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极一乘之五位十地
大乘佛法总结菩萨修行次第,从凡至圣,有五个阶位、五十二个阶次。包括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和等觉菩萨、妙觉菩萨。
初资量位:菩萨发起坚固菩提心,欲求无上佛道,要广植福德,积集资粮。先修四无量心、六度四摄等种种福德智能,作为成就佛果的助道资粮。包括十信、十住、十行和十回向。对能所取的烦恼现行,虽已能除,然而其种子依旧潜伏未除。
十信位:菩萨最初修十种信心,因在信位,能助成信行,故称十信心。据《菩萨璎珞本业经》所举为“信心、进心、念心、慧心、定心、戒心、回向心、护法心、舍心、愿心”。以下十住、十行、十回向,以福德智慧为助道资粮,称三贤位。
十住者,谓信心既立,能住佛地。至第十灌顶住之菩萨,具有三别相:一、度众生,谓堪能修行,成就十种智,而能度众生。二、得甚深所入之境界,哪怕法王子住菩萨亦不能测其境界。三、广学十种智,了知一切法。十行:菩萨第廿一至三十位所修之十种利他行,又称十行心。十回向:以大悲心救护一切众生。
以下是正修阶段,包括加行、通达、修习和究竟四位。菩萨由得福智资粮,加功用行而入见道(欢喜地),住真如位,称为加行位。加行就是加功用行,具备了福德资粮,进入到菩萨十回向满心,更进一步为得无漏智而加力修行,迈向菩萨十地。
第一极喜地,能达“无二我”而“有二无我”之境界,心中仍变带“如相”现前,故仍非实住之唯识境,称为大乘顺抉择分。故修加行位,通过修四寻思观与四如实智观,得暖、顶、忍、世第一法。
四寻思观:观名、义、自性、差别四法,为假有实无;四法所取之境与能取之识,皆由心之所变,假有不实。菩萨于加行位先起四寻思观,此即四善根位中之暖、顶二位所修,由此悟入依他起性。由四寻思观所引发之四种正智为四如实智。
四加行位:在暖位以修明得定,寻求思察认识之对象;在顶位修明增定,以更进一层之观智作观;在忍位修印顺定;在世第一法位修无间定,确认决定所认识之对象及能观之识皆为空无,即如实智观。
通达位:到此阶位已能体会唯识真性,通达真如,可以说见道了。一般说的分证法身菩萨,就是指这个阶位,故又称见道位。初地菩萨体会真如,智照于理,得见中道,故称通达,即证得初无漏智,并体得真如理之位。此为修行一大劫之成熟阶段,相当于初地之入心。
菩萨得见道已,为断除障,更修习根本智,此即修习位,又称修道位。菩萨初登此位,即生无漏智,并得护育一切众生,故称十圣。登初地之菩萨称为登地菩萨,初地以前菩萨称为地前菩萨。从通达位进入初地起,到十地,以无分别智断二障,依我空、法空证悟唯识理。
此一阶段经过十地,修十波罗蜜、断十重障、证十真如。《成唯识论》卷九谓:此十地依次修习施、戒、忍、精进、静虑、般若、方便善巧、愿、力、智等十波罗蜜(十胜行),依之各除异生性障、邪行障、闇钝障、微细烦恼现行障、于下乘般涅槃障、粗相现行障、细相现行障、无相中作加行障、利他门中不欲行障、于诸法中未得自在障等十重障。
各获证遍行真如、最胜真如、胜流真如、无摄受真如、类无别真如、无染净真如、法无别真如、不增减真如、智自在所依真如、业自在等所依真如。依此转烦恼、所知二障,而得菩提、涅槃之果。十地各有入、住、出三心,入而未安住时为入心,久止其位之盛时为住心,近终入次位时为出心。
初地见道欢喜,法喜充满,见真实理,遂起大欢喜心。如《显扬圣教论》云:“谓诸菩萨住此地中,先已于心增上法行,善修治故;得诸菩萨现观。由正证得无上现观故;诸大菩萨,于此地中,住增上喜。是故此地,名为极喜。”
二、离垢地,菩萨持戒清净,守护六根,能成身三口四诸德,七支清净,故名离垢地菩萨。已能成就最胜真如,远离邪行戒垢之障。如《显扬》云:“谓诸菩萨,住此地中,先善修治初地行故;证得极净妙尸罗蕴,对治一切微犯戒垢。是故此地,名为离垢。”
三、发光地,依禅定而得智慧之光,并闻、思、修三慧,使真理渐明。如《显扬》云:“谓诸菩萨住此地中,先善修治第二地故;证得极净三摩地蕴;大智光明之所依止。是故此地,名为发光。”
四、焰慧地,因修三十七道品菩提分法,以智慧力灭除一切诸障,舍离前三地之分别见解。如《显扬》云:“谓诸菩萨住此地中,先善修治第三地故;证得极净缘诸觉分能取法境微妙慧蕴,能现前烧一切烦恼。是故此地名为焰慧。”
