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情人间想法哲思

你真的知道诈骗吗?

2019-05-10  本文已影响3人  末班地铁_JS

我们总是在惨案发生后才会对有些东西提起警惕,那么今天我就提前说一说被我们忽略的一样东西吧。

2016年的时候,熊先生带着一万元到城里去做小生意,着急赚钱的他受了骗子的骗,把钱都汇给了骗子,发现被骗以后,他很快就向警察和银行求助,可是骗子都是惯犯,早就收拾好后路,一个月后他实在是受不了压力,自己在银行门前上吊死了。

2017年八月,长春市一大学生着急用钱就找到了一家小额贷款公司贷款,然而这家公司其实是幌子,是通过收取手续费来达到诈骗的目的,交上为数不多的6000 元,发现自己被骗后,大学生喝农药自杀了。

2018年十二月,长沙市李某在网上买“时时彩”,过后才知是诈骗,但是自己的130万已经追不回来了......

我们应该知道,发生在别人身上的悲剧也会在自己身上重演。只要自己有一丝的疏忽,我们原本美好的世界就很有可能变成灰色。所以,我们必须重视,最起码,为自己负责,为自己的家人朋友负责

从网易新闻上的报道看来,我们国家每年的诈骗金额高达100亿人民币,2015年更是高达222亿。每每想起每一分钱都是人们辛苦劳动换来的血汗钱,我就觉得诈骗分子该千刀万剐。可有时候我们又是不是该反问一下子,是不是自己傻?

随着时间的发展,诈骗手段只会越来越丰富,如果我们不提一点心,输的,只能是自己。常言说吃一堑长一智,可是有些堑是我们吃不起的,比如说好不容易贷款来读书的钱,比如说老人养老的退休金,比如说公司的账款......

我们可以犯错,但是有些错,我们犯不起,而且那些犯不起的错,大都是我们自己能避免的,越是犯不起,越是能够避免,可总有人忽略,于是有了惨案才警醒自己,合算么?不合算!

在诈骗里,电信诈骗是最多的,一开始的套路我们都知道是什么家里出事,或者是谎报朋友出事,或者是老熟人来电话,又或者是检查机关这类的。在之前那堆案子里面,我们对这类事情已经有了免疫,但是我们又有几个人看透这背后的本质呢?

如果看不透本质,换个马甲,我们依然会上当,所以治标不管用,治本才行。

一,天下没有掉馅饼的事。

很多人受骗就是听说中奖了,或是公司在干嘛干嘛,打你的电话你是很幸运的那种。还有就是这里有款很好的理财产品,年收益达到多少多少,想着那个美妙的数字,你就心动那种。

我就纳闷了,那么好的机会你咋不上,你咋不给你亲戚上,俗话说肥水不流外人田,好事都让给一个陌生人,谁会信?这要是信了,就真的是自己的问题。可是人都有点红眼病,对于过高的预期会有盲目,但是你要醒醒认清现实,你不是他爹!

二,多并不表示真实,谣言多半比真理飞得快。

这个说的就是团队作案,有给你打电话说你的孩子受伤了,要你赶紧打钱做手术,一会自称班主任打电话,一会同学打电话,而你打孩子的电话又还是关机,焦急的父母自然是很快就打钱过去了。但实际上孩子在打篮球,屁事没有。

这就要是父母平时对孩子情况的了解了,起码要知道班主任的电话。

还有就是一伙人用不同的身份对你说哪样产品好,然后举出实例,自己都干嘛干嘛,你一看别人都这样,就盲目跟风,想着他们也这样,你就跟着。这种事多半出现在诈骗老人和中年人有一定经济实力的群体。

特别是很多老年人花昂贵的钱买的保健品,实际上就是加了一点糖的糯米糕,非要说是神药。这种骗局就怕你的否认与质疑,因为是团队作案,所以一旦不对,就会有一群人慢慢围上来,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不做声,12110是短信报警。

三,用别人的盲区行骗。

所谓盲区,就是看不到的地方,也就是不知道的东西。这类行骗主要针对的就是年轻人,骗他们说兼职啦,卖小产品啦,招聘工作啦。

简而言之就是用别人不知道的东西来让人如套,比如说有些地方人力资源公司会招人到广东深圳去打工,在当地实际的工资是13元一个小时,但是他把你骗到哪里说是18元一个小时,到了目的地你想走,也可以,车费不报。再有几个人一蛊惑,说是13也可以,你们就留下。但到最后结给你们的工资很可能才9块一小时,他会给你东扣西扣。

还有就是一些兼职,说是要交中介费,等你交完中介费,才知道,他给你提供的信息是虚假的信息,那些临时工都是满的,根本就没有你打工的机会。有时候周目周天需要二十个话务员,但是却有四五百个人要兼职。你不兼职,他也不会退中介费给你,美其名曰是你先毁约。

所以大学生要注意咯,骗劳力,骗财还好,骗其他的就得不偿失了。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