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管理的TIOE思考(1)

2018-01-23  本文已影响39人  时间读者

写在前面:这篇文字是个人思考,对通过搜索找到这篇文章的读者没有太大参考价值。

今天读到赵智平老师2010年的博文http://blog.vsharing.com/jpTOC/A1090329.html ,于是想着写点文字。

1、T有效产出:收入的钱( Throughput)
代表组织通过销售之赚钱速率,T=销售额–材料成本(*也许还加上一点销售成本)
2、 I存货/资产:内部积压的钱(Inventory / Assets)
代表组织为了销售而必须在采购上所投入的金钱,包括:
存货:直接原材料存货、在制品(WIP)存货及产成品存货等成本合计数,是变动成本。
资产:研究发展成本及设备与建筑物成本等。
3、OE作业费用:付出去的钱(Operating Expense)
代表组织为了使存货转换为有效产出所必须投入的金钱。
组织为获取产出贡献之所有营业成本(除直接材料外),包括薪津与工资、租金、水电、折旧、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及销售和管理费用。
TOC在短期内将人工成本视为是固定成本
浪费(Waste)
当有一笔支出不属存货的投资(I),且不是用来将存货转换成有效产出的作业费用(OE),则这项支出就是一笔浪费。

企业和个人都有存在的意义目标,为了支撑这个意义的顺利实现,有一个不变的主题就是——获取利润。
所以从2017年开始,我对清单和记账都进行了调整,采用了T、I、OE的分类方法。

在清单中:
T代表能够带来预期资金收入的项目;
I代表一些需要支出时间(或者资金)进行探索的项目;
包括学习、对一些新鲜事的探索、整理。
OE代表不管有没有前两类项目,都必须要做的一些事情,包括家庭的责任、生活杂事等等。

这里I部分的分类其实并不非常贴切,这部分时间的投入类似于研发投入和设备维护投入,是为了孵化新的T项目,或是提升T项目的产出、降低T、OE项目的成本。

先说下前提,希望衡量的是【自己投入时间的项目的产出水平】。所以自己不需要投入时间的投资项目不会纳入这个衡量。让我感到不流畅的是衡量方式,如何把时间投入和资金投入统一成一个衡量标准,时间就是金钱。
把时间转换成金钱,如何转换。有什么工作是无门槛就可以做的,这件事情的每小时工资是多少,用这个单价作为一个衡量标准,把投入的时间*这个单价作为项目直接成本。
单价是多少并不那么重要,所以暂且尝试用个简单的数字20。

从Timelog软件里,可以得到投入项目的时间,其中包含路途的时间;从记账软件中可以得到,项目收入、项目直接成本。
【TODO】接下来输出的指标如何统计,如何检视,如何利用?需要落地。

输出指标1:账面意义上的项目利润。
项目毛利润=项目收入-项目直接成本
例如:全职工作利润、X项目利润、Y项目利润。
用途:思考如何提高每个项目的总利润,能否继续扩大收入,在当前收入下如何降低直接成本。

输出指标2:考虑自己投入时间成本的项目利润
项目净利润=项目收入-项目直接成本-项目时间成本

输出指标3:单位时间的利润
单位时间项目净利润=(项目收入-项目直接成本-项目时间成本)/投入时间。

例如:
项目A2小时收入100元,成本10元,则:
1.项目毛利润=100-10=90元
2.项目净利润=100-10-时间成本40元=50元
3.单位时间利润:50/2=25元/小时

项目B2小时收入190元,成本10元,则:
1.项目毛利润=190-10=180元
2.项目净利润=190-10-时间成本40元=140元
3.单位时间利润:140/2=70元/小时

这种衡量方式有什么价值?
把有限的时间投入到更有价值的事情中,思考如何增加T项目的产出、如何发掘潜在的T项目,思考这个项目到底值不值得做。

【TODO】目前仅仅是想法,待尝试

【TODO】还有最后一个问题:在销售产品的情境中,I是库存占用的资金。那在这种需要投入时间、没有实际产品资金占用的服务项目中,I是什么?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