忧己而忧天下的胸怀,能不断地充实利益别人的能力。

孔子说:仁的胸怀距离我们很远吗?只要我想要得到仁心的境界,这个仁心的境界就成为内心的状态。

此句的境界是即欲即仁。所谓心之所发即心之所至,「我」不但是孔子自指,每一个人若有这种好乐,皆是成就仁心的不二法门,亦是孔子深切的期许,亦即欲仁仁至,是人人皆能。

【章旨】

此章言仁不远,求仁重在欲求之心,孟子居心篇所谓求仁而得仁。

论语正音及白话(述而7-31)

陈司败问:昭公知礼乎。孔子曰:知礼。孔子退。揖巫马期而进之曰:吾闻君子不党,君子亦党乎。君取于吴,为同姓,谓之吴孟子。君而知礼,孰不知礼。巫马期以告。子曰: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

【白话解释】

陈国司败,即是司寇之官。

巫马期,姓巫名施,字子期,孔子弟子,少孔子三十岁。为人勤奋谨慎,曾任单父的县长,星星还在天空的清晨就出门办公,到了夜晚天上繁星满布时才回家,所谓以星出,以星入。此人治理单父日夜匪懈,凡事亲力亲为,故能小治单父。

此章是孔子周游列国到了陈国,陈国的司败故意问孔子:鲁昭公娶同姓女是知礼吗?孔子回答:知礼。陈司败不敢再问,等到孔子退,陈司败就向巫马期作揖,请他前进几步而说:我听闻君子(孔子)不偏私某人,现在看来君子(孔子)也有私心,为什么呢?鲁昭公娶吴国的女子,吴国又是周家的同姓,鲁昭公为了避讳娶同姓女,不好称呼她姓姬,只称呼她为吴孟子(吴国的大小姐),如果说鲁君知礼,则谁不知礼呢?巫马期把这番话报告孔子。孔子说:我很幸运,假使我有过错,他人必然知道。

此段情境孔子看似被羞辱,实则正好显示孔子的知礼,因为讳国君之恶本来就是礼,今由陈司败举出孔子之非,则千载的人不会误会昭公知礼,而孔子的过失亦不成为过失。

【章旨】

依周礼同姓不婚,孔子讳国君之恶,反是守礼之相。

论语正音及白话(述而7-32)

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

【白话解释】

古人宴客的时候,有音乐有唱歌,如果听到客人吟的诗或唱的歌非常好,就请客人再吟唱一遍,自己陪着客人唱和一次,这是礼的表现。

本章是孔子在家举行宴会,席间请客人唱歌,若见客人唱得好,必请他再吟唱一遍,且陪客人唱和,此虽是很小的举动,却是一种像向他人学习,不掩人善,内无胜人之心,外乃成人之美的善举,也是一种相处的礼节。

【章旨】

藉歌唱之事,见孔子乐善无穷之心怀。

论语正音及白话(述而7-33)

子曰:文,莫吾犹人也,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

【白话解释】

孔子谦虚的说:论及文章典故的学问,我勉强跟一般人差不多,但若论依所学的经义实践而合于君子之道,则我不敢当,还达不到这种境界。

【章旨】

此章论语正音及白话(述而7-34)

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公西华曰:正唯弟子不能学也。

言孔子虽为众所推尊,但自谦未符合君子之道。

【白话解释】

孔子说:如果称赞我具备圣与仁的内涵与胸怀,则我何敢承当?我只不过好乐学习成就圣与仁的道统,且学不厌倦,没有满足的时候,因为学无止境,不但圣道无止境,世间任何学问与技能内涵都是无止尽的。教化众生时也不会疲劳厌倦,因为人生的意义与目标在于利他。夫子的一生不敢承认已达圣与仁的内涵,但学作圣人与仁人,也教人这样学,我只能做到这两项,仅此而已。弟子公西华听完孔子的话说:为之不厌,诲人不倦,这正是弟子们学不到的。

【章旨】

此章与上章文义相承,圣人谦虚如是,而为之不厌、诲人不倦,正是弟子所须着意的。

论语正音及白话(述而7-35)

子疾病,子路请祷。子曰:有诸。子路对曰:有之,诔曰「祷尔于上下神祇」。子曰:丘之祷久矣。

【白话解释】

孔子病得很重,子路祷告鬼神,请求保佑孔子病愈。子路请祷这件事情孔子并不知道,后来孔子病好转了,听说病中子路为他祈祷,就问:有祷请于鬼神这回事吗?子路回答:有用讄辞向神祇祷告这回事,随又补充说,讄辞上讲到:「向天神地祇祈祷」。孔子便说:何能等到病时,我祷告已经很久了。

盖孔子平时言行纯善,绝不违背天地神明,一切合乎道义,此即长久的祈祷。不必等到疾病之时,再求神相助。这章书无异是圣人提示祈祷的要义。

【章旨】

此章记孔子不谄求于鬼神也。

论语正音及白话(述而7-36)

子曰:奢则不孙,俭则固;与其不孙也,宁固。

【白话解释】

孔子说:奢华易流于骄慢不谦逊,节俭易流于简陋不大方。奢与俭两者都不合乎中道,奢侈则太过,节俭则不及。但是奢侈不谦逊,便是傲气陵人,后来必召祸患,节俭固陋最多遭人讥评而已,两者比较起来,不逊过失大,固陋过失小,尤其在礼上奢侈僭越过患犹大,所以宁愿主张固陋。

【章旨】

此章戒人奢僭也。

论语正音及白话(述而7-37)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白话解释】

孔子说:君子的心境平坦广大,因为君子不被名牵,不为利役,毫无所求,俯仰无愧,心理何时何处都能安然自在,所以是坦荡荡。而小人患得患失,害怕名闻利养得不到或失去,所以不是被名所牵,便是为利所役使,做名利的奴隶,以致内心被压迫得喘不过气来,常处于忧惧之中。

【章旨】

此章言君子小人心地气貌不同也,读之反省可以进德。

论语正音及白话(述而7-38)

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

【白话解释】

孔子温和而正直不苟,有威德但不凶猛,态度谦恭又安详自适。

普通人温和与严正不能兼备,孔子则不然,他看起来容貌庄重,衣冠端正,而颜色温和可亲,说出来的言语又刚正不阿,严正不苟。而普通人威又必然带猛,孔子则有威仪,但不凶猛。普通人恭敬便会显得拘束不安,孔子却恭而有礼,安详自在。此章是记孔子德行自然显露的情形。

【章旨】

此章言孔子之体态与容貌,是德行自然的流漏。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