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每时每刻都处在选择中,主动选择与被动选择差别到底有多大?

2020-08-12  本文已影响0人  晋春77

我们每分每秒都在做着选择,主动选择的人生与被动选择的人生到底会有多大的不同?

昨晚回爸妈家住了一晚上,我依然觉得这里是除了我自己的家最舒服的地方,这是我的第一个家——原生家庭。曾经有多少次我傻傻分不清,总把原来的家与现在的家搅在一起,结果却生出许多事来。相信现在依然有很多人会把原生家庭与现在的家搅在一起拎不清,既过不好现在的小家,也照样顾不好原生家庭的爸妈。

我牢牢记住老师说的话:“生人要熟,熟人要亲,亲人要生”。也就是说要学会把自己当自己(自尊),把别人当别人(边界),前提是不把别人当自己(以自我为中心),能把自己当别人(换位思考)。只有我们可以做到以上这四条,我们才开始成长为一个心智成熟的社会人,才能建立起良好健康的人际关系,才会融入社会,在人群中如鱼得水。

今晨出门上班,第一选择是走路。我走了大约500米,看到不远处的公交自行车,立刻选择了骑车,骑车行至长风街我选择了换自行车。在换自行车中发生了意外,存放这辆车的车架有故障,刷了取车卡后取不出车来。我开始头上冒汗,开始想办法取车,大约弄了十几分钟也沒取出车来,我意识到,暂时我无能为力了(承认)。于是我用手机拍下了车子,自行车号以及车辆管理维修人的电话。(面对,解决)整个过程我少了以往的无助焦虑,除了刚开始有点小烦躁,接下来就是努力动手,动脑在解决问题,既不埋怨,也减少了以往的等待。

我在处理这件事情上看到了我的改变,由衷地感谢李克富老师!学习的成果在时间中、事情处理上让我感受到,我的态度已经发生了变化。最重要的是我可以清晰地看到自己的点滴变化。无论是在情绪应对上,还是事情处理上。

我的转变就是由被动等待走向主动选择人生的,做了很多年听话的”懒孩子”,该为自己的人生负责了,不然我们会把这些传承给我们的孩子。为什么不从我们开始转变呢?行动是唯一有效的方式。无论遇到什么事,思考过后,试试又当如何?心理的成长一定是在挫折中前行的,我信。

在我处理完自行车事件后,再次做了选择,坐公交车,到公交车终点站后,接下来我选择了打车到达目的地。

仅仅是一个早晨上班的方式就让我进行了五次选择。因为时间和事件原因,有的是我主动选择的,有的则是被动选择的,那么我们这一生中又会让我们有多少种方式来选择呢?

生活有目的,有方向,又有坚强意志的人会一路向前,直奔目标而去。他们无论遇到怎样的艰难险阻,最终会克服困难达成目标,这就是我们眼中的成功人士,也是我们的榜样!他(她)的人生是主动选择的人生,也是极少数人。

还有些人生活有目标,有方向,却意志力不够,也很难坚持到底,走到一半就畏难止步不前了,这些人虽然未能达成目标,但是也努力去做了,过着普通人的生活,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自得其乐。

还有些人既无目标也无方向,更不用说意志力了,就像那水中的浮萍,飘到哪里算哪里,这类人的人生中处处都是坎,满眼都是障碍,少有顺风顺水的时候,整日愁眉苦脸的,不是抱怨社会不好就是他人不行,日子也过得苦大仇深似的,像别人欠了他多少钱似的,他们始终活在社会底层,混一天算一天,既没有未来,也没有希望,是一群被社会选择的人,在生活中也是被动选择的人。这样的生活过成啥样,不说大家也能猜到。

你喜欢怎样的人生,由你说了算,借用老师的一句话我们“命”是由我们父母说了算的,“运”却是由我们自己说了算的!

你想要主动人生还是被动的人生,都由你说了算!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