五、难胜地,已得正智,难再超出。已得出世间智,依自在方便力,救度难救众生。如《显扬》云:“谓诸菩萨住此地中,先善修治第四地故;证得极净缘谛所知诸法微妙慧蕴,成极难成不住流转寂灭圣道。是故此地,名极难胜。”
五地菩萨,能观二谛,真、俗圆融无碍。内解因明、内明、医方明、工巧明、声明之五明。因明是论理的学问,为辩论逻辑言论之法,为瑜伽行派所重视,在陈那时得到发展。玄奘先后译出商羯罗主的《因明入正理论》和陈那的《因明正理门论》,成为唯识宗重要工具之一。
六、现前地,真如净性最胜般若,无著智现前。如《显扬》云:“谓诸菩萨住此地中,先善修治第五地故;证得极净缘智非智二种所作诸行流转止息法境微妙慧蕴,多分有相任运相续妙智现前,是故此地,名为现前。”此地菩萨,以般若慧观十二因缘,离一切染净之相,观缘起性空,得七十七种智观。
七、远行地,菩萨于此地修无相行。如《显扬》云:“谓诸菩萨住此地中,先善修治第六地故;证得极净微妙解脱解脱智见蕴,由已远入一切现行诸相解脱;是故此地,名为远行。” 菩萨至此地,又经一大阿僧祗劫。能于真俗二智作平等观,即于不加功用行,纯作真无相观,证法性色。
八、不动地,生起无相智慧,不再为烦恼所动。如《显扬》云:“谓诸菩萨住此地中,先善修治第七地故;证得极净微妙解脱解脱智见蕴,解脱一切相自在障故;得无功用任运相续道之所依止。是故此地,名为不动。”菩萨至此,能任运修无相观门,不为烦恼所动,得诸自在。
九、善慧地,菩萨以无碍力说法,完成利他行,智慧作用自在。如《显扬》云:“谓诸菩萨住此地中,先善修治第八地故;证得极净微妙解脱解脱智见蕴,解脱一切无碍辩障无过广慧之所依止,是故此地,名为善慧。”菩萨于此地得四无碍解智。
十、法云地,得大法身、具自在力。如《显扬》云:“谓诸菩萨住此地中,先善修治第九地故;证得极净微妙解脱解脱智见蕴,解脱发起大神通智障;如云法身,圆满所依。是故此地,名为法云地。”十地菩萨,法身圆满自在,以一切法智,使十方众生皆得法益。
究竟位:菩萨修至十地满心金刚无间道,断二障种,证二空理,转烦恼障得涅槃,转所知障得菩提,成就佛果,达到究竟解脱。最终实现成佛理想,转凡夫八识为佛果四智。转舍有漏之八识,得成无漏之智。最极清净,更无有上,故称究竟。
清净法界众相寂静,故名安乐;四智心品永离恼害,故名安乐。此二自性皆无逼恼,及能安乐一切有情,故二转依俱名安乐。二乘所得二转依果,唯永远离烦恼障缚,无殊胜法故,但名解脱身。大觉世尊,成就无上寂默法故,名大牟尼。此牟尼尊,所得二果,永离二障,亦名法身。
菩萨在资粮位,属信解行证。通过发菩提心,依闻思慧,修习六度四摄,广积福慧二种资粮。通过加行,入见道位,能少分伏二障现行,对二取习气种子,全未伏灭。要在见道位,才能断烦恼所知二障、分别我法执引起之二障种子。至于俱生我法执引起的二障,则要在成佛后,才得断尽。
大乘解脱有两种:一相解脱,二粗重解脱。相缚是指一般众生,对于一切缘生依他起相上,生种种我法遍计执著相;于六尘境界相上自生颠倒,心有所住,称为相缚。
菩萨行者,亲近善友,发菩提心,听闻正法,法随法行,依四加行位,修四寻思。获得四定以及四种决定如实智。若加行至极,顿然见道,入真现观,而得根本后得两种无分别智。此时分别二执已经破遣,分别二障已经断除,内心清净,寂照现前。这就是相解脱。相解脱者,解脱了前六识,尤其是第六意识的相缚。
粗重指俱生我法二执、烦恼所知二障种子。菩萨见道得相解脱时,已经断除了分别二执二障之种子,修道位中所断障缚,理应于二执二障中属于俱生而非分别了。故菩萨欲得粗重解脱者,理应于十地中成就修断,圆证真如,最终方可入金刚喻定,空异熟识,圆镜智慧及无垢净识同时现起,成就圆满的转依佛果,而获得彻底的粗重解脱。
十一地中断除二十二愚及十一粗重。从最初发心至圆满成佛,无量阿僧祗劫,皆在对治和断除二执二障现行及种子。其间根据所治的浅深,究竟或不究竟,《解深密经》譬喻为如断皮、肤、骨三种粗重。
谓初阿僧祗劫,也即修道位第八不动地前,所断粗重,名在皮粗重;犹如皮毛,显露在外,粗大易断。最后阿僧祗劫,也就是第八地至第十地,所断粗重,名在肤粗重,犹如肌肤,被皮遮覆,与前所断,较难除遣。
若断极细最极微细粗重,必在佛位,故此所断,名在骨粗重,犹如筋骨,被皮肤包裹,难见难知。这就是粗重解脱,粗重解脱者:解脱了阿赖耶识中一切执障种子的束缚。
