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王的教室》学习是为了成长为一个更出色的大人
阿久津真失是六年级3班的班主任,是一个对学生极其严厉的魔鬼老师。六年级三班的学生们为了反抗真失而开展的一系列斗智斗勇的故事。第一次知道这部剧是以前刷微博看到的剧中一段视频,真失告诉学生们为甚么要读书,为什么要学习。人要有好奇心和求知欲,没有好奇心,人就死了。我们学习不是为了考好大学,进好公司,而是为了成长为更出色的大人。为什么不能杀人?因为死的时候是会疼的,很痛苦的,不想死的时候会叫出来,这就是痛,人要是死的话就不能再见到家人了,见不到朋友了,这些人重要的梦想,希望,回忆全部都会消失不见,在这个世界谁都没有权力剥夺他人的未来,所以呀不能杀人。(以上均为原剧台词,看到这想说希望世界和平永无战争)
自己是一个很容易受触动的人,看这部剧也不知道流了多少眼泪。不仅台词戳心,这些演员演得真好,把现实就那么血淋淋地演在观众面前。说几个最触动我的几个主题。
面对朋友的背叛和欺骗你会怎么做?
在现实生活中可能许多人都受到过朋友的伤害,或大或小,或轻或重。大部分人的反应可能是认清了一个人,报复或是远离是最常见的两种方式。但在这部剧里,却告诉了我们第三种选择。班上同学丢失了钱包,实际上是绘里美偷的,神田和美因为绘里美的欺骗背叛诬陷成了众矢之的,成了班上被欺负的对象。神田和美却没有因此责怪绘里美与她划清界限,而是像往常一样对待绘里美。在遭到同学的欺负时也没有跟外人说半句绘里美的坏话。直到绘里美被逼承认了真相,神田和美却没有让同学们孤立她,而是选择了原谅,她告诉朋友们绘里美不是这样的人,一定是有什么原因让她变成这样的。神田和美心里一直记得的都是绘里美最好的样子,所以选择原谅。如果代入我们,遇到这样的朋友这样的事情,大概不知道向第三方吐槽了多少次这个人的人品,大概会认为人心险恶,原来这才是她真正面目。说实话,看到这个情节的时候我真的感觉神田和美很天真,觉得这剧估计又是在走弘扬真善美的老套路了。但是看到绘里美被原谅,所有人依然都亲切地叫她的名字时,刹那间被感动到了。是呀,是人都会犯错,如果因为犯过的错而一辈子都怀着歉疚之心,那这一生也过得太压抑沉重了。有时候原谅也是一种释怀。
如果别人打着为你好的名义把自己的想法价值观强加给你,你会怎么办?
这个主题最多的就是跟父母争执了,像剧里的孩子们一样,我们想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但是父母却让我们做他们想让我们做的事。把他们认为好的东西告诉我们,可是我们真的能违背自己的意愿去接受他们强加的想法吗?真失告诉我们要么自己脱离他们的经济支撑,要么说服他们。说服这件事似乎是我从小到大一直在做的事,也似乎不是很奏效,很庆幸自己终于长大了,因为有能力自己养活自己从而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为你好或许真的是出于一种爱,但爱却也要有方式方法,要适度,爱得过多会变成溺爱,爱得过少会变成缺爱。无论哪一种极端的爱对孩子的成长都会产生极大的影响。如果说孩子渴望自由的话,其实放手才是对他真正的爱。
从小到大拼命学习拼命读书到底是为了什么?
剧里有句话很好,如果每个人都抱着活到老学到老的想法就太好了。真失说读书不是为读书而读书,也不是为了考一个好大学,进一家好公司而读书,读书是为了成长为一个更出色的大人。人是要好奇心和求知欲的,如果失去了好奇心,人就死了。这是人之所以为人。在我的理解看来,读书其实也不是为了满腹经纶,不是为了拥有更多的财富,那样只会把读书变成工具,让读书变得更加功利。读书是为了知道更多,是为了让人性里的那些贪婪欲望转移到丰富的精神世界。读书不是目的而是一个过程。当然学习也很痛苦,但是经历过痛苦才会体会到美好,就像蛇蜕皮一样,是因为想让自己变得更好,才去经受那些痛苦。
这部剧虽然是很老的一部剧,但是任何好的东西都不嫌晚,唯独感到不安的是剧里六年级的孩子就已经在讨论幸福,思考人生。而我身边成长的那些孩子呢?他们在想什么?
最后的最后,安利一下女王天海佑希,可以看看她演得源氏物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