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简友广场散文

偶然做上文学梦

2021-05-19  本文已影响0人  远方_5151

我念中学的时候,语文成绩很一般,也不是我的兴趣点。有一个同学语文成绩非常好,我问他学习的方法,他告诉我只要早上花一点时间多朗读,成绩自然会提高。所以有一段时间,我效仿他的做法,每天花一点早读时间来读语文,而以往这个时间我主要是读英语。

到了高考,我的语文考了80多分,没有什么大的进步,但也没有怎么拖腿,基本上保持了平均的成绩。那时比较头痛的就是作文,考试的时候,目标主要是把作文卷子的字格写满,凑足字数。特别是结尾的时候,因为字数不够,常常会画蛇添足的加上一些话。总之对于语文,能够马马虎虎的对付就可以了。

我大学学的是数学。这个专业也是糊里糊涂报的。因为不知学什么好,只是数学成绩考得比较高一些,所以就选了这个专业。那个时代对于学数学的,都有一种莫名的高看。我的父亲也想不定我到底学什么为好,所以完全以我的想法为主。另外想到数学是一门通用学科,应该不愁以后没用。

但我有一个初步的想法,就是不想学纯理论的东西,希望能够学一些应用的技能,所以就选了应用数学。谁知道到学校一看,应用数学才是纯理论数学,为此后来非常后悔,没有选同系的另外一个专业,计算技术专业,谁会料到这是后来一个非常热门的专业,计算机的广泛应用是我们当时根本没法想像,不然,也许是另一番的人生。

从中学开始,我就担任体育委员,所以大学入学后,我被推选为班体育委员。因为篮球打得相对较好,二年级的时候就被选进系队。系队基本上由三年级四年级高年级学生控制。与我同时进系队的,还有一个一年级的学生。他篮球打得非常好,很专业,据说是参加地级篮球队训练的。

虽然进了系队,但没有参加过几次比赛,基本上都是陪练。所以我渐渐不再参与,这事就这样渐渐不了了之。而且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就是我开始热衷于文学,从一个好动的人,变成了比较安静的人。

我对文学的爱好,纯属有些偶然。我中小学时语文成绩虽然不突出,但语文基础还算不错。只是我父亲不太推崇我们学文,总是以他的经历说学文的人容易惹事,所以我们对学文都有一种莫名的隔阂。另外就是同学们有这样一个偏见,认为去学文的一定是理科成绩不行的。当时我们高中8个班。其中7个班是理科班,一个文科班。分文理科的时候,我当时高一成绩有些下降,班主任就动员我考虑下学文科,我当时就感觉到受侮辱一般,非常坚决的拒绝了。

到了大学以后,一切都放松了。男生们都比较热衷于体育活动。每天下午,下课后,就泡在球场。

有一天,我在校园里遇到了我的一位年长的老乡。他原来在我父亲的学校里当代课老师,后来参加高考,学了中文,七八级的。问我天天在忙些什么,我说,锻炼身体,应付功课。他笑了笑, 说还是要花点时间多看书。我知道他非常刻苦,每天都在图书馆自习室。他的文章写得很好,散文入选了本省大学生文集,所以心中很有些敬佩。

他问我读些什么书,我说,偶尔看一些小说。他说一般的小说不要看,要看就看经典著作。我请教他应该看些什么书,他就推荐我看罗曼罗兰的《约翰.克里斯朵夫》,还有巴尔扎克的一些书。待我看完《约翰.克里斯朵夫》和几本巴尔扎克之后,大约也就知道什么是文学经典了。

我对数学渐渐不感兴趣。开始热衷于看小说。课堂上大多的时间都花在这个上面。前前后后,大约在大学里看了200多部经典文学著作,主要是外国的小说。英国,法国,俄罗斯文学看的比较多一些,后来又看来一些文史哲方面的东西。到后来,还经常到中文系去听课,数学课程也就基本上保持一种应付状态,勉勉强强应付考试,也就免不了有几次补考。

读的文学书籍多了以后,自然就开始练笔。当时想法比较混乱,尽管写作水平比较低,但还是比较热衷于写。因为是在数学系,所以我几乎成了一个另类。三年级的时候,班里就推选我当宣传委员,在同学们的印象中,我也渐渐成了一个文学爱好者。

谁会想到,这样中途蹦出来的一个爱好,竟然耗费了我以后很多的时间。终其一生,除了能够将文字写得比较通顺一点之外,我终究明白我不是一个搞文学的料。

80年代中期,我大学毕业,那时思想比较活跃,毕业后分配在县城的机关里工作。县城的年轻人比较多,巴掌大的地方,大家都容易认识。晚上没事,就聚在一起聊天,而且基本上是清谈,不像现在饭局比较多。

一来二去,就遇到了一些爱好文学者,大家合计一起办杂志。所谓办杂志,不过就是油印的刊物。我住的地方正是县城的最热闹最中心的地带,自然就成了狐朋狗友的落脚点,每天晚上,这些下班后没事可干的年轻人,就喜欢逛到我在6楼的宿舍吹牛,自然也就成了青年文学爱好者的集散地。

为了办杂志,我们开了两次会。 陆续出了几期。到我们办第2期的时候,当时全县20多岁爱好文学且自感算得上的的青年,基本上都跟我有了交集。

当时杂志名定为《秋水》,我和几位在县城的同人做了分工,负责稿件的收集和编辑。我又约了几位书法爱好者做封面设计。最终由我定稿。并负责打印和印刷。这样前后出了4期,渐渐形成了一个文学圈子。

这个文学圈基本上都是单身男女,甚至还没有恋爱,这样折腾了两三年,慢慢大家兴致减淡,因为有更重要更有兴趣的事情等着大家,不是谈恋爱,就是谋生活,成家立业,而我也无例外。

最后杂志和文学圈无疾而终,不过由此点燃的文学热情,倒是成就了数目不小的文学创作者,翻开今天县里编辑的文学作品选集,一大半是我们当时同人的后来的作品。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