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三个消费观的小故事
给大家讲三个故事吧。
1.
之前有个同事,经常在淘宝上面买很多很多东西,基本上每天的包裹都有三四个。
她的业余时间基本上都在领包裹,拆包裹,退包裹。我坐在她旁边,每天可以听到好多个快递的电话。
买到不合适,或者不喜欢的东西,还要花时间把它们打包退回去。
听她说,她的淘宝会员积分已经好多好多了。
她的工资其实也不高,但是开支却不小。
我也不知道她背的包包是真的还是假的,LV啊,古驰啊,香奈儿啊,我都看到她背过。
基本上每隔一段时间换一个。这些包,背了一段时间有点腻了,就放到闲鱼上面去卖二手,长此以往,乐此不疲。
化妆品,口红,护肤品,基本数不完的。口红几十只,包包几十个,护肤的仪器也是堆积成山。
买了一双鞋两三千,买个水杯两三千,买个仪器三四千,而且家里还有很多仪器。
可能在对于某些人来讲,这种消费水平还是算很正常了吧。
但是,假如在工作之外没有其他副业,以她的工资收入水平,应该是完全超载的。
这就是传说中的隐形穷人吧。表面上就看起来是白富美,有穿不完的衣服,背不完的包包。
但是,其实她说,每个月工资拿到之后,就是要还各种信用卡的账单。
她说自己有好多张信用卡,基本上每个月都是拆东墙,补西墙。
工作了这么多年下来,存款基本上是没有的。
一直说自己想要买房买车,但是实际上,她的工资收入,都是被包包,口红,鞋子,衣服给霸占得所剩无几了。
2.
我住的那个楼下有一家人。有时候,下班很晚,回去的时候都没见到他们开灯。
因为他们家刚好是在一楼,门一开就是那个过道的灯。晚上下班很晚,都看到他们还开着门,或者开着窗,借着过道的灯给家里照亮。
这让我想起了,小时候语文课本里面,照壁偷光读书的那个故事。
每天经过他家门口,都感觉黑灯瞎火的,昏昏沉沉的感觉。
他们家里,有老人和小宝宝。年轻人下班还没回家,就老人家在家里照顾小宝宝。
为了省每个月一丁点的电费,把日子过得有点折腾。
黑灯瞎火,家里的杂物又那么多,不小心把小孩子绊倒了怎么办?
而且,他们家里的长辈还拿了小手工,借着外面的灯光,在家里加工。
有时候,外面月亮很亮的时候,把桌子搬出来外面,对着大月光工作。看久了之后,眼睛视力也不好。
这样子为了节省每个月零星的电费,影响了视力,还会增加老人小孩绊倒的风险,可能有点得不偿失。
其实,每天节省下来的电费,积攒下来也不是特别多。
与其因为节省一些必需的开销,而带来一系列的潜在的风险,还不如想想怎样提高收入,来得更好呢?
3.
前同事,别人说聚餐的时候,经常会借口家里有事很忙,就逃开了。
其实,她家里经济负担也不大,有兄弟姐妹在帮忙赚钱。
但是,每次别人叫他一起吃饭的时候,她会借口很忙,说有事不来了。
后来,渐渐地,大家都聚餐,都不叫她了。
她就像我们圈子以外的人,好像跟大家都有点格格不入了。
我觉得,其实有时候难免大家出来聚一聚,聊一聊。
可能有些不经意间的话,会对自己产生巨大的作用,从此改变了人生轨迹呢?
多去听听别人的想法,多交流一下,对自己的成长也是没有坏处的。
多交流,多沟通,去学习别人身上的闪光点,往往比自己闭门造车来得更好一些。
只要不经常去参加那种无用的社交,正常的社交还是很有必要的。
更何况是公司同事之间,有时还有领导在的业余交际活动,更是需要去参加一下。因为它很有可能会影响你的职场发展前途。
所以,我自己的观点就是,在自己能够控制的时间和经济范围内,多去跟别人交流,因此而产生的一些必要的人际交往开支是正常的。
一顿饭钱,有可能带来思想上的巨变,或者是从此走上康庄大道的机会,我觉得,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