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若安好 便是晴天
自从2018年阴历2月初一父亲病故以来,母亲一直跟随小哥居住,孤独的老人心里多多少少会敏感些,前段时间,不知什么原因哥哥说话有些冲,不顾及母亲感受,高声说“转什么转,快点去吃饭吧。”母亲说当时我去去看孩子姥姥,咱感觉孩子姥姥不吃我就先吃,不合乎礼节。还有一次忘记带钥匙大声擂门,等母亲从卫生间出来打开门时,哥哥抱怨到“听不见敲门额?磨蹭着干什么了?”母亲反驳“敲那么大声音,我实聋额?”就这一言一语母亲总气的饭不吃了。这是母亲自述的,说的时候很是气愤。情绪的感染我有点生哥哥气,但作为近50岁的我,能替代父亲成为母亲倾诉的对象倍感荣幸,岁月的沉淀还是让我很快平息了心中即将喷发的怒火。我明白那是因为母亲感觉太委屈才会在我面前告状。我的劝说不能立竿见影,为平复母亲情绪,就问母亲,“要不和我去住吧,家里没人”。在这种场景下,当邀请函发出,母亲还是犹豫了,我执拗让母亲换生活环境,换换心情,她才慢吞吞的收拾行囊,恋恋不舍的离开。
和我在一块生活,前3天,她胆怯智能锁开门,害怕出去迷路找不到家,楼栋门怕进不去出不来,电梯的双向开门让她感到困惑。在新环境中,她不能像以往那样开心,尽管什么都不让她干。每天早晨需要去喊她,她才起床,起来后还总说晚上休息的不好。我尽量早下班回家陪母亲,带她出去,帮着适应这里的一切,还好母亲识字,记忆力又超好,不费什么事就学会了自己出入。但是她依然不能开心,聊起天来张口闭口都是她的孙女,偶尔和保洁聊天也总是她生活的老地方(静和苑)。还说如果你哥接我,我就回去。我问她,“你不生气了?”她说,“听你这几天一说,我不生气了,你哥也难,有苦说不出,只能对着我发脾气了,只要他好好的就行。”“好好,哥哥说话方式你是最了解的,那以后就不能自己生气了哈”“嗯”母亲终于像孩子一样笑成了花。看,母亲多会给自己找台阶下。俗话说“亲人恼不透,好啥吃不够。”这个案例就是一个形象的诠释。
母亲刚刚回归本真,和我一起的第7个日子,就接到嫂嫂电话,她们在路上要接母亲回去,小糖宝和姥姥放学回家,她们俩不行,家里离不开母亲。我告知母亲,说,看看我80多岁的老妈价值大的很。母亲又一次笑成了花,原来她一直担心的也是小糖宝这个问题,我心中的疑惑解开了。但我电话中还是告知嫂子,她见面需要亲自和母亲商量,母亲是否同意回去。因为老人奢求不多,只要尊重,她就愿意开心为孩子奉献一切,甚至生命。和小糖宝玩耍过程中,嫂子告诉我,她已经和母亲商量过,愿意一块回。做饭有些笨拙的我和老公,中午在哥哥帮助下,特意做了一桌还算丰盛的午餐,喜迎这一幸福团聚时刻。
下午母亲和哥哥启程, 和母亲待习惯的我们,心里有些不舍和酸涩。母亲在这住的时候,下班喊声“妈”,有人回应,有人说话,有人唠叨,有人记挂,有人等回家,有人电视开大声充斥整个家。要珍惜和母亲在一起的时光,那确实是~你若安好便是晴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