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艺术人生我们爱写日记每天写1000字

李鸿章:一位纯粹的大臣

2019-02-18  本文已影响14人  文心杰作

二零一九年二月十八日 星期一 正月十四 小雪

李鸿章:一位纯粹的大臣

李鸿章实乃中国近代史最耀眼明星之一,同治中兴四大名臣之一,东方俾斯麦,再造玄黄之人,近代中国重大事件,无不与他有关。前期看《走向共和》,更觉老李乃一牛人。不过,近期读梁启超《李鸿章传》,他的看法却很谨慎,褒贬都有,没那么绝对。

结果看,老李最终没能拯救起大清帝国,只是让其苟延残喘了很多年,自己则在劳累和郁闷中死去。深究其中缘由,既有大环境影响使然,也与其不敢作为有关,至于其是否有这个能力,梁启超认为他没有,我倒不这么认为。

从外部环境看,古代中国是个皇权专制政体,但也是逐步进化、发展而成的。到了晚清,这个专制政体已经成熟,专制程度达到了极点。在此背景下,皇权或说君权已完全占上风,相权被剥夺殆尽。老李虽身处要位,却不能完全掌握时局,离一代权臣相去甚远,无法力挽狂澜,拯救大清。

梁启超在分析专制进化的过程中,把权臣分为四类:

第一类是贵族。比如春秋战国时期,鲁国的三桓,晋国的六卿,都是权臣的重要代表,那时是纯粹的贵族政体,大臣都是层层选拔出来的,有深厚的根基。到了两汉,虽然已形成中央集权政体,但是根基还未稳固,霍光等外戚势力,也可看做贵族政体的余波。所以,皇甫规等人虽为国家立下大功,声望享誉四海,众望所归下可以当皇帝,但仍毕恭毕敬的拜倒在大汉皇帝脚下。

第二类是豪杰。两汉末年,董卓雄起,豪杰蜂起,曹操抓住形势,挟天子以令诸侯,趁机登上高位,为有功的武人成为权臣开了个好头,此后的司马懿、桓温、刘裕、萧衍、陈霸先、高欢、字文泰等之徒,皆是此类权臣。

第三类是布衣。比如秦国的商鞅,蜀国诸葛亮,宋代王安石,明代张居正等,出身都是普通老百姓,没有任何依靠,只靠着自己的才学,赢得皇帝的信任,得以实现自己的主张和抱负,全国上下也遵从,权倾一时,几乎有些近代立宪国首相的意思。

第四类是小人。这些是权臣里的败类,平时巧言令色,讨好皇帝,窃取大权,荼毒生民,比如秦国赵高,汉代十常侍,宋代蔡京、秦桧、韩侘胄,明代刘瑾、魏忠贤等,强盗之徒,不值得充数。

所谓的古代权臣,都是独揽大权、控制皇帝、天下惧怕而能动摇江山社稷的人,而老李却是个兢兢业业、没有野心的人,可以说是一位纯粹的大臣,做了很多大事,承担了很多罪责。虽然历任大学士、北洋大臣、直隶总督等官职,权力很大,也可说位极人臣,但却从未担任军机大臣,必然受军机大臣的掣肘,犹如受海军衙门掣肘一样。这方面,他还真得好好学习其老师-曾国藩。总体上,老李是个奴才,而不是内臣,其抱负很难实施。

虽说老李不具备成为权臣的外部环境,但他还是有改变历史的能力的,至少其他人能力不如他。如果他真能雷厉风行,不理会责难和猜忌的人物,凭着自己已取得的地位,在天下培植自己的势力,改革政治,随行应手,把理想付诸实践,也需会取得更高的成就。但老李最终选择做一个萎靡不振、因循守旧、提首畏尾的人,终究未成为一个“英雄造时势”之人,不知是其故意使然,还是见识、能力不够。

反正,梁启超认为老李没那个见识,不可能成为一代权臣,改变晚清的命运。确实,从政治上看,老李是不称职的,也没有那个见识。从外交上看,老李足够努力,本不应承担原本不是他造成的结果,老李是无奈的。从经济上看,老李足够优秀,推进科学现代化,引领洋务运动,打造北洋水师等,都是开创性的,都是大手笔,可以说老李是一个实干家,具备企业家性格,有些成果保留至今天,如招商局、上海造船厂等。

可惜,晚清不需要一个干实业的李鸿章,而是一个具有远见的李鸿章。晚清不需要一个纯粹的大臣,而是一代权臣。这些,后来由康有为、袁世凯继续去探索……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