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近乡“音”更怯

2017-09-13  本文已影响0人  c116b0e6e52e

可能是学语言又从事语言工作的缘故吧,对于方言,确切说是家乡话,有着一种难以言说的情感。

比如,走在上海街头如若听见有人操着家乡话的,必然全神贯注,甚至有时不由自主地起了一身鸡皮疙瘩,许是太激动了。有时恨不得上前去“认亲”,但又觉这倒更像是奶奶辈爱做的事儿,欲言又止。

10岁以前,生活在浙北苏南接壤处的农村,我真正的家乡话应该是在那里学会的,而且现在只要一说方言也时不时带着那里的口音。

记忆犹新的是,刚刚搬家到小镇上,跟隔壁的伙伴聊天时问及他老家是哪里的,我的问话是“啥场伙”,那朋友久久摸不着头脑,也就无从回答。后来我才知道,即便是二三十公里之隔,他们方言中的“哪里”是说成“阿里哒”的。或许就是自那以后,我刻意地去学小镇上的方言,尽管10岁以前的痕迹很难抹掉,即便是现在。只不过,现在的心态完全不同儿时,抹不掉的,都是血浓于水,都是乡土情结。

自从到魔都求学和参加工作,接触到了全新的方言环境。只不过,上海话于我而言是丝毫不陌生的。儿时东方电视台热播的《老娘舅和他的儿孙们》等海派喜剧几乎一集都没落下,耳濡目染之下,自然也学会了不少。除了电视剧,身边也有不少讲上海话的长辈,比如以前的村邻,还有我的舅婆,他们都曾是上海下放的知青,在小镇上成了家就没再离开了,只是,他们那一口纯正的上海话,一直是抹不掉的上海标签。或许是身边讲上海话的同事比较多的缘故,也或许是从心底里欣赏这种语言,至少听着让人感到愉悦,于是在不知不觉中习得了不少,以至于在工作中需要用上海话配音时也能使得上。

一知半解地会了几种方言(准确来说是一种,因为同属于吴方言的范畴)的结果是,真正需要讲家乡话的时候却觉得自己不那么会讲了,或者说是有了一种疏离感。因为夹杂了太多的“外来”口音,难免叫人觉得别扭和陌生。因为“不正宗”,便也不愿多讲,大多数时候就用习以为常的普通话代替之,至少减轻了一些不知如何措辞的手足无措之感。

柯灵在他的《乡土情结》中借用了唐代诗人王维的诗句:“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我也姑且用之。仔细想想,对于家乡话的疏离,甚至有时不敢讲,怕讲错,近乎是近乡音更怯,何尝不是一种挥之不去的遗憾。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