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儒、道专题量子心学国学与传统文化

王阳明踏上“入圣境”的列车,一路向东

2019-06-21  本文已影响270人  fe3068bf6191

习总书记说:“王阳明一生真正做到了知行合一。”

王阳明踏上“入圣境”的列车,一路向东

阳明十二岁时,一天在街上遇到一个看相的人,他和阳明说:“尔须拂领,入圣境。”

少年阳明被这句话打动了,回到书塾问老师曰:“何为第一等事?”老师说:“读书登第。”向你爹那样读书考状元呀!阳明的父亲王华可是当初的殿试状元,全国第一。先生说:“恐怕不是这样,当读书做圣人耳。”

我们从中能看出相师的一句话,激发了阳明心中成圣的能量,做圣贤的种子在那一刻起就开始在阳明心中萌动,“信为功德母”“大善信为先”,因为深信自己能成圣人,所以,阳明在十二岁就已经踏上了“圣人”的专列,从此一路向东。

王阳明踏上“入圣境”的列车,一路向东

人生方向、道路多么重要,尽管成圣人这趟列车少有乘客,几乎是一个人的朝圣,孤独可见一般,但这趟路程又是多么有意义,当我们行将就木时,可能会发现,求功名,谋利益,享快乐,图富贵的价值在哪里?人生可能只有成圣人这条路才是唯一的有意义的。

真信才能真行。我们通过几件事,看看阳明学做圣贤的那颗心。

十七岁,阳明的结婚日,他偶行入一道观——铁柱宫,见一道士正在静坐,阳明求道心切,“相与对坐忘归”,一坐竟坐到了第二天,害得家人遍索不得。

十八岁,阳明拜谒明代著名理学大家娄一斋,求教了格物之学,明白一草一木皆具至理,于是,阳明看见院中的竹子,遍静坐竹前,格起竹子来。一格就是七天,后来身体近乎崩溃,才放弃。透过“阳明格竹”,我们能够清晰看到阳明那颗真诚的求道之心。

二十二岁,阳明第二次落第,同房间的有以不得第感到耻辱,心情沮丧,阳明却笑着说:“汝以不得第为耻,吾以不得第动心为耻。”可见,先生到了二十二岁,就以为荣辱、得失动心为耻,可以看出先生立的是圣人志向,而不是为了求取功名。所以功名不足以累其心。

阳明在做圣人的理想指引下,一路向东,孤独求索,从来没有停下求圣的脚步。

三十一岁,回家乡余姚,筑室阳明洞,在洞中修炼导引术,这是道家的一门功法。功法能达到未卜先知,一天有人来访,阳明提前告诉门人山下有几个人来,什么样子,快下山迎接,情形完全正确众人惊异,以为阳明得道了。先生悟曰:“此簸弄精魄,非道也。”于是,屏去其术。后有,先生又移居西湖,往来南屏、虎跑间,接触僧人,在佛法上用功,寻求成圣人的路径。

直到三十三岁,结识了心学大家湛甘泉,两人共同探讨圣学,阳明此时觉得圣人之学通透了,开始招收门人。

王阳明踏上“入圣境”的列车,一路向东

一路走来,我们能够清晰地看见阳明先生勤奋求学、求道的身影:立志少年,成圣心坚,仿三教,踏名山,直待龙场一悟,照破心中暗。

立下圣贤志,生命有了强大的驱动力,尽管路上很孤独,少有同行者,但阳明走得很坚定。

对照阳明先生,我们大多数人的生命,因为没有立志,没有立圣贤志,只能随波逐流,被世俗人的大队伍裹挟着迷失了方向,荒废了人生,到老临死一事无成。

人生呀,道路的选择不可不慎。

你登上一列车,就将驶向何方?

王阳明踏上“入圣境”的列车,一路向东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