如上两种解脱,相解脱偏于顿悟,粗重解脱偏于渐修。相解脱是观空遣相,悟无所得,故非有;粗重解脱是止恶修善,广度众生,故非空。相解脱是除遣了分别二执二障现行与种子,故解脱非究竟,粗重解脱是除遣了俱生二执二障现行与种子,故为究竟解脱。
一切佛教,不出教、理、行、果四科。以上是关于瑜伽教、理、行的部分,关于果地,阐述为“涅槃”与“菩提”两大课题。涅槃,汉译寂静、寂灭、圆寂。说有四种:自性涅槃、有余依涅槃、无余依涅槃和无住涅槃。
自性涅槃多取寂静义,三法印之“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即说明了寂静涅槃由无常、无我真理所显。
有余依涅槃:“余依”指有漏根身和器界。谓三乘圣者,依智慧力,简择诸法性相,断灭烦恼业障。虽证涅槃,但还有身体在,微苦所依未灭,故名有余依涅槃。《成唯识论》云:“有余依涅槃:谓即真如出烦恼障,虽有微苦所依未灭,而障永寂,故名涅槃”。
无余依涅槃:谓三乘圣者,依智慧力,既灭苦因,更灭苦果(色身亦灭),烦恼障尽,余依永灭,故名无余依涅槃。《成唯识论》云:“无余依涅槃:谓即真如,出生死苦,烦恼既尽,余依亦灭,众苦永寂,故名涅槃”。
如上有余依、无余依二涅槃,多依“寂灭”义立。谓智慧依寂静真如(自性涅槃)为所观境,断灭世间苦因(烦恼障及业障),故立有余依涅槃;断灭世间苦果(根身器界的报障),故立无余依涅槃。小乘证得阿罗汉果,仍未命尽,称为有余;若命终后,称为无余。
无住涅槃,又称无住大涅槃或无上大涅槃;此依“圆寂”义说,谓即真如出所知障。诸大乘人由大智大悲之力,平等运用,不住生死,不住涅槃,远离二边,见一味相,度化众生,穷未来际,寂照同时,无住而住,故名无住大涅槃。
《成唯识论》云:“无住处涅槃:谓即真如出所知障,大悲般若常所辅翼。由斯不住生死涅槃,利乐有情,穷未来际,用而常寂,故名涅槃。”
四涅槃中,自性涅槃凡圣共有;有余依、无余依二涅槃,出世三乘无学圣者皆有;无住涅槃为大乘圣者独有。自性涅槃是不二之法,是非有非空的中道实相。有余依、无余依二涅槃,是以自性涅槃为体,由断灭烦恼障、业障、报障的世间苦因、苦果,出缠所显。
所谓有余依涅槃于世间苦果非断,于苦因非不断,无余依涅槃于世间苦果非非不断。无住涅槃是正入不二法门之境界,所谓于生死涅槃作平等观,于染净诸法作平等观,亦于凡夫圣者作平等观,自度与度他作平等观,真俗圆融,不取不舍。
菩提,汉译觉悟,乃觉悟真理的圆满智慧。此有三种:谓声闻菩提、独觉菩提和如来无上大菩提。菩提不离四智: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成所作智。
大圆镜智:由第八阿赖耶识所转得。平等性智:由第七末那识所转得。妙观察智:由第六意识所转得。成所作智:由前五识所转得。由八识,成四智,转依成佛,具足三身:法身、报身、化身。
菩提不离“佛法”,即佛所成就功德之法。此功德之法,菩萨仅能成就一分,而不圆满,惟佛方能圆满成就,故名佛法。具体而言:谓最清净圆满大菩提、大涅槃、三身、三不护、三念住、四智、四无畏、四无量心、四无碍解、四一切相清净、五眼、五种自在、六神通、八解脱、八胜处、十力、十遍处、十八不共佛法、三十二相、八十随好、无诤、愿智、大悲、无忘失法等无量功德。
如上菩提四智,除成所作智外(此智纯由后得智所成),其余大圆镜、平等性、妙观察三种,无不是以根本、后得二无分别智圆满所成。
如上菩提中的三身,他受用身及变化身,是如来大悲,为度九法界众生方便所现,令其受用广大法乐的,故不偏内。自报身是如来自已受用广大法乐的,故不偏外。离外是寂,离内是照,不内不外,寂照同时,即是悲智等运。
涅槃与菩提,涅槃是理,菩提是事。依事证理,依理显事,离事无理,离理无事。理事双彰,理事圆融,涅槃非涅槃非菩提,菩提亦非菩提非涅槃。
如上所说境、行、果三,对佛法的信、解、行、证上,或在度生的现实生活中,远离我法执著,内心清净,于法有即如实知有,于法空即如实知空,不增不减,实事求是。只有以行导境,以行得果,才能真正把握住佛法真谛,这就是三时瑜伽师的本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