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能承担什么?”&“我是否被需要?”

2020-08-05  本文已影响0人  莞尔的人生
队伍最后的黄衣守护者

1

昨天,国学经典体验营进入第7天,即将结营。孩子们收到了来自父母的信,不管是幼儿园大的还是十几岁的大孩子,居然都哭得稀里哗啦!太让人震撼了!

孩子们的哭,一定有对父母的思念,有对父母的信中表达的爱的觉察和触动,有对自己过去贪玩的愧疚,有对自己一周付出努力读经典的肯定,有对义工老师们的温暖帮助的感动……

不管因为什么,这场集体的放声大哭一定给孩子们带来忘不掉的身心洗礼!

高学长说,人生是否过得好,就四个字:主动、允许。

孩子们这一次的绽放都源于处在被允许的环境中,主动成长的结果。

在那里,允许自己决定自己的吃与穿,允许闹情绪,没有人会责备你,会强制你,有的只是接纳和无尽的关爱。——看看桥玲老师带领的6位幼儿园小朋友放飞自我的状态,就知道孩子们的内心有多自由!得到有多少爱!

允许,不知不觉的激发了孩子们的内在良知!自动自发地寻找付出的机会,思考进步的方法。主动扫地抹桌子,主动帮助组员,主动想办法背诵过关——走廊里掩耳漫步背诵,睡前反复诵读背诵,小组相互激励背诵……从刚开始的建议读,要你读,变成了“我要读,我要背下能治天下的整部《论语》”。

2

人是群居的生物,那么人在人群中会有两种思维:一种是我能承担什么?另一种是我是否被需要?

“我能承担什么?”就是主动的,付出的。就算你开始什么也不会,也会因为你想要承担,而绞尽脑汁去做对他人有用的事,期间遇到困难也会主动去化解。

如同刘老师姐,本来是学医的,却因为看到很多家庭的不幸福,而主动去学并推广家庭教育,两三年惠及几千家庭。

主动,处事的思维模式是“我有价值的”。所以会寻找各种机会去提升自己,表达自己。进而让自己的价值成倍提升。

主动,生活定位是“我是富足的”。所以我要把自己有的、会的给出去,让更多人受益。于是收到越来越多美好的反馈,感到愈加的富足。

主动,对困难的定位是“我是有办法的”。李中莹老师说任何问题都会有三种以上的方法。直面困难的心态,让大脑活跃起来,视野更加开阔,可应用的资源都能被调动起来。就如刘珅宏导师说的:愿力大于能力!

“我是否被需要?”是被动的等、靠、要。

等着他人发现自己的优势和能力,茫茫人海,时间如梭,要等到被发现,机会是如何的渺茫!心情是该有多焦躁!相信很多人都试过等别人不到10分钟都会感觉很漫长很烦躁的经历。

从小就耳熟:靠人人倒,靠山山倒,靠自己才不倒。其实,就算大树可以让你靠,可是以为自己得到实惠了,实际上是给自己制造了固步自封的环境了。因为有依靠,所以不会想到去进步,去内省,去改变。

要的思维就更糟糕了。佛说一切苦都是求而不得的苦。一旦感觉要不到,我执必定衍生出各种评判。每个人活着都需要合理的存在感,要不到,一定是因为谁谁怎么样了,才让我有如此糟糕的境地。

所以河源智慧父母的团队,举办的国学经典体验营还有平时的各种游学活动,都是给孩子们创造被允许被关爱的宽松环境,让孩子们都变得主动起来承担自己的成长,并学会合作之道。

感恩学长和所有义工老师们的大爱付出!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