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草集散文特辑谈天说地

简化工作的技巧

2024-05-06  本文已影响0人  萧力恒

一家猎人头公司的总经理,替一家高科技公司招聘薪资管理部主任。

在成堆的应征者中,挑选了两位分别进行面谈。

其中一人,非常有意思,令人印象深刻。

王君原先在一家大型汽车公司,做教育训练,当被问到为什么要来应聘新工作时,他回答:

「想历练人力资源管理的各项功能,因为已经做过招募、训练工作,接下来便是薪资管理。」

总经理心想:「很不错,有"职涯规划"的概念。」于是,他再追问:

你上个工作最有成就感的是什么?

对方回答:「当自己安排了很多给同仁学习成长的课程时,同时本身也因此聆听学习很多课程,感觉像是读了一个气管研究所,让我觉得很有成就感。」

这样的答复,给了总经理一个「好学」的观感。总经理又问:

那你觉得最没有成就感的是什么?

王军皱了皱眉头说:

「我安排课程很辛苦,内容不但丰富,而且讲师也很优秀,可是大家都不来上课;

最后,还要去拜托他们来,他们不但上课不专心,还对我说上了没用,浪费时间;

然儿,这些课程都是在总经理及高阶主管讨论后,认为有需要开的课。」

听完后,总经理暗自以为这也太不顾客导向了吧,不了解员工需求,难怪事倍功半。

总经理接着问:

准备如何做好薪资管理的业务呢?

王军回答:「薪资管理首重公平,患不均而不是患贫,所以要先建立一个周延而且公平的制度,然后按照制度来执行。」

总经理心想,这样的回答也中规中矩,不会犯错,但也了无新意。

第2位面试的李君,原本在美国矽谷一家系统软件公司,负责做教育训练。

总经理问她:

为什么要来应征这个工作?

她回答:「因为丈夫回大陆创业,所以我也跟着回来;其实,我非常满意在那边的生活跟工作。」

总经理再问:

你为什么要从教育训练转到薪资管理?

她答:「对于教育训练已经很有心得,接下来想花一年的时间,实践在薪资管理上所学的理念。」

总经理接着问:

「上一份工作最大的成就感是什么呢?」

她笑笑答:

「我在短短两年内,将教育训练部门
从三个人减为只剩我一人,此外预算也减为一半,成效却比以前更好。」

总经理挺好奇的,不禁问了她:「你是如何做到的?」李君不假思索的回答:「因为,

我根本就不主动开办训练课程。

总经理心想,这太有意思了。于是,接着问:

那公司要你负责教育训练做什么?

她一副沉着的态度,淡淡的说:

教育训练的目的,是要员工的能力获得成长,但这并不表示一定要安排很多训练课程;只要能够使员工成长,我就算是达成任务了。」

这样的回答,相当符合逻辑,也很有创意,总经理继续问:「那你的做法是什么?」

她整理一下思绪后,说:

「刚接这项职务时,我发觉我们往往花了很多时间去安排课程、讲师,做内部的课程宣导,鼓励大家来上课;

结果反应冷淡,很少人乐意前来,而我们却为了规划和安排这些课程,累得半死。」

接着,她严肃地说:

「所以,我马上停止所有课程安排,只继续做两种课程。」

不等总经理开口问,她继续说:

「首先是新进员工训练,我把所有课程内容全部放在电脑网络上。

当先进员工报道时,我便告诉他们自己上网去研读,并且在两周后考试,如果不及格变解雇;但是,

在这两周内有任何问题,都可以随时来问。事后发现,每个人都可以考高分。」

接着,她继续说:

「既然他们自己阅读,就可以考得高分,那我为什么还要安排上课呢?」

她兴致勃勃的继续说:

「另外,我还会每个季度安排一次郊游,露营,攀岩,泛舟等活动,把平日难得聚在一起的管理层,借由这样的机会,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

我发觉效果很好,大家都乐于参加,回来后工作的气氛更好,士气激扬,自然生产力也相对的有所提升。

至于其他,我根本就不主动安排课程,等到员工自己有需要时,利用外面训练机构找到相关课程,就可以申请公司补助费用。

而我,只会问他们几个问题:

①你目前在负责什么职务,执行什么任务?
②为了有效完成任务,你需要什么样的才能可补上?
③你下一步要往哪儿发展?需要事先培养哪些才能?
④去上哪个课程,能培养那些才能?

这些回答若能符合上课的内容,而且他们主管也同意的话,我会乐意帮他们报名,否则免谈。」接着她又说:

「自从我把教育训练部门改变以后,工作量顿时减少,所以只需要我一个人。」

总经理听完她的回答,便想知道她打算如何做一位薪资管理部主任。没想到,她告诉总经理:

「我打算在一年内,让这个部门内,所有事务处理性质的工作消失掉。」

「怎么做呢?」总经理问。

「将这些工作处理流程电脑化,或者是外包,最后只需要留一个人做策划性的规划就可以了。」

她胸有成竹的回答。

至于「策略性的规划」是指什么呢?

她解释说:

所谓"薪资管理",我认为公司理应只有少部分的员工(10~25%)是公司的资产,而薪资管理便是针对那些员工做的;

如何利用"薪资管理办法"留住那些员工,让他们乐于为公司效力,这是我要花心思的。

至于其他员工,则依照规定办理;既然是依照规定,这些流程和工作,自然可以电脑化或外包。

走文到此,面试结果如何,自然不言而喻。

以上是位教授在「总经理能力」这课程中,教育我们给的一个很棒案例。

这个例子,给了我们最大的启示是:

一、身为当下的丅形人,我们应当努力使自己成为那百分之30不被AI电脑或外包处理掉的员工之一。

二、我们更要效仿李君,在岗位上工作要时时求新求变,突破传统,做真正对组织有价值的事。

不是人人都很忙碌,看上去很努力很有状态,可是组织整体却没有绩效,甚至是负的效益。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