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学习能力

2019-07-12  本文已影响0人  Shaw007

这是一个竞争的社会,讲究效率和投资回报比,没有人教你或者救你,一切所能依靠只有自己的能力和自救。

学习本身,不是目标,学习只是你为了达成想做的某件事,而顺便做的,要真正的“学习致用”。

学习的过程中,做好总结和归档记录是十分之重要的,不要太信赖自己所谓的记忆力,要阶段性整理和复盘。

不求甚解

有时候不懂细节并不会影响实际问题的解决

大多数情况下,“知道这是什么,可以用来干嘛,什么时候会用到它” 已经足够了。

现在是知识外包的时代,很多知识都直接在网上搜索,还有一些知识可以问别人。存在互联网上,和存在别人脑子里的知识,也是你的知识,只要你有迅速准确获取它们的能力

学什么,不学什么。 精通什么,略懂什么,这是一个你根据自己“知识版图”的规划,和学习这些知识的“回报率”来分配自己时间,最大化“收益”的策略性问题。

不要有学生思维

学生思维是什么,觉得非要跟自己学不懂的东西杠上,花九牛二虎之力弄懂一些问同学、问前辈一秒钟就能得到答案的问题,还获得了“战胜自己”的成就感。其实这是浪费自己的时间。

如何开始

学习要有取舍,画出自己希望达到的“知识之树”,主干部分是你需要精通的,树枝部分是你需要熟悉的,小树枝是你可以略懂的,而具体的叶子则是你可以完成去网上搜索的。

对于绝大部分人来说,把时间花在拓宽主干上,是回报率更高的做法,而不是花在添加叶子上。因为叶子多一片,少一片,并不会影响你的格局,添加叶子,也就是“弄懂弄透一些小知识”,可以放到做具体项目的时候按需要临时去学习。

如何行动

以项目为导向进行学习,不是“把学的东西用起来”,而是“为了用而学” !
触类旁通,很多学习方法和技巧都是可以互相借鉴和参考的,不要拘泥于细节,而是抓住是要用那一部分而学。
例如学英语,不是因为别人学了所以我也要学,而是因为,我想马上做成某件事,需要“用英语”才能做。例如,翻译某部美剧第一季,与老外做生意,目的不同,学习的侧重点也不同。

永远不要把学习本身作为目标,学习只是你为了达成想做的某件事,而顺便做的

找一个“具体”的既有挑战又能带给你成就感的目标,限定时间完成,学习只是达成目标的手段。

例如,如果你为了考试不得不学地理,怎么办?
可以给自己一个很酷的任务,编一张特别的地图做成礼物送给朋友,或者做一份以某些地理知识为线索的旅行计划 发在网上等等。以此类推,如果不得不学一些科目,可以给自己“设计一些有趣或有回报的任务”,让学习变成你完成这些任务的手段,而非目的。

更高阶的学习,是因为立志要解决某些问题,而产生了强大的驱动力,主动去学习各种知识。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