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湘潭——祭灶
2018-02-11 本文已影响0人
NewsCenter
祭灶,又叫过小年,是春节的前奏曲。过了这天,春节的喜庆气氛日渐浓厚,家家户户几乎全力以赴投入购置年货、杀猪宰羊等过年的准备了。新岁来临,人们都喜欢在门上贴上春联和门神,千家万户焕然一新。春联,湘潭民间叫“对子”,多书祝福之语,用以表达人们喜迎新岁,向往幸福生活的美好心愿。到了除夕之夜,祭过祖宗后,阖家吃“团圆饭”。这顿年夜饭,鸡鸭鱼肉,样样俱全。这一夜民间有守岁之俗,人们通宵不寐,全家团坐,吃糖果,叙旧话新,其乐融融。父母还要给小孩的衣兜里塞些零用钱,俗称“压岁钱”。大年初一,鸡鸣而起,开门第一件事是燃放鞭炮,开财门。大街小巷鞭炮声声,此起彼伏,响彻云宵。考究的鞭炮全用红纸扎成,燃放后,红纸屑铺天盖地,取其吉利顿号满堂红。放完响炮,祭过天地祖宗,吃过早饭,就去拜年。遇尊长或平辈无论老少,相见辄祝“新年好”、“恭喜发财”,“万事顺意”之类吉语,入门则口称“拜年”!一般先到岳父母、外公外婆家,再依次走亲访友,互送礼品,共饮美酒,以庆新岁。晚辈跟长辈拜年,须放鞭炮,最热闹的活动,莫过于舞龙灯耍狮子了。龙灯狮子所到之处,观者如山,万人空巷,气氛热烈,其风至十五日止。湘潭过春节在食俗方面,更是别具特色。春节期间,湘潭人喜欢以海南槟榔敬客,甚至年节唱大戏,对演唱出众的演员,也以槟榔作为奖赏。清人有《潭州竹枝词》道:风流妙剧话情长,艳姿娇容雅擅扬,一串珠喉歌宛转,有人台下掷槟榔。不过现在这样的活动少之又少了。
——文学部左文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