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略大本营2:自由,平等,友爱。简友广场散文

【0052】生活中提炼方法论

2020-07-17  本文已影响0人  从我家到百草园

今天中午吃完饭回住的地方休息,等电梯的时候突然想到手机忘在了教室里。这个时候自责了一下,就毫不犹豫的返回去拿手机。而且步履匆匆!这件事情以往都是一件很常见的事情。就是忘记了钥匙、钱包、手机等。然后如果拉下的东西重要,我便会自责一番,然后毫不犹豫的回去拿。如果拉下的东西不重要,虽然轻微的自责一番,但是紧接着就继续自己下面的行程。

以往碰到这样的事过去就过去了,不会再想其他的,也不会做出反思。后来就开始反思了。因为这样的事情按理说没必要出现第二次,这是浪费时间的问题。这个问题要解决掉的,首先就要问自己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就拿忘记手机来说吧。我忘记带手机,就是因为大脑及不了太多的琐事,也不会总是那么灵验的提醒我及时把放在桌面的手机拿走。但是,我却可以设计一个习惯,来避免这件事情的发生。

就像我们外出时经常忘记带身份证、手机、钥匙、钱包等重要的物品,当然现在钱包已经被线上支付变得可有可无了,不再是外出必须要带的了。之前为了防止拉下其中的一个,有人就变了一个顺口溜:伸手要钱(代之:身份证、手机、钥匙、钱包)!每当离开家的时候就默念一遍,我这么做了之后出门再也没拉下任何一个。非常有效!其实这就是一个很有效的方法论。

就像我每次上完课离开时,偶尔会把手机忘记在教室一样。会耽误很多时间。所以可以设计一个行为,每次离开教室的时候都要整理一下桌面。这样就不会把手机落在桌子上了。这样不断的重复这一行为。慢慢的就会固化为自己的习惯。手机也就自然不会被落在办公桌上了。所以这是一种反思优化的方式。

但是,我想说的还不仅仅于此。我们不仅仅可以在生活中发现问题,然后不断优化,从而提升自己的效率。我们还可以从中提炼方法论。比如今天晚上因手机被拉下。我的反应就是第一时间马上返回去拿,机会没有什么迟疑。虽然觉得麻烦不想回去拿,但是也没阻止自己返回去的脚步。我突然意识到自己这是的执行力竟然这么强。而且是不迟疑的直接去做。为什么有这样的执行力。我觉得首先是目标比较明确,就是拿回手机,其次就是路径明确,直接原路返回就行了,最后一点就是不拿回手机的后果和拿回手机的后果都很清晰。所以就产生了执行力。

所以我意识到首先要给自己定下一个明确的目标,其次就是路径要明确,如何达成目标,每天需要完成哪些步骤。最后要给自己想想一幅画面,那就是达成目标以后的自己是如何的春风得意,会获得怎样的美好体验。而没有达成目标的自己又是什么样子的。这样一来自己的动力就产生了,就有了行动力。不管做什么事情,行动力永远都是一切。没有了行动力,一切都是浮云!

而且今天我在返回去拿手机的时候还特意的体验这种直接去做的感觉。其实这种马上去做的感觉是非常好的体验。尤其是我们又能圆满地完成任务,这样自己就会体验到更加上的一种感觉。就像《吃掉那只青蛙》这本书中所说:当我们能够认真的完成一件重要有困难的事情,而且还能把它认真做好的时候,我们就可以轻轻松松地获得力量。

这几天我也一直在调整自己的状态,以便于调整自己的行动力、专注力。以便能够使每天的时间的利用效率最高。今天的这个反思让我能够好好的对自己进行一次梳理,好好的明确自己究竟想要的是什么。为了达到自己想要的目标,自己如何设计一个清晰的路径。然后一步步地去做。

我的一位合伙朋友执行力就特别强。这简直已经成为了他的一个习惯。很多时候他碰到一件事情或者做出了一个规划,他就会马上执行。而我的执行力相对来说就差了很多,他经常给我说:其实很简单,想到什么直接就去做了!他一直也是这么做的,他已经把这种行事的风格内化为了他的一项习惯。

其实我需要向他学习,而且我一定要把要是优先做的“ABCD法则”进行刻意的练习,从而内化为自己的习惯。这样就形成了良好的习惯,就形成了成功者的习惯。这样才会为自己带来一些累的好结果。

所以,有时候我们需要变通一下,不要被自己的本能驱使,这样只能和普通大众一样,过着低水平又没有思考的生活。我们需要不断的觉察、反省,才能不断的做出调整和改善。

过生活就像骑自行车,我们需要不断的寻找平衡,获得掌控感,才能一路前行!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