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分心与锻炼专注一样重要
如果我们不拆掉训练轮,就永远都学不会骑自行车。—申克•阿伦斯《卡片笔记写作法》
你有没有开车时发过微信?你是不是曾经一边发工作邮件,一边写紧急的报告?或者你还会一边读书一边辅导孩子作业?
有的研究中表明,一心多用不仅会降低人们的生产力和工作质量,而且这个行为本身也会越发降低人们处理多项任务的能力。
但是这也要分具体情况,李笑来老师就分两个任务同时做的好处。
这两个任务的特点是一个需要注意力,另一个不太需要,只是机械运动。比如一边跑步一边听书,一边写作一边看电影,做饭时听音乐。李笑来老师写作时,听着音乐,同时大屏幕还浏览着电影。
所以,对于两个同样需要大脑专注的事情,要学会将不同任务分开,训练自己在更长时间内专注于一件事的能力。这不仅要拥有正确的心态,还要学会组织工作流程。
卢曼卡片盒笔记法不仅能提供清晰的工作结构,同时由于我们可以在合理的时间内一项接一项地完成任务,因此也使得我们能够有意识地转移注意力。
这样的好处是,写下来为大脑减负,大脑不用总是做决定,而是按流程进行。进行完的流程,就从大脑清除。
这就是著名的蔡格尼克效应。我们所要做的就是把想法写下来,大脑识别到记录下来的任务之后,就会把想法从大脑去除。至于任务是真的被完成了,还是通过记下笔记而推迟了,大脑并不会区分。
有个罗斯福冲刺的方法,也是在利用蔡格尼克效应,不仅提高了效率,同时也锻炼了专注的能力。
美国前总统罗斯福兴趣广泛,每天只有不超过四分之一的时间用于学习,却能在学习和爱好领域全面开花。他待在书桌前的时间比较少,但是注意力十分集中。他使用的方法之一,就是给事情设置截止日期,这个方法也叫罗斯福冲刺。
时间紧,任务重,要求你必须集中精力、深度加工。作者认为,每次向结果冲锋都会磨练注意力,增强我们抵御分心的能力。
另外,对于不那么需要大脑同时关注的任务,要学会分心。
在身体劳作而心智空闲的时候,比如走路、慢跑、开车、淋浴时,可以将注意力集中到一个比较难得写作选题上。如在开车时候听播客,顺带思考一个素材的使用。这是组合任务的思路,赋予无聊时间价值和意义。
起初,大脑回避那些需要动脑的难点,在容易的地方原地打转,想起很多无关但是更有趣的想法,所以说,深入思考很重要。所谓深度工作,其实就是通过做更少的事,更有价值的产出。《深度工作》里这个方法叫有成果的冥想。
所有的方法都需要刻意练习。找到自己的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