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周岁的男宝宝,认知能力应该是什么水平?家长应该如何引导?
第一、两岁的孩子,处在“感知阶段”的晚期,有如下特点:
开始有逻辑思维,举个例子:宝宝看到地上有一盒玩具,他会:
1)打开盖子;
2)将玩具倒出;
3)如果玩具塞住了,他会摇一摇;
4)看着玩具从盒子里倒出来。
这一连串的组合,正是逻辑思维的表现,通过运动,表达任务完成的顺利。还有,宝宝还会“逆向思维”,会将玩具收拾到盒子里。这时候,宝宝的思维,是紧密和运动联系的。
从儿童发展阶段看,0~6岁的孩子,多以大肌肉训练为主,精细肌肉成熟的时间比较晚,比如,有的孩子等到7岁或者8岁,才能正确书写汉字。如果孩子能够使用笔,画出半圆形和直线,那么他的精细肌肉就比较发达了,可以练习书写汉字等精细动作了。
所以,父母尽量多花时间,陪伴孩子,锻炼他们的运动技能。建立“感知”与思维的关系。也就是说,让他们多看,多听,多触摸,多练等,让实物与感官联系,让感官信息与抽象思维联系。不必紧张,放松!这是天伦之乐!
第二、此时孩子需要与家长建立健康的感情纽带
在孩子幼年期,需要与大人建立高质量的感情纽带,从而为他们奠定稳固的感情基础。如果家长缺少这方面的投入,儿童没有与父母形成安全的依恋关系。孩子感情常出问题,比如感到害怕、难过、紧张、过分依赖、拒绝或生气。
稳固的情感,反过来又影响智利发育。孩子没有焦虑感,通常他们能够专注与学习上,帮助智利成长。
第三、大人需要帮助孩子,建立秩序感
在人的额头部分,即大脑的“额叶”,负责抑制感情冲动,克制冒险决策和行动。孩子在2岁时,大脑“额叶”发育不成熟,他们常常冲动,也就是说,他们想做什么就要做什么,好像“脱缰野马”一样。大约3~4岁时,大脑“额叶”进一步发展,但要到20岁左右才发育成熟。在孩子成熟前,父母不得不“借给”孩子一个大脑,帮助他们决策,给他们设置安全界线,不断地提醒,制定并监督计划。从这个角度看,父母教养孩子是长期工作,不是一次教导完毕,孩子就理所当然地明白了。孩子需要大人不断地提醒、督责。
第四、两岁的孩子,语言发育特点:
孩子开始使用“我”,抽象代词,而不是自己名字来表达(根据个体发育不同,有的到3岁才能分清楚“你”“我”)。孩子开始尝试用“不”字表示,并常常使用两个字表达,如,拿拿,宝吃,等等。
家长可以:
1)描述孩子的活动,帮助扩充词汇量;
2)讲述家长正在做的,帮助孩子理解;
3)多给孩子听童谣等录音,最好父母亲自读给孩子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